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安来上师相应法修法仪轨

* 带安来上师相应法需要是上师灌顶加持的弟子方可修习。

一、上师开示:

上师相应法是修行者在禅定中,通过祈求和观想上师来与之相应,从而得到上师相应的一种方法。如果修行者把上师视为慈悲与智慧的化身,那么这种虔诚的力量便能消除修行者的疑虑,使之达到与上师同等的境界,这就是所谓“上师的加持”。因此,在修行上师相应法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虔诚与信心。修行者要以不可动摇的信心,把上师观想成“金刚持佛”,使自己的心与“金刚持”合二为一。从而在这种深刻的虔诚中,得到四灌顶。

二、上香礼佛:

结金刚合掌手印(双手合掌,十指指尖交错,将右手五指置于左手各指之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三、唱颂炉香赞  清净法身佛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四、念净三业真言:

结莲花合掌手印(双掌相合,掌心微开)
嗡 修多利 修多利 修摩利 修摩利 梭哈(净身业真言)
嗡 修利 修利 摩诃修利 修修利 梭哈 (净口业真言)
嗡  缚日啦怛  诃贺斛 (净意业真言)
南摩三满哆 毋驮南 嗡 度噜度噜地尾 梭哈 (安土地真言)
(此时行者观想自身已成清净无染之身)

五、皈依境启请颂 (三遍)

皈依金刚上师带安来、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南摩咕噜呗(皈依上师)
南摩布达耶(皈依佛)
南摩达摩耶(皈依法)
南摩僧伽耶(皈依僧)
南摩帝瓦贝(皈依本尊)
南摩渣格尼贝(皈依护法)
南摩达麻巴达耶(皈依空行)

六、发菩提心四无量心:

弟子     从此皈依上师三宝,直至菩提,永不退转,所有大小各善,悉以回施众生,速成佛道。
愿一切众生具足乐及乐因,是慈无量。
愿一切众生脱离苦及苦因,是悲无量。
愿一切众生永久无苦得乐,是喜无量。
愿一切众生弃爱憎住平等,是舍无量。
『嗡  波地吉打  母得巴  达也米』

七、根本上师观想

第一观想:
结跏趺坐念诵观空咒:
嗡 苏巴哇修打 洒哇打嘛 苏巴哇修埵杭  东巴尼度久  东比昂乐
(观想一切万法以观空咒化解为空。) 

第二观想:
观想自己是金刚亥母,站在莲花、日轮之上,脚踏一具 尸体。六道众生重重围绕在自己的周围,皆以身、口、意同向皈依境,每个人都合掌祈祷礼拜,产生信心和虔诚心,同声念诵千百次以上的皈依文,并认真思考它们的意义。 

第三观想:
观想金刚持为自己的根本上师,坐在莲花与月轮之上,位于行者头顶上方的虚空中,四周围绕着贤劫前的佛以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大乘菩萨、声闻、辟支佛、护法、勇父、空行母。 

念诵祈祷文:
呜呼,上师金刚持!请您忆念往昔所立誓言,我们这些在三有大海中长劫领受三苦、八苦等无量痛苦,孤助无依的孩子,哀求您大慈大悲,在法界中摄持我们,千万不要舍弃我们。请您以大智慧观照,以大悲眼垂念我们,以天耳听我们发露忏悔。我们无始所造的无量罪业现在如法发露忏悔,一定要让罪业当下清净,在未离座时就请您加持消灭罪业。 

然后发极诚恳恭敬心,仰求主尊加被,观想上师依次授予四种灌顶: 

将手印触额际,上师额际「嗡」字放白光射入行者额际,为其消除身的业障,如杀生的恶业。修行者此时接受了宝瓶灌顶,并可在将来获得化身佛的成就。(此为初灌) 

将手印触喉际,上师喉际「啊」字放红光射入行者喉际,为其消除口的业障。修行者此时接受了秘密灌顶,并可在将来获得报身佛的成就。(此为二灌)

将手印触心际,上师心际「吽」字放蓝光射入行者心际。为其消除意的业障,如邪见等。修行者此时接受了智慧灌顶,并可在将来获得法身佛的成就。(此为三灌) 

再次观想白、红、蓝光从上师的额际、喉际、心际同时射出,并同时收入修行者的额际、喉际和心际。为其消除心障,情障、禅定执着障。这样修行者就已经接受了第四灌顶,并可在将来获得法界体性身的成就。 

观想上师化光从修行者的头顶上方收入心中,上师的心 与修行者的心融为一体,不可分离。让心清净,不再受意念的干扰,一切任运自成。 

然后观想:身子弯下,双手平伸,向前直推,全身扑于拜垫之上,随即结金刚合掌手印与头顶。念诵【普礼虚空咒】一遍即起身。

『嗡 南无蛮珠西欧也  南无苏西欧也  南无乌打吗西欧也  梭哈』。

八、大曼达供养

手结供养印(金刚合掌,二指相抵,内缩成宝形,二大拇指并立)
观想:坛城一切供品、世间五欲及一切受用及自己身口意,化为妙供,充满虚空,供养上师、主尊、十方三世诸佛菩萨、金刚护法、空行诸尊。

嗡 班札 普弥 啊吽,大自在金刚地基;
嗡 班札 菏兖 啊吽,外铁围山所绕,中央须弥山王;
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
身及胜身,拂及妙佛,谄及胜道行,俱芦及俱芦月;
众宝山,如意树,满欲牛,自然稻;
轮宝、珠宝、妃宝、臣宝、象宝、马宝、将军宝、宝藏瓶;
嬉女、粑女、歌女、舞女、花女、香女、灯女、涂女;
日、月、众宝伞、尊胜幢。

其中人天圆满富乐,清净愉悦无不具足。
如清净刹以此奉献,根本传承诸圣恩师。
特别献予大金刚持,圣者之王,诸天眷属。
为利轮回一切众生,祈请慈悲纳受供养。
受以愿能慈悲加持,我及虚空如母众生。
我将此镶着珠宝的曼达敬献予您――如珍宝的上师。
依当 咕噜  拉那 曼达拉康 尼呀 他呀咪

念诵【嗡啊吽】三遍
念诵《供养文》:三世一切身,及诸受用等,均以献三宝,福慧悉圆满。

念诵【普供养咒】
『嗡  阿摩噶  补加  嘛尼  巴德嘛  乏及拉  打他噶打  维罗各得三曼达  钵拉洒拉  吽』

手印印天心,散印。 

九、做七支佛事: 

一者 礼敬诸佛,对治骄慢。
二者 广修供养,对治贪婪。
三者 忏悔业障,对治嗔恚。
四者 随喜功德,对治妒嫉。
五者 请转法轮,对治无明。
六者 请佛住世,对治邪见。
七者 普皆回向,对治疑惑。

十、事师法五十颂(摘自马鸣菩萨集)

依诸经律碟密教,略出承事师仪轨;
闻已爱乐发净心,当获如来金刚智。
上师佛陀无二观,本来一体泯分别;
心离执取契如来,弘法利生未曾停。 

一、颂曰:
若于灌顶师,三时伸礼奉;
则为已供养,十方诸如来。 

二、颂曰:
起最上恭敬,合掌以持花;
散彼曼拏罗,头面接足礼。 

三、颂曰:
彼师或在家,及新受具戒;
置经像于前,则息诸疑谤。 

四、颂曰:
若出家弟子,常净心承事;
已坐当起迎,唯除于致礼。 

五、颂曰:
彼师及弟子,当互审其器;
若不先观察,同得越法罪。 

六、颂曰:
若忿恚无慈,贪爱多散乱;
慠易恃种族,以惠当拣择。 

七、颂曰:
具戒忍悲智,尊重无谄曲;
了碟密仪范,博闲诸论议。 

八、颂曰:
善达真言相,曼拏罗事业;
契证十真如, 诸根悉清净。 

九、颂曰:
若彼求法者,于师生轻毁;
则谤诸如来,常得诸苦恼。 

十、颂曰:
由增上愚痴,而获于现报;
为恶曜执持,重病相缠缚。 

十一、颂曰:
王法所逼切,及毒蛇伤螫;
冤贼水火难,非人得其便。 

十二、颂曰:
彼频那夜迦,常作诸障碍;
从此而命终,即堕于恶趣。 

十三、颂曰:
勿令阿阇黎,少分生烦恼;
无智相违背,定入阿鼻狱。 

十四、颂曰:
受种种极苦,说之深可怖;
由谤阿阇黎,于中常止住。 

十五、颂曰:
彼阿阇黎者,弘持正法藏;
是故当一心,辄莫生轻毁。 

十六、颂曰:
常于阿阇黎, 承事而供养;
发生尊重心,则蠲除障恼。 

十七、颂曰:
又复于师所,乐行于喜舍;
不希于己身,何况于财物。 

十八、颂曰
于无量亿劫,勇猛勤修习;
今始证菩提,斯极为希有。 

十九、颂曰:
善护其深誓,供养诸如来;
恭敬阿阇黎,等同一切佛。

二十、颂曰:
若于己所有,最上诸珍玩;
求无尽菩提,诚心而奉献。 

二十一、颂曰:
施佛阿阇黎,念念常增长;
是最胜福田,速得菩提果。

二十二、颂曰:
如是求法者, 具戒忍功德;
不虚诳于师,当获金刚智。

二十三、颂曰:
若足踏师影,获罪如破塔;
于床坐资具,骑蓦罪过足。 

二十四、颂曰:
若师所教诲, 欢喜当听受;
自己或不能,则善言启白。 

二十五、颂曰:
由依止师故,所作皆成就;
现乐及生天,何敢违其命。 

二十六、颂曰:
守护师财物,犹若己身命;
于彼执侍人,如亲常敬奉。 

二十七、颂曰:
不应于师前,覆顶及乘御;
翘足手叉腰,安然而坐卧。 

二十八、颂曰:
或事缘令坐,勿舒于双足;
常具诸威仪,师起速当起。 

二十九、颂曰:
若于经行处,不应随举步;
端谨立于傍, 无弃于涕唾。 

三十、颂曰:
亦勿于师前,私窃而言说;
及隣近语笑,歌舞作唱等。 

三十一、颂曰:
或令坐或起,各安徐礼敬;
若于险路中,白已作前导。 

三十二、颂曰:
又不应于前,身现疲劳相;
屈指节作声,倚柱及墙壁。 

三十三、颂曰:
或浣衣濯足,及澡浴等事;
先白师令知,所作无令见。 

三十四、颂曰:
又复于师名,不应辄称举;
设有固问者,当示之一字。 

三十五、颂曰:
师或令干集,当伺其遣使;
于彼所作事,忆持常不忘。 

三十六、颂曰:
或笑嗽伸呿,则以手遮口;
若有事启闻,当曲躬软语。 

三十七、颂曰:
若在家女人,净心来听法;
合掌具威仪,专视于师面。 

三十八、颂曰:
闻已当奉持,舍离于憍慢;
常如初适嫁,低颜其惭赧。 

三十九、颂曰:
于彼严身具,无复生爱乐;
与善非相应,皆思惟远离。 

四十、颂曰:
常慕于师德,不应窥小过;
随顺获成就,求过当自损。 

四十一、颂曰:
说法度弟子,曼拏罗护摩;
城邑同师居,无旨不应作。 

四十二、颂曰:
或说法所得,净施诸财物;
悉以奉其师,随得而可用。 

四十三、颂曰:
同学及法裔,不应为弟子;
亦不于师前,受承事礼敬。 

四十四、颂曰:
若以物上师,二手持奉献;
师或有所施,常恭敬顶受。 

四十五、颂曰:
自专修正行,常忆持不忘;
他或非律仪,爱语相教示。 

四十六、颂曰:
若师所教勅,或病缘不作;
当作礼咨陈,斯则无其咎。 

四十七、颂曰:
常令师欢喜,离诸烦恼事;
当勤而行之,恐繁故不述。 

四十八、颂曰:
彼金刚如来,亲如是宣说;
及余教所明,依师获成就。 

四十九、颂曰:
若弟子清净,能归依三宝;
设使命将终,亦为宣法要 

五十、颂曰:
及授碟密教,令作正法器;
若现相诵持,当获根本罪。 

若能随顺师行学,则成一切诸功德。
以我所集斯善因,愿与众生速成佛。

十一、补阙:恭诵【百字明咒】三遍 

嗡 班札 萨埵 萨玛呀  

    玛奴 巴拉呀  

    班札 萨埵 喋诺巴  

    地叉 则桌 美巴哇  

    速埵卡唷美巴哇  

    速波卡唷美巴哇  

    阿奴拉多美巴哇  

    萨哇悉地玛美札呀叉  

    萨哇嘎玛速杂美  

    积当希央咕如吽  哈哈哈哈霍  

    巴嘎问  萨哇达他嘎达  

    班札玛美面札  班札巴哇  玛哈萨玛呀  萨埵啊』

    Om Ban-Za  Sa-Duo  Sa-Ma-Ya    

    Ma-Nu  Ba-La-Ya 

    Ban-Za Sa-Duo De-Nu-Ba    

    Di-Cha  Ze-Zuo  Mei- Ba-Wa  

    Su-Duo  Ka-Yu  Mei-Ba-Wa    

    Su-Bo  Ka-Yu  Mei-Ba-Wa   

    A-Nu  La-Duo  Mei-Ba-Wa    

    Sar-Wa  Xi-Di  Mei-Za-Ya-Wa   

    Sar-Wa  Gar-Ma  Su-Sa-Mei    

    Zi-Da  Zi-Li-Ya  

    Gu-Lu-Hong   

    Ha-Ha  Ha-Ha Hon  

    Ba-Ga-Wen   Sar-Wa  Da-Ta-Ga-Da   

    Ban-Za  Ma-Ni-Men-Za  

    Ban-Za  Ba-Wa-Ma-Ha  Sa-Ma-Ya  Sa Duo Ha 

十二、回向偈 

愿我持守无过戒,以及无暇诸律仪。
由于清净无傲慢,成就持戒波罗蜜。
无上珍宝菩提心,未生者愿能生起。
已生者愿不退转,尚且不断能增长。
生世不离普贤师,愿得享庄严佛法。
成就诸道次第得,愿我速得金刚持。
因我受戒持戒德,愿我与诸有情众。
依着福智大资粮,得证菩提道圣身。
犹如文殊普贤勇,了证现象如实性。
回向功德愿遵循,依其圆满榜样行。
三世善逝与世尊,所称许最胜回向。
以此回向诸善根,愿能成办诸善事。

十三、念圆满咒三遍:
『嗡,勃鲁姆』 

一切修法吉祥圆满
嗡 阿 喇 巴 札 纳 帝

20140213035951813-232x300


晨禅——福、禄、寿

PDF Image

清晨,万籁俱寂,于禅定之中静坐,心神骤然穿越尘世与天界的藩篱,宛若一缕轻烟,飘然回归那庄严无比的天上宫庭。霎那间,我的意识融入一尊巍峨高大的佛像,那金碧辉煌的法相彷彿亘古矗立,庄严而慈悲,宏伟而寂静。

当法像转动身体向内墙,四周所见,竟是四空门的无垠境界——四大天门矗立于虚空之中,广阔无垠,通向无上空灵之境。转身向外,则是对着寺庙内的大堂,静穆庄严,佛光普照。就在这神圣静谧的时刻,尘世中的声音悄然响起——我听见了母亲在佛前低声哭诉,那凄婉而幽微的哀泣,穿越空寂,刺痛了我最柔软的心灵。

我再度转身,面向内墙,凝视着那四大空门。此刻,远处传来细腻而纯净的声音,从遥远的天界渐渐临近,清晰而温柔。那是佛母与她的眷属在细语低喃,我听见天母轻轻呼唤:“我的儿回来了!”那声音柔和如春风,却又那么清晰透彻,彷彿在我的心湖上泛起了层层涟漪,温暖而神圣。

PDF Image

尘世的悲声

然而,转念间,我又思及尘世的母亲,再度转身,听见那悲哀的哭诉声——那是一种从灵魂深处传来的凄凉与无助,如同寒冬里的风,刺骨且凄清。那一刻,我心如刀绞,无尽愧疚涌上心头。我沉重地俯首叩地,额头与大地相接,感受着那股沉甸甸的痛楚。我知晓,这一生未能常伴母亲左右,心中充满懊悔与自责,于是再一次用尽全力叩首,只为祈求她的谅解与安慰。

悲悯与自责

这时,一道清晰而纤细的声音传来——是母亲轻声说:“您自己太能享受了……”那话语如利刃般刺入我心。我急忙辩解:“我不是在享受啊!我真的累了,疲惫得无法承受……”然而,当这些话面对母亲时,竟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仿佛连解释本身都化为虚无。

PDF Image

忽然间,我疾步而出,眼前展开一幅神圣景象——在天界的右侧,座落着一座庄严的寺院。只见福禄寿三位星君从殿中缓步走出,正欲登上那如新月般弯曲的神圣坐骑。见状,我立刻呼唤他们前来,恳请为我的母亲赐下福、禄、寿三宝,祈愿她能得长寿安康,福慧双增。

他们闻言,即刻将「寿」字交至我手中,那是天界至宝,凝聚着无尽的祝福与护佑。随后,他们又取来「禄」,轻轻放入我掌心。当我再向他们祈请「福」时,却发现那寿与禄之中,早已充盈着福气,无需再求。此刻,我蓦然心碎,天命已然如此,为母亲再也无法祈求更多的福份。

无尽的愧疚

我仰望苍穹,心中悲痛难言。那份属于母亲的福,终究还是不够——她应得的是儿孙满堂、福寿齐全的福报啊!然而,今生我只能为她再取那最后一丝残余的寿与禄,将这仅存的恩泽献上。

醒来的痛苦

PDF Image

当我从定中醒来,额头的隐痛依然清晰,心力交瘁。临将出定之际,忽见父亲自天上右方拾级而下,静静地注视着我,带着无言的慈爱与安慰。

我低头凝视掌心,那为尘世母亲求得的禄与寿,依然闪耀着神圣的光芒。这微薄的心意,愿能化作她此生的福佑,庇护她余生安康,无忧无恙。

执笔 masterdiana

2016 年 1 月 6 日

 


凡人修仙历险记 · 花仙子的哭泣

那是一个阳光温柔、微风轻拂的午后。

我驾车回到家门口,下车时,心中还沉浸在外出的点滴。

然而,当我踏向家门的瞬间,耳畔却传来一阵凄切的哭泣——

那哭声并非来自人类,而是来自后花园的每一个角落,七零八落、此起彼伏,如同微风里飘散的悲鸣,却又如此刺痛人心。

PDF Image

我心中一紧,急步冲入家门,直奔后花园。

眼前的一幕让我怔立原地——往日盛放的花园,此刻一片狼藉。

成群结队的花仙子们,抱头痛哭,晶莹的泪珠在花瓣上滚落,将泥土溅起细小的湿痕。她们那曾经娇美、晶莹的小小身躯,如今已被拦腰断裂,花瓣破碎,枝叶凋零,生命之光迅速暗淡。

我才恍然明白——

今天,剪草的人来了。

那些原本在草地间灿烂绽放的小花朵,全被锋利的刀片无情斩断。

在我们眼中,这或许只是一次普通的草坪修剪;但对花仙子而言,却是灭顶之灾。

她们本该沐浴日月星辰的光华,在微风与露珠中尽情绽放,直至生命圆满,化作天地的一抹芬芳。

然而,她们的夏季却被残忍地截断——

也许一个月,也许一周,甚至仅仅几日。

我蹲下身,将那些残败的花仙子轻轻捧起,心中满是愧疚与悲伤。

仙子们用微弱的声音告诉我:「我们来到人间,是千万年因缘所成,好不容易化形成花,只为在短暂的时光里修行、感受天地,却未曾得到应有的尊重。」

PDF Image

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第一次,我如此真切地感受到——

在这浩瀚的天地间,那么弱小的生命,竟也有如此真挚的渴望与修行的心愿。

然而,她们没有时间去吸收日月精华,没有机会在风霜雨露中历练,便被迫结束了此生。

无助之下,我只得回到观音菩萨面前,虔心叩问:「我能为她们做些什么?」

菩萨微笑而悲悯地说:「念经回向吧,让她们往生善处。」

PDF Image

于是,我合掌诵经,用心中最深的悲悯与祝愿,为那些花仙子送行。

不久,我看见她们化作一缕缕光,在夕阳余晖中,缓缓升向天际。那一刻,天地间似乎也为她们的离去而低吟。

这段经历,深深刻在我的心中——

我发愿要告诉世人,尤其是修行者:尊重每一个生命,因为万物皆有灵。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菩提。愿世间的每一朵花、每一片叶,都能在天地间完成属于自己的修行与圆满。

《凡人修仙历险记 · 花中有佛》

O gentle heart, attend!

噢,温柔的心啊,请倾耳细听!

Upon a day most fair, when golden Sol did reign o’er azure fields,

在一个极其美丽的日子,金色的太阳统御着碧蓝的天地,

A maiden, weary from her distant travels,

一位少女,疲惫于远方的归途,

Return’d unto her humble dwelling’s gate.

回到了她那简朴的家门前。

Yet ere her foot had kiss’d the threshold,

然而,在她的足尖尚未亲吻门槛之际,

There stirr’d the air with such a piteous wail—

空气中却响起一阵凄楚的哀鸣——

Not born of man, but of some subtler kin,

那哭声并非出自人类,而属于更微妙的族类,

Achoir of grief that clove the tender ear,

一支悲伤的合唱,直刺温柔的耳鼓,

Each note a dagger to the soul’s soft breast.

每一个音符,皆是刺向灵魂柔处的匕首。

With haste she fled across the hall,

她急忙越过厅堂,

And in her garden—ah! that once did bloom

冲入花园——啊,那本曾繁花似锦之地,

With thousand blossoms, laughing in the morn—

千朵花儿曾在晨光中欢笑,

She found a realm undone.

如今却是一片破败。

The flowers, sweet spirits clad in mortal hue,

那些花儿——披着凡俗之色的甜美精灵,

Lay scatter’d on the ground as soldiers slain,

如今如阵亡的士兵般散落泥地,

Their heads bent low, their bodies torn in twain,

低垂着头颅,身躯拦腰断裂,

Petals like sunder’d wings in battle’s rage.

花瓣恰似战争中折断的羽翼。

Alas! the mower’s blade had swept anon,

唉!割草人的刀锋方才经过,

And in its course, what joy it reap’d for men,

它为人类收获了眼中的整洁,

It sow’d in ruin for these gentle sprites.

却为这些柔弱的精灵播下了毁灭。

They, whose days were spun of moon’s cool gaze

她们,本在月的清辉中编织日子,

And sun’s warm kiss upon the tender stem,

在太阳的暖吻中滋养柔茎,

Had dream’d to spend their fleeting summer’s span

原想用短暂的夏季时光

In worship of the heavens and in quiet growth.

朝拜苍穹,静静成长。

But lo! their hour was snatch’d—

然而,看啊!她们的时辰被夺走——

Perchance a month, a week, a breath of days—

或许是一月、一周,甚至仅仅数日——

And all their dreams were scatter’d as the chaff.

所有的梦想,如糠秕般飘散无踪。

The maiden knelt, her tears like April rain

少女跪下,眼泪如四月的细雨,

Fell mingled with the flowers’ crimson grief.

落入花朵血色的悲伤之中。

And in their faint and trembling speech they spake:

她们以颤抖微弱的声音说:

“Wearethe children of the wind and dew;

「我们是风与露的孩子;

Our birth was sung by night, our life by dawn.

我们的诞生由夜曲唱响,我们的生命在晨曦中呼吸。

Yet mortal hand hath shorn the thread too soon,

然而,凡人的手过早地剪断了命线,

And we depart unbless’d, our pilgrimage undone.

”我们离开时未蒙祝福,修行之旅尚未完成。」

Her heart was riven as the veil of night,

她的心被撕裂,如同黑夜的帷幕被破开,

And so she sought the shrine where Mercy dwells—

于是她奔向慈悲的圣坛——

The holy seat of Avalokiteśvara,

观世音菩萨的圣座,

Whose gaze doth pierce the boundless wheel of life.

祂的目光洞彻无尽的生死轮回。

With voice that trembled like a candle’s flame,

她的声音颤抖如烛火,

She ask’d, “O Blessed One, what balm for these

她问:「噢,慈悲者,对这些生命,

Whose lives are spill’d ere yet the cup was fill’d?”

在杯尚未满之前就已倾覆,该有何等安慰?」

Then spake the Bodhisattva, robed in light:

菩萨披着光明言道:

“All life is bound upon the loom of Time,

「万物皆系于时间的织机,

Where birth and death are warp and woof of fate.

生与死是命运的经纬。

Yet thou, with heart attun’d to pity’s chord,

然而,汝若心调于悲悯之弦,

Mayst lift their spirits by the bridge of prayer,

可用祈祷之桥承其灵魂,

And steer them thence to realms where sorrow sleeps.

”引领他们至悲息的净土。」

Thus, on her knees, she chanted sacred verse,

于是,她跪诵圣偈,

Each syllable a pearl of purest dew,

每一音节都是最清澈的露珠,

Each breath a wind to bear their souls aloft.

每一呼吸都是承载灵魂的微风。

And lo! the flowers rose in gleaming streams of gold,

看哪!花朵化作金色光流升起,

Their forms dissolving into lotus flame,

形体溶入莲花之焰,

Till heaven’s vault did close them in its fold.

直至苍天将他们收于怀抱。

From that day forth, she vow’d to tell the world:

自此之后,她发誓告诉世人:

“One flower holds a universe entire;

一花即是一个完整的宇宙;

One leaf may hide a soul as deep as night.

一叶之下,或藏与长夜同深的灵魂。

Despise not what is small, nor cut the thread

勿轻贱微小,莫断其命线

Ere it hath woven all its destined tale.

”在它尚未织完天命之篇之前。」

Masterdiana

2006 年6月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