灵境裂隙:当五彩生命破壳飞翔

七月二十八日,当我抵达千年古都西安,满怀欣喜与期待,准备开启一场静谧而深远的禅修之旅,未曾料想,一段超越尘世的殊胜奇缘,早已悄然铺展。

天地尚沉浸于夜色的宁静,我于静坐中入定,心随着呼吸缓缓沉入幽深的寂静之境。忽然,一股强烈而微妙的境相浮现,宛如微风吹过心湖,激起层层涟漪——那些曾于沿海地区施行的超度,竟仍有未竟与遗漏。灵魂在无声的召唤中浮现,静静等待着圆满的引渡,渴望得到那一束解脱的光明。

PDF Image

今天我暂居于弟子空竹的家中,原以为可以安心的休息,却不料,静坐之间,四周景象忽然幻化,彷彿步入一个超脱尘世的灵性空间。无数动物灵缓缓显现,牠们的双眸中透着深邃而古老的期盼——一种超越言语的祈求,等待慈悲之光为其引路,解脱轮回之苦,归往光明净土。

然而,最令我震撼的景象并非来自这些动物灵,而是源于一个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细节。空竹与家人长年持素,诚心修行,遵循着慈悲护生的理念,然而他们却未曾意识到,鸡蛋并非真正的素食——它是生命的起点,是一个完整生命的潜在延续。尽管出于不知,却无意间忽略了这些微小而珍贵的生命。

PDF Image

这个深刻的误解在当晚显化出惊人的景象。灵视之中,满屋子的鸡蛋浮现在空间之中,彷彿带着无声的生命脉动。那些看似寂静无声的蛋壳,突然开始微微颤动,彷彿在回应那股慈悲的力量。随着无形祝福的流转,一颗颗蛋壳悄然裂开,无数微小而纯净的生命破壳而出,稚嫩的小鸡挣脱束缚,迈出生命中第一步。

这不仅是一场肉眼难以察觉的孵化,更是一场灵魂的觉醒与解脱之旅。那些被忽略的生命,在慈悲的光照下迅速成长,从初生的脆弱与无知中走出,步步踏上属于灵魂的修行之路。它们最终超越了形相的执着,走向空性的彼岸,彷彿在说明——每一个被忽视的生命,都是宇宙中不可轻视的存在。

PDF Image

这个过程,让我深刻感受到无知所带来的无形业力。虽然空竹与家人发心持素,然而在未真正理解「生命」的本质时,善意也可能无意间成为束缚。这一夜,这些灵魂的显现,或许正是来自于他们善良愿力下的感召,让这些小生命有机会获得真正的解脱。

而这次沿海的旅行,随缘召唤闻声而来的各类未得度的灵魂,现在也一并呈现,在此刻随之浮现。鱼群、贝壳、海草……那些曾于大海深处共舞的生命,悄然现身,聚集在无形的空间之中,静静等待最后的度化。随着咒音在夜空中回响,慈悲与智慧交织成一道柔和而坚定的光芒,化作一条银白流河,引领这些沉睡已久的海洋生灵归往西方极乐世界。

PDF Image

这是一场超越时空的殊胜法会,咒音不歇,慈悲与愿力于静谧中交织。每一缕心念、每一道光影,都化作灵魂解脱的桥梁,万千生命在这无声的夜里获得超脱,天地为之动容,万物于无形中感应共振。

当晨曦破晓,万物苏醒,一切归于宁静。但心中却涌现出一份深刻的反思与自省——每一个被忽视的生命,无论多么微小,都不该被轻易遗忘。这些等待度化的灵魂原本不应徘徊于黑暗,是我疏忽与不够细心,才让它们在苦海中停留太久。

更深层的悔意在心中翻涌,提醒着我:在修行与慈悲的道路上,无知与疏忽同样会成为灵魂解脱的障碍。而空竹与家人的误解,虽出于无意,却也反映出对生命本质理解的不足——真正的慈悲,不仅是守持外在的规范,而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尊重。

PDF Image

这一夜,并非只是一次超渡,更是一场灵魂的启示与自我洗涤。每一颗蛋、每一个灵魂的诞生,都是宇宙间不可忽视的奇迹。这场超度,也许不仅是为了引渡那些被遗忘的生命,更是在提醒我们,真正的慈悲,是对一切生命平等的敬重。

从这一刻起,我立下更深的誓愿:未来,不再让任何一缕等待解脱的灵魂被遗留在黑暗中。我要以更大的慈悲与觉知,去照亮每一个被忽略的角落,将每一个生命送往真正的安宁与自由。这不是一场单纯的度化,而是一场属于生命与灵魂的觉醒——从无知与疏忽中觉醒,从善意中升华,迈向更高层次的慈悲与智慧之路。

执笔:Masterdiana

2016 年 7 月 28 日

 


学校来了个大怪兽

PDF Image

这一日,我步入自己的佛陀教育原理学院,眼前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圣地,翠绿的林木微风拂动,仿若天地间的吟唱。霞光铺洒于学院之上,使整个校园彷彿笼罩在佛法的光辉之中,而中央那座高耸入云的学术大楼,宛如智慧之塔,傲然矗立,昭示着求道者的至高殿堂。

我缓步前行,穿过宁静的操场,每一步都踏在智慧的轨迹上。就在此时,弟子明德疾步向前,面色凝重,语气沉稳地对明证说:“你须远赴新加坡求学,获取博士学位!世间之法讲求学术权威,若无此荣衔,世人如何敬服?”

明证闻言,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眼中闪烁着决心与期待。她怀揣热忱,启程踏上异国求法之路。

岁月流转,数载光阴悄然逝去,当她归来时,身披荣耀,满载学识,不仅带回了博士学位,还携来了一份庞大的“礼物”。这份礼物巨大无比,众弟子蜂拥而来,叽叽喳喳地围观。为了将它搬入学园,师生们合力抬举,汗水浸透衣襟,场面热闹非凡。我见状,满心疑惑,悄然走近,欲窥其真容。

当那厚重的幕布揭开,我瞬间惊愕得瞠目结舌——那竟是一只怪兽!

牠拥有猛虎的钢铁巨爪,却顶着龙的头颅,躯体蜿蜒似龙,却又显得笨拙迟滞,宛如世间法与出世法强行结合的畸形产物。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猰貐(yà yǔ)是一种凶猛的食人怪兽,其形象多样,常被描述为龙首、虎爪怪兽,也称为计蒙神,表示随机用计蒙骗大众的神。表示牠既无虎的威猛,也无龙的灵动,双眼呆滞,毫无生机,彷彿是一桩拼凑而成的荒谬造物。

我非常排斥的斩钉截铁地说:“若这等怪物能立足于此,那么我便无须再留!”此刻,我心头一片清明,这一异象犹如当头棒喝,令我不得不在此留下道条规律:若学园顺应世间法,便已背离我所传授的佛陀出世真理!

佛法乃一乘法,纯净无杂,是唯一的出世教法。世人常言可将入世与出世相融合,然此乃大谬不然!水火不容,若强行结合,便只会诞生四不像的怪物,既不属于世间,也违背超脱之道。世人须清晰明了,佛法不可杂染世俗,亦不可与世法混同!

这场禅观让我无比忧心,我深恐学院的教法终将受世间名利所侵蚀,坠入半出世半世间的泥淖。而这一切,源于弟子们对世俗荣耀的迷恋。愿此记录传世,警醒后人,以此为鉴,守护佛陀智慧之光,使佛法不坠,薪火永存!

执笔:Masterdiana
2016 年 6 月 13 日

 


红光佛影——大地涌现的千佛之境

二零一六年五月二十七,星期四的凌晨,天地间一片寂静,夜色沉沉,如一方无尽的深渊。我站在机场的登机口,望向远方漆黑的天际,内心莫名升起一种奇异的预感,仿佛有某种召唤正悄然浮现。

登机后,我缓缓闭上眼睛,任思绪游离在半梦半醒之间。就在那刹那间,一道金色的光束突然从意识深处爆发,撕裂黑暗,将我的世界彻底点燃——

大地裂开,千佛齐出

我看到,沉睡的大地开始颤动,仿佛古老的命运之门被悄然推开。一道道裂缝自大地浮现,光芒从缝隙间流淌而出,如同星河倾泻,金色的涟漪层层扩散。接着,大地深处传来低沉而悠远的诵经之声,仿佛亘古以来便在回响,等待此刻的重现。

忽然,一道璀璨的佛光冲天而起,照亮了整片虚空!紧接着,千佛从地涌出,仿佛沧海横流,壮阔而庄严。他们身披霞光,缓缓升起,如莲花破土而出,如晨曦跃出天际。每一尊佛皆身披金色,面容慈悲而安详,法相庄严,光辉万丈。

两侧的红光如天幕垂落,闪烁着温暖的辉芒,犹如佛陀的慈悲光屏,将整个天地渲染成一片圣境。金光之中,无数莲台浮现,每一朵莲花之上,都站着一尊佛影,他们或静默拈露,或低声吟咒,或微笑垂眸,仿佛亿万年的智慧在这一刻同时苏醒。

光影中央,幼佛降临

然而,在这恢弘无尽的佛国光景中,最让我震撼的,是那条红光大道的中央——在那里,一位年幼的佛陀,正被众佛扶持着,缓缓向前行走。

他的身形娇小,脸庞如孩童般清澈无暇,眉宇间却透着超越时空的智慧。他的双眼微微睁开,映照着天地万物,仿佛知晓一切,却不言一语。他脚下的莲花随着他的步伐缓缓绽放,光辉层层递进,如同波纹荡漾,将整个世界映照得更加神圣。

众多佛陀静静跟随在他的身旁,低垂目光,护送着他向前行走。他们神情肃穆,步伐坚定,仿佛正在见证一场亘古未有的觉醒。

这一刻,天地静止,万物屏息。

刹那归梦,航向未知

我平静地望着这一切,心中掀起久违的一丝波澜。幼佛要去何方?这些从地涌出的佛陀,是为他而来,还是他本就是这场神圣奇迹的起点?

就在此时,飞机的引擎轰鸣声突然拉回我的意识。我猛然睁开双眼,发现自己仍然端坐在机舱之中,窗外夜色深邃,星辰微微闪烁,仿佛刚才的一切未曾发生,又仿佛它仍在另一个维度持续上演。

这本是在一个更高层次的世界演绎。

夜色中,我沉思良久。

当晚,我正飞往香港。展开另一场更深邃的旅程⋯⋯

执笔:Masterdiana

2016 年 5 月 27 日


释迦牟尼佛的最后一天

有一天,佛陀的慈颜现出不可思议的光辉,比平常更圆满、更清净、更庄严,像日月一样,光明灿烂;像大海一样,深广无边。阿难问佛陀说道:“佛陀!自从我侍奉您以来,今天第一次见到佛陀的慈颜比往日更光泽,那无量之光像要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照透一切的样子。”佛陀回道:“是的!佛陀的光色有两次特别不同,一是初成佛道证得无上正觉的时候,二是将要进入涅槃的时候。”

阿难听了!觉得欢喜,又觉得黯然!佛陀在播散真理种子的途中行走着,后面不少的人跟着,他们跟在又老又病的佛陀身后,好像都在流泪。其实假若世间有真正健康的人,慧命永无老病死的人,那就是救世主大圣佛陀其人!

佛陀在路上行走着,阿难很畏惧地流泪问道:“佛陀!您入涅槃以后,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做葬式?”佛陀安详地回答道:“他们皈依的人都会帮忙,你不要管,放心做自己的事。不过,我也可以告诉你一些方法,供你参考,大家也都希望知道,免得在很多的人中会生出异论来。所以我有讲给你们听的必要。那么,我就讲转轮圣王的葬法吧!”“转轮圣王的葬法是怎样呢?”阿难伤感流泪不止。佛陀静静地答道:“先以香汤洗体,然后用新的净的棉花包裹起来。在这之上再包五百毛毡,装入金棺,在棺内浇上麻油,然后把金棺纳入铁椁之中,外面再用旃檀的香廓围绕,上面堆积名香,四周摆放鲜花……”佛陀说到这里时,像沉思了一会,又道:“佛陀可以自己用三昧真火荼毗,你们收拾舍利,在十字路口建立塔寺,给过路的人知道思慕、信仰。”佛陀不是自己要求塔寺的人,他是为众生才说建塔寺的遗言。

佛陀不久进入了拘尸那迦罗城,吩咐阿难道:“你去为我在娑罗双树间敷座设床,头在北面向西,我的教法最近可以北方宏传,未来也会盛行在西方。我于今夜,将入涅槃。”

阿难和大家听了都流泪不止,后来大家商量光是这样啼哭没有什么用,要紧的提出有关如何使未来正法久住的问题来请示佛陀才是。经过商量以后,公推阿难请问佛陀道:“佛陀!我们弟子大家禁不住伤感之情,有四个问题最后请示佛陀:第一,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大家依佛陀为师;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谁为师呢?第二,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什么而安住呢?第三,佛陀住世的时候,凶恶的人有佛陀调伏;佛陀涅槃以后,凶恶的人如何去调伏呢?第四,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以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呢?”

佛陀慈祥恺悌地回答道:“阿难!你代表大家提出这四个问题来问我,确实非常重要。你们不要这么悲泣,要是舍利弗和目犍连还是在世的话,一定不会像你们这样;大迦叶此刻还在途中,我涅槃前他是来不及赶到了。你们要认识法性,佛陀如果以应身住世的话,这终是无常之相,唯有佛陀进入涅槃,你们依法而行,才是佛陀常住在世间!我现在答复你们的四个问题,你们好好地记着:第一,你问我涅槃以后依谁为师,应依波罗提木叉(戒)为师。第二,你问我涅槃以后应依何安住,应依四念处安住。第三,你问我涅槃以后恶人如何调伏,应默摈置之。第四,你问我涅槃以后经典如何叫人起信,应在一切经首安‘如是我闻’之句。阿难!你们应常常思慕佛陀的生处、佛陀的悟处、佛陀的说法处、佛陀的涅槃处,要紧的是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别的不用挂心,现在不要悲伤,赶快去娑罗双树间为我敷座设床。”佛陀的话,听得阿难和大家更感动、更伤心!


如何获得佛菩萨看不见、摸不着的加持力?

总有人会问:什么叫加持?看也看不见,摸又摸不着。对佛法不能理解的部分,也是一样怀疑,很多人总是认为手没摸到、眼睛没看到,就怀疑是否存在,这是最傻的说法,是非常说不通的逻辑。

我们的思想或心识是什么样子?请问谁看到过、摸到过?可是谁又能说它不存在呢?只要静下心来,细细观察就会发现,自己所有的要求、欲望,每一刹那的起心动念,就像海浪一样不断扑过来,不让我们过一分钟安静的时光,哪怕在梦里也不放过我们,继续纠缠,我们的快乐与痛苦都是它造成的,所有的我执烦恼都根源于此。这样的心识支配着我们,忙忙碌碌了一辈子,有谁看过?有谁摸过呢?没有,可它就是存在。如果你知道它是以什么方式存在的,就会明白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

我们看不到,只是现在没有能力看到,因为目前的科技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很多人崇尚的高科技,到现代确实非常发达了,可是人的思想是否存在,目前还是没有任何方法可以验证出来。所以,不要用我们凡人的心,去揣测比我们更高境界的思想,那肯定是无法理解的,因为根本不在同一个层次上,暂时没办法达到那个境界。但是,只要我们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扉,平心静气去感受,就会发现这样的力量无处不在。无论何时何地,当我们需要的时候,加持力可以消除一切痛苦和障碍,这是很多人都曾经亲身感受过的。如果我们只是凭着各自的经验去猜测,肯定会错失一个让我们改变今生和来世命运的机会,那就太浪费我们来之不易的人生了。

佛,就像天上的月亮,如果我们的心很平静,像一潭清澈的水,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佛自然会很清楚地倒映在我们心里;如果我们的心无法沉静下来,像一潭浊水,越搅动就越不可能映射出任何倒影来。这时,就需要我们通过长时间虔诚地念经持咒,净化我们思绪纷杂的大脑。有了长时间的净化,心能慢慢静下来时,我们再做任何事情,大脑的思路就会很清晰,逻辑思维也会非常清楚,这时的智商和情商都是很高的。如果没有经过这样的净化,平时再聪明的人,一旦脑子乱了,连小朋友都可以解决的事情,可能当下都想不出任何办法了。

如果希望佛在我们心中产生真正的加持,就必须经常让心沉淀下来,尽量延长心灵平静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愿意通过修行来净化心灵,借助禅定的力量,让杂乱的思想沉淀。心一旦静下来,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之后,就会积聚爆发力和无形的能量。


帮你明辨修行的境界:神通与悉地(3)

六、五事业

1、息灾法

息灾,为密教五种修法之一。又作寂灾法、除灾法、寂静法、寂然法。为消灭天灾、战祸、火灾、饥馑、疾病等灾厄,或无始以来之烦恼罪业而举行之修法。举行该法时,须安置白色圆坛、圆炉,并穿白衣,面向北方箕坐,以右足踏于左足之上,而观自身遍法界成白色圆坛,并依据仪轨而行印契、诵咒等。盖白色系表水大之色,水具自性清净之义,能洗涤各种不净灾厄,故以白色为息灾法之相应色。

息灾法又可分为四种:(1)灭罪息灾,如四重五逆十恶等罪。(2)灭苦息灾,如三途八难或人世之极苦。(3)除难息灾,如三灾七难等病苦,或千凶百怪等灾难。(4)悉地息灾,欲祈得上、中、下,或世、出世等悉地(成就)。

2、增益法

增益,又作增长法,或增荣法。为密教五种修法之一。即为求增长寿命、福禄、荣官、闻持不忘、金刚杵等成就所修之秘法。据苏悉地羯啰经卷中载,修增益法得祈求长寿,或求齿落后而重生、发白后而复黑,或求身体肥悦、福力增加,或求种种诸德之心所希求者等。据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卷下载,修增益法能得升官荣显、增长寿命及福德、聪慧、名闻,或得求宝藏丰饶、五谷成熟等,于所求胜事,皆得增益。亦即祈求福寿增长、功德圆满之秘法。又增益法有多种:(1)祈求世间之福乐,称为福德增益。(2)祈求官位爵禄,称为势力增益。(3)祈求无病长寿,称为延命增益。(4)祈求获得转轮五位,称为悉地增益。

增益法在五部中配于宝部,通于念诵法、护摩法等而修之。修习此法时,行者须坐于东面,衣服及所献之花果、饮食等皆用黄色,坛形及护摩炉(修护摩法时所用)皆用方形,此为其本轨。坐于东面,系因东方于四季中属于春季,表示阳气之发扬;用黄色,系因黄色有增味之义,以此再加其他诸色,则表示其光增益;用方形,系因方形不动转,即依持诸法而令此止住之义。上记之黄色、方形等皆为地大之标帜,因大地能生出众宝诸物以助益世间,故与增益法相应。又大日经卷七持诵法则品谓,修此法所用真言之初、后,须附纳摩(又作南无,归敬之意)一语。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一,及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九最胜明王真言品等均谓,修习此法时须用莲华座。此外,有从增益法别开延命法而另行修法者。

3、敬爱法

密教中,为得敬爱而修的法。又称庆爱法、爱敬法。在藏密中,称此法为“怀法”或“怀爱法”或“怀柔法”。即为祈求和合亲睦的秘法。此中,有折伏悖己者令其随顺的“信伏敬爱”;有令世间夫妇互相敬爱的“和合敬爱”;有钩召不随顺己心者,令生敬爱的“钩召敬爱”;也有令违背本觉之三恶趣人之无明归入本觉佛果的“悉地敬爱”。其本尊各不相同,如爱染明王法即其中之一种。

此法原从息灾、增益、调伏三种法中的增益法所分出。修此法时,法衣及坛的颜色、护摩炉的形式、修法的时间及方向,都有一定的规定。符合规定,修法始较能产生效验。此外,修此法的出发点必须是为众生设想而不是为个人之利益设想。而且,此法与息灾、增益、调伏诸法,也有密切关系,并非全不相干。

4、调伏法

(1)指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旨在令众生离过顺法,究竟出离。(2)指对外之教化,令三世怨敌、恶魔外道等舍恶降伏。谓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

在密教中,有胜乐、大幻化、时轮、喜金刚、大威德、马头、不动、降三世、军荼利、金刚夜叉等诸金刚明王等,作忿怒之相,以之为本尊,令怨敌、恶魔信服之修法,称为调伏法,系五种修法之一。

5、钩召法

为召来人心而修之秘法。为密教五种修法之一。又作摄召法、请召法、招召法。于五部中,配于羯摩部。“摄召,谓凡所求事欲成及令人喜等也,用迦摩奴火。”

此法原自敬爱法所开出,此法能召来人心,并能钩召三恶趣之有情,令生于人天之善处;犹如钩之牵引诸物,故有此名。此外,又有将流转轮回于三界六道之无明召入本有菩提之义。若其与敬爱法相合时,称之为钩召敬爱法;即钩召他人,令他人敬爱自己之意。或摄于增益法中。

修此钩召法时,衣服、饮食、香华等皆用赤色,又供刺木赤花,结半跏坐,炉用金刚形,炉中之印契用金刚钩。

七、三种习修悉地法

即:禅定修悉地、念诵修悉地和护摩修悉地。

禅定修悉地可得三明五眼六通,念诵修悉地可得八大悉地等,护摩修悉地可得息增怀诛敬爱等事业成就。但此三种修悉地法并非具有绝对的界限,只就普通而言如上述。在超胜悉地处乃互通,并无分别。

八、三种禅

三种禅定:

1、世间禅,乃色界、无色界之禅定,有二:

① 根本味禅:有四禅、四无量、四空等三品,合称十二门禅。乃厌离欲界之散乱而修四禅,欲求大福则修四无量,厌色笼者修四空。

② 根本净禅:逢佛出世,闻佛说法,则得依之而直发无漏智,故称净禅。有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禅三品,分别为慧性多、定性多、定慧均等所修。

2、出世禅:观、练、薰、修四种:

① 观禅:观为观照。明观谛照不净等境,故称为观。有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四种。

② 练禅:练为锻炼,即指九次第定,此禅由浅至深,顺序锻炼四禅、灭尽定,依不杂异念,以无漏法锻炼而灭有漏,通达八地。

③ 薰禅:薰为薰熟自在义,如狮子奋迅三昧,能除异念之间杂念,得顺逆进退皆随意自在。

④ 修禅:超越三昧,修治前定,使之精妙,可超越出入自在!

3、出世间上上禅:即是九种大禅:

① 自性禅:修观心之实相,不外求。

② 一切禅:能得自行化他一切功德。

③ 难禅:为深妙难修之禅。

④ 一切门禅:一切禅定皆由此门而出。

⑤ 善人禅:大善根之众生所共修。

⑥ 一切行禅:含摄大乘之一切行法。

⑦ 除恼禅:除灭众生之苦。


莲坛第六次闭关报告——在平凡中看到神聖 在困境中走向光明(四)

妙勝普賢行

在平凡中看到神聖 在困境中走向光明

空性紀實

頂禮大恩金剛上師帶安來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普賢王如來佛父佛母

頂禮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諸菩薩金剛護法空行諸尊

 

入觀普賢王如來壇城(上篇)

入觀普賢王如來壇城 通關密語

今天上師布下新的功課,觀普賢王如來壇城,上師指示普賢法界莊嚴無比,這大法非常不易進入,要以非常恭敬的誠心禮敬供養,惟有遵照有普賢十大願指引,並祈請上師諸佛菩薩空行主尊加持,才有機會入此壇城,原則已經告訴你們了,壇城開不開,唯有你們自己看著辦,上師微笑著意味深長的微笑看著我們入觀普賢王如來壇城法界的弟子。

上師開示完後,我已經頭皮發麻了,因為當我禮敬合十觀普賢王如來唐卡時,壇城裡白色身的瑪哈嘎拉尊者,他的大腳朝我的臉飛面踢來,給我顏色看了。(那一腳好似挑明說你不夠資格,stope別進入聖殿)。

心裡忐忑不安,入座前大禮拜磕頭祈請,真心誠意祈請供養,將酥油燈火點滿在壇城大門前,願心地如明燈燃燒自己也照亮眾生,      彷彿心通過驗證,壇城大門開了!恭敬叩拜進入,往前走入,只見前方一陣白茫茫的雲霧,我祈請上師指引,耳朵傳來上師的音聲,告訴我順著紅光向前走。一看!真的有隱約的紅光乍現,我順著紅光走著走著,竟然走到了山崖邊,然後沒路了!下面是湍急的水流,有好多大漩渦,(這漩渦護城河的設計真是巧奪天工,妙極了啊!)

我二話不說縱身往漩渦裡跳,但真好笑,漩渦流不屑我進入,用大浪把我沖回山崖邊,我被送回後,也沒多想,命不要,拚了!馬上又跳入瀑布漩渦裡,感恩!這次我沒被送回山崖上,原來通關密語是“無我”,不執著色身,是考驗行者求法視死如歸求法的決心。

貢高我慢是道障,智慧不現困境起

漩渦中的大水把我送到一個山洞裡,這石洞裡竄出一條青龍,我連忙攀親帶故,因為自傲過關,頓起傲慢心,連龍尊者到了也忘記要禮敬跪拜,還大話而說八百年前我們可能是兄弟,能否通融放我過去,沒想到青龍尊者不認親戚,要將我趕出去,我連忙拿出手中的金牌(這是上師給弟子的入觀通行證),我秀給尊者看,青龍尊者見上師金牌,馬上恭敬頂禮上師,不再嚴厲驅趕我了。

仗著上師金牌威神力離開青龍洞,我走進一個大平地,一座大山擋在我的眼前,我呼請護法神開門,這時一位身後帶著兩隻巨鷹的馬哈嘎拉出現了,我禮敬叩拜,又拿出上師的金牌請求通行,(哈嘎尊者見金牌馬上禮敬),但這次哈嘎尊者說,還是要看看我的“誠意”,我馬上說誠心唸誦“三百遍”百字明咒,尊者說“三千”,一聽三千真的是很有誠意,但~我又對尊者討價還價的說,還是三百吧!(心想這樣我很快就能進入山門了),哈嘎尊者也很客氣回答說,這樣吧!三十遍吧!我一聽三十遍(一串念珠),馬上說成交!

我很歡喜的開始念誦百字明咒,但念完一百零八遍後,才發現108 x 30=3240,那還不是三千遍嗎!!!不吃虧貪便宜的習性,真是連護法神都一清二楚哎!(慚愧啊!我凡夫習性就是如此貪婪無恥,又投機取巧)。我還自以為是,說自己是吃虧,哪曉得是自己業障深重。

第一千五百遍念得好歡喜,後千百遍,開始身體犯昏沉了,一發現昏沉馬上起身經行念誦,這時有好多試探“誠意”的哈嘎尊者到臨了,痛踢我臉的白色身哈嘎尊者也到了現場,看看我是否在打瞌睡,天空上方直接下來一位紅色身的哈嘎尊者,拿著他的大刀,他直接用刀背就往我後腦門劈下,啪!啪!打得我頭殼好痛,我不懂,請問尊者,為什麼你們來了,都要打我的腦殼呢?尊者們說是“見面禮”打個招呼。

又來一位大尊者,黑色身天女尊者騎在騾馬上,一手拿大彎刀,另一手提著一顆頭顱,她威嚴的用刀指指我的脖子,又指指她手上的頭顱,問我給不給?我先搖搖頭,然後點頭,緣起,都來不及感到疼痛,我的頭已經抓在尊者的手上騰空而去了,非常俐落!瞬間我的肉身連火花也沒有就化成灰燼成白骨骷髏了。(心得報告寫到這裡,明白原來這都是心性考試,一考再考看看是否無我,無著,無取。口說無憑,縱然滿腹經論,說空解空,說狂心歇即是佛,心性是否成佛菩薩,還是需要內觀取證,不是說了就算,也不是這關過了就表示過了,隨時隨地只要你起心動念就考你,直考到你心念爐火純青念念清淨為止)。

我請問哈嘎尊者們,看到全身白骨的我好看嗎?他們哈哈哈大笑,簡直快樂的不得了,用他們的長矛長槍刺向我“無心”的肋骨處,又跑過來拍拍我“無肉”(肉表有欲念之意)的肩膀,我變白骨人竟成他們的好朋友了。哈嘎尊者們一直在我空蕩蕩的白骨間用長槍、長茅刺過來刺過去,(事實上是替我消累世的罪業),我同他們一起發出吼聲,一震怒吼,咦!沒想到枯骨的自己,竟然變成黑色的瑪哈嘎拉了?我的臉部也露出猙獰威武像,尊者們先是吃驚,然後高興地拉著我一起跳金剛舞,我也“愛現”,神氣的呼叫尊者的兩隻神鷹一起參加派對,尊者們大肚量不以為意,更高興地拉著我繼續跳金剛解脫舞。

舞動著,幾乎忘了參拜的山門還沒打開,哈嘎尊者啊!時間不多不跳舞了,還剩下三百遍百字明咒要念完,沒念完三千兩百四十遍,你們不是不開山門給我入壇城嘛!看!那座大山還擋在那呢!但一觀,那有大山啊!山不見了,一位綠衣仙女迎著我進入綠色宮門了。

哈嘎尊者啊!那我剩下的三百遍,是念還是不念啊!只聽到風中傳來聲音說要念不念都是你的事!(也就是說三千遍念不念都可以,與他們無關!要不要修行是你自己決定,成佛也是你自己的事!)

百寶箱與一隻鑲著寶藍色鑽石的鞋子

承諾過的事要徹底完成,我雖貪心,但明白誠信很重要的,繼續持咒,禮敬跪拜進入綠色壇城內,請示綠衣仙子將百字明咒當“見面禮”可好,她慈悲點頭微笑,我連忙入座念誦直到最後一千遍百字明咒念誦完畢,唸完後回向後,二十七小時念咒沒闔眼,本想三千念誦完畢可倒頭大睡,但卻睡不著了,我又繼續入觀靜坐,百字明咒不斷唸誦中,這時我進入城內廣場,見紅色身空行母將一根根綁著男男女女人的柱子投擲入海,柱子上也有綁著沒頭顱的身子,滿地都是從他們身上掉下來的金銀財寶,一併掃入海中,我想這是流血的廣場,一定血流成河,但卻沒有看到一滴血,也沒聞到血腥味,我跑進廣場裡只看到滿地的百合,潔白又清香。(此境是意喻著欲界中充滿財色名食睡以及無止盡的欲望,凡夫投擲入海是要我們出離三界的意思!普賢如來聖潔的壇城,是百百種合和為一的圓滿盡善,智慧園裡充滿真理的清香。) 行者要有出離欲界地發心,才能走出這廣場,(這時無明傲慢心起,我自傲自己是學佛的修行者,沒有被綁在柱子上,這傲慢邪見的種子,已悄悄在意識田中發芽了)。

禮敬祈請佛父佛母,空行諸尊指引參拜之路,一位多頭多眼的哈嘎尊者在前方引路,我隨尊者穿過雲梯,潔白的雲朵飄過,進入黑色的長廊,走著走著,天空上方飄著一朵朵火雲,仔細一觀那是蓮壇,師兄們上供的酥油燈火,在此宮殿被攝受閃耀著光芒。

一位穿著白色金縷衣的菩薩,頭微微後仰,左看看我右看看我,微微一笑,(那溫暖的笑容,頓時讓我想哭泣),她一微笑,滿園的百花就都開放了。有一盤全是“眼睛”的水果,出現在眼前,我拿起一顆(猶豫了一下吃?還是不吃這顆眼球!)硬著頭皮,一口咬下,卻是葡萄口味,那不就是葡萄麻!(眼根不淨著了色塵,就是觀不清晰,也看不到真實境,是甚麼其實一切唯心所現)。

突然巨大的震動,藍黑色光柱從空中直下,遠遠高廣宮殿上的一座尊貴高床,有一位閃著藍黑色光的巨佛坐下,我觀不到他尊貴的聖顏,我連忙五體投地跪拜,只聽到他威武的聲音叫著,空性你這“小P孩”來了,(奇怪!這別名是上師怒斥時叫我的小名,怎麼巨佛也喚我這別名了?)怒斥聲過後,我定觀的境界開始模糊了,漸漸甚麼也觀不到甚麼了,最後境界只知我收到兩件“禮物”一件是百寶箱,另一禮物是一支鑲著藍寶鑽石邊條的〝鞋子〞。

收到“鞋子”後,我已經後悔痛哭了,那是非常嚴厲慎重的警告,“鞋子”是“邪子”之意,意喻我不是具有正知、正見的“佛子”,佛知道我一切偽裝的外表,以及內心包藏著的〝魔性〞,給我藍寶石是表〝爛〞焦芽敗種之意,雖寶石有華麗的外表,但內在卻一無是處,連百寶箱也是夢幻泡影。我三毒惡業果報馬上當下現報了,在此之後閉關禪境都不顯現,普賢壇城門對我關閉,我被Kick out了。


国王垂泪问生死 佛陀慈悲示真理 —— 不变者不受生灭

编者按:这个故事取自《楞严经》,故事中的主人公波斯匿王是中印度憍萨罗国国王,兼领有迦尸国,与摩竭陀国并列为佛陀时代的大强国。波斯匿王与佛陀同龄,曾和佛陀辩论而结成好友,视佛陀如师,在印度是护持佛教的国王。经文中波斯匿王因为年老惊恐死亡后的世界,起身问佛,佛陀在此段中非常精辟地指出人在本质上并没有生死,生死变化的只是外在的身体而已,而真正的主人公其实并没变化过。

波斯匿王听佛教诲

【经文】: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佛告大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

“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

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

“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

“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

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世尊,我见密移,虽比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佛告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

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

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

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

王言:“不也,世尊。”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翻译】:波斯匿王从人群中站立来给佛陀顶礼问道“我从前并没有侍奉过诸佛菩萨,也不曾听过佛法,现在听迦旃延、毗罗胝子(两个人均是外道)说‘人死后什么都没有了,就是断灭,就是涅槃的意思’我今天虽然遇见佛陀说法,但是心中仍然有疑问。如何认识人不生不灭的本性,今天在此烦恼没有断尽的人们,都愿意听闻佛陀教诲。”

佛陀“我现在问你,你的身体是金刚不坏之身呢?还是会变老变坏的身体呢?”

波斯匿王“我这个身体,最终会坏掉的。”

佛陀“大王,你还没有入灭,为何知道最终身体会坏掉?”

波斯匿王“世尊,我这个身体虽然现在还能用。但是我发现念头一直不停地流动,却从来没有停留过。就跟火渐渐变成灰烬一样,最终是熄灭的。我的身体,也跟这火焰一样,最终会坏掉。”

佛陀“对的。大王,你现在已经年龄渐老,你的颜貌跟童年时比又如何?”

波斯匿王“我在童年的时候,肌肤润泽,青年时,血气方刚。而如今年龄渐老,形色枯悴,精神也不好了,头发花白,皱褶布面,大概活不长了。与年轻时候没有办法相提并论了。”

佛陀“大王,你的身体应该不是一下子就老了吧。”

波斯匿王“世尊,变化是时时刻刻的事情,渐渐到此地步,我并没有明显的察觉出来。我二十岁时,虽然年轻,但是已经比十岁的时候老了。三十岁的时候又比二十岁要老。现在今年六十二岁了,再回过头来看五十岁的时候,感觉那个时候还很强壮。世尊,我看到身躯的隐约变化,甚至直到它的毁损破坏,这当中的变化流易不过以十年为一限。如果我再仔细的感知,那它的变化时限岂止是十年、二十年,实际是以年为限的,又岂止是以年为一限,简直是月月在变,日日在变的。如果我再沉观细察,这变化简直就是瞬息之间的事,就是念念刹那之间的事,没有任何停息的时候,所以,我知道我的身躯终归要变易以至于灭绝。

佛陀“你看到了变化,这变化迁移流转不曾停息,从而起启发你知道自己终将灭绝。然而,你可曾知道就在你的身躯正在迁谢变易之时,你身中还有不曾灭绝的东西吗?”

波斯匿王合掌对如来说“我实在不知道。”

佛陀“现在我就告诉你不生不灭的道理。大王,你初见恒河时是几岁?”

波斯匿王“在我三岁时,母亲带我去拜谒长命天神耆婆天,经过这条河,那时,我就知道了恒河。”

佛陀“大王,如你所说,二十岁时比十岁时衰老,如此直到六十岁时,你的身体日日月月年年都在流化迁变,那么,你三岁时看到的恒河,到你十三岁时,它的流水有变化没有?”

波斯匿王“恒河水仍然如我三岁时所见,没有什么变化,直到如今我六十二岁了,没有什么变化。”

佛陀“今天你感叹自己白发皱皮,认为容颜必定比童年衰老,那么,你现在看恒河和你童年看恒河有没有什么不同?”

波斯匿王“没有不同,世尊。”

佛陀“大王啊,虽然你的容颜衰皱了,但是你的认知观见的精微本性并没有衰皱。衰皱就是迁变,没有衰皱的就是没有迁变。迁变的事物会灭绝,那没有迁变的事物,本来也就没有生也没有灭。如此来说,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生死置于那生生灭灭之中,而且还要随顺那些道修行者的妄言,认为这身躯在死后即一切绝灭了呢?

听了佛陀说法,波斯匿王确切知道身躯死亡,并不是完全归于寂灭,而是舍弃了现前的生命,又走向了新的生命,于是,他与大众获得了如此未曾有过的领悟而欢欣快乐。


警惕:这七种情况属于盲修瞎炼,永远不可能成就

明理也很重要,如果不懂佛理还学佛修行,就叫盲修瞎炼。信心是从哪里来的?信心是从明理中来的,明理了才能有信心。学佛修行一定要明理,要如理如法,不要盲修瞎炼。现在有几种盲修瞎炼的情况,我们都要警惕。

第一种就是迷信。把佛当成神来膜拜,根本不懂佛的含义,也不学佛法的这些道理,没有正知正见。这样信佛,就是迷信。你为了什么信佛?什么是佛?怎样学佛?这些道理应该弄明白。连这些最基本的道理都没有弄明白,这不是迷信吗?

第二种就是东跑西颠地学修。很多学佛人都是,今天跑这个道场,明天跑那个寺院,到处求灌顶。今天学这个法,明天学那个法,没有具体的修持方法,没有传承和窍诀,也根本不知道这些法好在什么地方。都是在浪费时间、荒度人身!

第三种就是好高骛远、鹦鹉学舌似的学修。什么是真正的出离心?什么是真正的菩提心?怎样皈依?怎样发心?……有的学佛人就轻视这些基础的修法,都想学修大中观、大手印、大圆满这些高深的法,还很傲慢地认为自己很有知识、很有智慧。根本不懂这些道理,怎么修行啊?不可能!这是一步一步修来的。只是口头会说"性空妙有"、"三轮体空",就像鹦鹉学舌一样,只会说说而已,根本不懂它的含义!

第四种就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学修。有些人有机缘接触到了系统次第的修法,这些修法也很完整、殊胜。但是,他不珍惜,学得不认真、修得不老实。他对基础的道理都知道一些,但是没有认真思维过、观察过。自己的相续和佛法分开了,还是没有学好,还是没有修行。

第五种就是形式上的学修。很多人念佛、持咒也很精进,但是功夫不用在心地上。学了很长时间,烦恼习气依旧,性格上没有任何变化,贪嗔痴慢疑丝毫没有减少。这种学佛人就象水里的石头一样,泡了多少年也没有用,在水里像变了颜色、变软了似的,拿上来晾一会,干了,还是那么硬。

第六种是背包袱式的学修。书看了很多,但是没有真正明白,所知障却越来越重。执着心越来越强,分别念越来越多,然后执着法门、分别上师,到处挑理、争辩,拿佛法来造业,多可怕啊!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为了让众生脱离烦恼痛苦的方法,都是善巧方便,都是佛法。所有的上师、善知识都是一体的,都是佛菩萨的化身。你有分别,说明你还是没有学会,甚至是学偏了,给解脱、成佛造成障碍了。就像背在身上的包袱,越来越沉,越学越有压力。

第七种是次第颠倒的学修。出世间法和世间法的界限在哪?大小乘佛法的区别是什么?显密宗的区别是什么?佛法里的了义和不了义怎么区分?这些都弄清楚了,才能真正地修行。很多学佛人根本不懂这些区别,断章取义、张冠李戴,结果满脑子的矛盾和冲突,越学越修越迷惑。你真正弄明白了才不会有任何的矛盾与冲突,一通一切通。

学佛一定要明理,千万不能把佛法和相续分开。你要时时观察自己的相续,佛讲的这些知识在自己的相续中有没有?自己的相续是那样的吗?当自己的相续中也具足了那些功德,这才是学佛。你用佛法的这面镜子照自己,好好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这才是修行。盲修瞎炼,永远永远不可能解脱,永远永远不可能成就,这都是虚度光阴,都是荒度人身啊!


帮你明辨修行的境界:神通与悉地(2)

四、六通

(一)神境通:亦名如意,又称神足通,即随意变现,身能飞行于山海,一切动作皆无障碍。有三意:

1、能到

谓能到者有四:

① 身能飞行,如鸟无碍。

② 移远令近,不往而到。

③ 此没彼出,彼没此出。

④ 一念能至十方世界。

2、转变

谓转变者有四:

① 大能作小。

② 小能作大。

③ 一能变多。

④ 多能变一。

3、圣如意

圣如意者:如意自在,不可思议。

① 化现无方。虽无生灭,而有机则生,无机则灭;

② 应变不测。虽无去来,而有感则现,无感则寂。

(二)天耳通:闻声无碍,是曰天耳。指自在听闻世间种种音声,及六道众生一切苦乐言语。

(三)他心通:知他心事无碍,是曰他心。指自在得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想之事。

(四)宿命通:知过去世事无碍,是曰宿命。指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乃至百千万世之宿命,亦能得知六道众生之宿命。

(五)天眼通:观色无碍,是曰天眼。指自在照见世间一切远近之形色,及六道众生苦乐之相。

(六)漏尽通:自能漏尽,复能遍知一切众生漏尽不尽等,是曰漏尽。“漏”即三界之见思惑,谓断尽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解脱。

五、八悉地

有三品而各异生处:一上品悉地,生于密严国土。二中品悉地,生于十方之净土。西方之极乐亦在此中。三下品悉地,生于诸天修罗宫等。

八大悉地分为:

第一仙丹,又称丸药或药丸,也称“长寿”或“不死悉地”,可以极大的延长寿命。是一种服后能增长色身精力的药。这是一种摄生术,就是凭借花、草、药、石等制成药,来延年益寿,就是道教所谓的炼金丹(外药)。汉地后来的辟谷术也是由此法衍生出的,采用花中精华,配以药物,加咒力加持,以补身寿,或可点铁成金。然许多修道者,多为点铁成金所迷惑,而不知后仍为铁(随点之人功力而持久,但终回为铁),此害人损己之法。如以此法留寿修行,为求上品之果,则是善道。但若能以极密之缘起咒加持之则永久为黄金,不会再回为铁。

第二是“眼药成就”,成就一种点眼后,能透视地下伏藏的药,并且能更好地发现其它妙药。这种成就是点眼药后,能透视地下,而无阻碍。亦能见天人、龙族等,由是可将其调伏,作为自己的护法。密法中也常谈及一种“眼力成就”,此“眼力成就”后,也可分成八种不同的表达力量,故称“八种眼力成就”,所以说“眼药成就”所包涵的内容很多。

八种眼力成就是:

1、眼观未熟果实即可蒂落,这是眼中有能量,能加速果实成熟;

2、眼观挺拔树木即可令其弯曲顶下垂,这是眼发力改变其形状;

3、眼观远处物,即可摄向近前,这是一种眼力搬运法;

4、眼观猛兽后可令其驯服听命,这是眼能发慈善之力,使恶者向善;

5、眼观蒂落之果,可再眼观复原,这是复原功能,同理,即使一个物体损坏了,也可用力量再恢复之;

6、眼观弯曲下垂之树木,可再使其复原,这是能屈能伸功夫;

7、眼观招来之物,可再送回原处,即不仅能搬运来,也能送回去;

8、眼观致死之物,可再眼观复活。

密法力量广大,不可思议,能杀能活,能取能送,不可以世俗小聪明而测量佛法圣智!有人以为密法眼力成就可行诛杀,但你不知能杀活同时才许你成就此法,否则只能杀不能再令其活(有的是为其引生善道,如超度到极乐世界),则不容于天理,何谈成佛哉!密法中严定此种成就,只有“杀”不是悉地圆满,还要能“活”才可。

八大成就中为何有一个“眼药成就”呢?要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的力量就是反映心灵的力量!当然,你不要想妄图去找到一种药,涂到眼睛上就立刻获得了“眼药成就”。这是因为药是依明咒加持,依法修得的,在行者外表持咒的同时,内在的气脉早已达到转化,这时一涂上才会有大效果,而未如法去修的人,他的气是业劫气,脉是无明脉,明点也不明,怎么来证到胜悉地?只不过是得受药力摄持,有些异于常人的通力罢了,当然,这也要福报具足之人才可得,否则你连药都见不到,更莫说一涂快哉了!

第三是“土遁”。也称 “涂足”或“地下能行”。这里的土代表地下,遁本意是“隐藏”的意思,在此处引申为“穿行”之意,“土遁”也就是说地下能行,穿行于地下,如鱼游水。那么,“涂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涂一种药于脚下,能神行自在之意。所谓“足药涂脚,证得神足,举步迅速”。每种药都有独特的配制方法。我国古代分隐遁法为金、木、水、火和土五种,就是从不同属性的五路穿行之道,密法中所谈的“土遁”其实并不只是从土中能走,还是应用“神行”比较好,因为密法成就之士,能瞬间到达一个地方,不论何物也阻不住。

第四是“宝剑成就”,是以真言明咒加持炼成一种有神力之剑,用之开取伏藏,有的书中“库藏悉地”就是指这个。宝剑成就中威力最大者为“修尸宝剑成就法”,是以某种生灵的尸体依仪轨加持修炼所成。成就后,生灵的舌头变成宝剑,尸体则变成黄金等众宝所聚之物,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称为“尸宝”。前面的“眼药成就”,是为了能看到地下的伏藏,而能看到不能取出也是枉然,此法就是为了取出而设的,也称“刀剑伏藏法”或“宝剑”。为何要说“宝剑成就”,而不说是“飞剑成就”?因为“宝剑成就”包含了飞剑,更主要的是开取伏藏的功用。亦或持此剑临阵,可不为敌者所败。

第五是“飞行”,或称“空行”。密法中的“空行悉地”就是此种成就。成就了这种法的人,凭意念即可凌空飞行,可肉身直接飞到空行净土去。

第六是“隐身”或称“隐形”
隐形其一是借药达成,药丸与隐形,二种作法相同不异,是约修而分,遂成二种。
其二是以咒达成,如光明佛母极密隐身修法等。“隐形”还有一种含义就是“变化”,将原来身形隐藏于变幻形中。

第七是丸悉地。依法而修,成就后能缩人、象、马、牛、犬、驴、驼、水牛、狼等成丸。又可持咒令之复原。咒药均可获得成就。将所缩之丸复原时,又和所谓的“撒豆成兵”相似。

第八是“治病悉地”。就是针对身心疾病而来的,谓修成者能以真言咒语加持,或以意念治病。“治病悉地”,是密法之方便,即是善能为人疗疾。治病手法有多种,有用咒加持病人者,也有用咒加持水给病人者,或加持药物令服用,或仅用意念,以气(能量)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