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二因缘的含义

      十二因缘是“缘觉乘”所修的法门。“缘觉乘”比“声闻乘”利根。声闻乘闻佛说四谛法,从“苦谛”上悟入,而缘觉乘是由“集谛”上悟入,故较声闻乘为深。

      缘觉乘由集谛之“无明”观十二因缘之缘起,无须听法,自利得觉悟,又称为“独觉”,即是辟支佛。因此缘觉乘也叫“独觉乘”,或“辟支佛乘”。又因较声闻乘深,称为“中乘”,而下于佛乘及菩萨乘。 

二、什么是四念处? 

      众生有四种颠倒妄见:缘身执净、缘受执乐、缘心直常、缘法执我。

      释迦牟尼佛临入涅槃时,告诉阿难及众弟子:“我入灭后,你等比丘,必须以意念四念处安住。” 在广大的佛法中,为何佛只说安住于四念处,这是因为众生有这四种颠倒妄见,如果不将此四种颠倒妄见消除,则烦恼重重,随俗流转。因此三十七道品中,首要道品,即是对付此四颠倒妄见的四念处。

      身念处:即观身不净。是以修不净观之慧力,对峙“缘身执净”的颠倒妄见。

      受念处:即观受是苦。是以观苦之慧力,对峙“缘受执乐”的颠倒妄见。

      心念处:即观心无常。是以观心无常的慧力,对峙“缘心执常”的颠倒妄见。

      法念处:即观法无我。是观法无我之慧力,对治“缘法执我”的颠倒妄念。 

三、什么是八正道?

      八正道也称八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见: 正确的见解,即坚持佛教四谛的真理;通过三法印(无常、苦、无我)来鉴定见解的正确性。

      正思惟: 又称正志、正思、正分别等。通过正见的原则使得心中勿起贪、嗔之念,这是清净意业的功夫。

      正语:即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违背佛陀教导的话,这是清净口业的功夫。

      正业:正确的行为。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这是清净身业的功夫。

      正命: 顺从佛陀的教导,远离不正当的职业,从事正当的职业来获得生活的来源。

      正精进: 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达到涅槃的理想境地。

      正念:系念正道,不起邪念;即是以不净观等方法,摄心制心,使之不受外物欲念所动摇。

      正定:专心致志地修习佛教禅定,于内心静观四谛真理,以进入清净无漏的境界。

      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是正见,即坚定不移地信奉佛教的教义。其余七道则都是在正见的基础上进行精进不懈的修行。

四、五乘佛法的概念 

      佛法分五乘教法,通常讲“五乘佛法”, 就是五个标准: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五乘佛法中,人、天二乘虽属世法,却为一切出世佛法的基础。

      但佛法是以人、天乘趣,以大乘直达佛乘为基础,所以人、天乘即是佛乘始阶。因此佛法流通于世间,当以人类为中心来施设契合时机的教法。 

五、净土的概念

      轮回是苦,众生要想超越轮回,就只有往生佛陀之净土。净土是美好的、理想的往生和修行之地。

      净土:即清净的地方,或庄严精妙的世界,净是佛法的核心。众生的色身有知觉、有感情,称为“正报”;除有情众生以外的广阔浩渺的外界环境没有知觉,也没有感情,被称为“依报”,依报是有情众生所居住和休止的处所。因为正报国土是由众生各自的身心活动构成,而众生的身心活动又有善恶之别,所以依报国土受正报善恶之别的感召,便形成了净秽之分。所谓净土,是在佛、菩萨、声闻(缘觉)三乘圣贤清净的身、口、意三业感召之下的神圣庄严的国土;而与之相对的秽土则是在凡俗众生所造烦恼恶业感召之下的五浊恶世。 

六、依报的国土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五乘共土

      也叫凡圣同居土。“五乘”包括佛、菩萨、声闻、天、人。五乘共土是凡人与圣人共同居住的国土。例如我们当下所处的婆娑世界是由凡夫业报感召而生的,但在其中又有佛、菩萨乘愿往来,度化众生。五乘共土之上有兜率净土,庄严微妙,弥勒菩萨居住其中,常为圣者及天众说法,以后一同下生人间成佛。

      第二类是三乘共土:

      又叫方便有余土,“三乘”只包括佛、菩萨、声闻。三乘国土是只有圣贤居住的清静国土,没有凡夫。因为声闻只为自了,尚未究竟,所以又叫“方便有余土”。

      第三类是大乘不共土:

      又可以分为实报庄严土和常寂光净土。

      实报庄严土:是登地以上的法身大士所居住的清静国土。登地菩萨已经破除无明,能够发慈悲心,普渡众生,广积福德。

      常寂光净土:是只有佛所居住的法性国土。常——是寂光不二,恒古恒今的德;寂——是不生不灭,为解脱德;光——是灵明洞彻的大光明藏,为般若德。

      常寂光净土就是此三德的秘藏。到此才是究竟圆满的境界。我们最为熟悉的西方阿弥陀净土、东方药师净土、南方宝生净土、北方成就净土都属于大乘不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