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刚法师
弟子离渍问:
上师!前几天从××禅修堂来的那位女士,想来参加我们这期的闭关,您为什么拒绝呢?她可是××禅修堂的金刚法师啊!如果她能来我们这里修,不是说明我们这里更胜一筹吗?
带安来上师答:
这位女士跟我谈了很多,想来参加我们莲坛的这一期闭关,被我拒绝了。她认为我们对她有偏见,其实不是。是因为她对佛法有邪见,她入外道三十多年,对佛法一无所知。
她因为时常有一些感应,可以瞬间观到佛菩萨,虽然这对于我们弟子根本不是稀奇事,但在一些道场是很少见的,她正因为这样的感应而被封为金刚法师,我这里肯定给不了的。
大家知道在我们莲坛,到目前为止,我也只是封了一位“人间法师”的称号就给你们的大师姐空性。我们莲坛即便给“人间法师”的称号都是十分严格的,那是天上地下要认证的,是要自己禅境中去接的,拿得到拿不到自己都知道。
明证不是在禅境中求我卖面子给她吗?给个面子封她作法师。(大家笑),大家笑是说明听过明证的这个禅境了,可是不认证就拿不到,再给面子也得等。人间法师都这么难,何况金刚法师!金刚法师代表已经证道的人。
法师的职责之一就是传法,如果你对佛法都讲不清楚你怎么传法?还有一种法师是只做事情不说话,因为开了天眼。但是解释不清楚根源,人们会误以为迷信,那么会引起某些人的误解。
民间所流传的化宝(烧元宝),也有它的作用。师父做法事时也偶用此法,如果不知道我做什么你就是迷,知道我做什么你就是悟,所以我做每一件事都要对弟子解释清楚,比如化宝,那是为让众生学会如何去帮助冤亲债主,在你不具备法力,又无任何大德高僧以及法师帮助时,你所能做的。
另外一种如果是布施恶道众生。当你们还不是法师,又要去度众生时,就可以化宝。众生为什么轮回,因为贪嗔痴,特别是因为贪。如果一个法师手上没有法力,没有能力度他走,好了,化元宝给他,让他得到满足,并口诵经文,最终就把贪放下了,所得到的效果就是被超度走了。
(明证的禅境可到网站『弟子实证录』中查阅)
家中是否不应供奉历代祖先?
弟子离凡问:
上师!请问家中是否不应供奉历代祖先?听说这样会牵制亡者的神识,令他们不忍离去?
带安来上师答:
这个说法似乎有一点道理,但是儒跟佛都非常重视孝道,在家里将祖先牌位供在佛像的旁边是正确的。如果祖先真的不忍心离去,牌位供在佛像旁边,每天诵经拜佛回向往生,这就没问题。如果只供祖先牌位,不供佛像,可能会产生你的疑问。而且我们这么做也给社会大众做一个好榜样,念念不忘祖先,这是提倡孝道。
小乘是大乘之基础
弟子明严问:
上师!大乘是不是比小乘要高出许多?我一入佛门就发愿修大乘,是不是比修小乘的人可以更快获得成就?”
带安来上师答:
关于什么是大乘?什么是小乘?之前给大家上过课,这里不再过多的解释。修习小乘是为了自己获得解脱,脱离六道轮回;修习大乘呢,一方面是为自己获得解脱,另一方面是为普渡众生,所以一是为自己,二是为众生。
如果一个修行人说他在没有为自己之前,他说我已经为众生了,有这种人吗,有,但是不多。如果他连自己的身边的亲人都没有关心过,你认为他会关心众多的众生吗?会关心和他无亲无故的人吗?做不到!
所以不管你怎么发愿,师父就是一句话:你们必须从最基础开始学起!不要说我修大乘了,就不在乎小乘,看不起学小乘的人,没有小乘,你就走不向大乘,这是一个修行次第的过程。
今天师父要公布一件事情:在我们佛堂弟子中,因为师父的大因缘,也由于末法时代的变迁,我的弟子有机会被封神,今天已经有一位被封神了。所以希望在师父涅?前,每个人都要精进、勇猛的修行,快速证悟菩提。不要留恋凡尘,因为这个机缘很难得。
在我们佛堂里有诸佛菩萨加持,有诸天龙神护持,不要以为只有自己独自行进在修道的路上。后来的弟子们也要快速地往前走,师父不会有太多时间留在凡世,所以还是那句话,大家要勇猛精进,希望每一位都能证悟菩提心,都能去到佛菩萨道。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布施的功德有多大?
弟子空性问:
布施的功德有多大?
带安来上师答:
今天师父要公布一件事情:在我们佛堂弟子中,因为师父的大因缘,也由于末法时代的变迁,我的弟子有机会被封神,今天已经有一位被封神了。这位弟子正是因为布施的功德而被封神,相信大家已经知道是谁了。
你们今天能够坐莲坛修行,如果没有大师兄捐出的这个道场,没有大师兄的供养,你们是没有这个机会的。所以希望在师父涅盘前,每个人都要精进、勇猛的修行,快速证悟菩提。不要留恋凡尘,因为这个机缘很难得。
在我们佛堂里有诸佛菩萨加持,有诸天龙神护持,不要以为只有自己独自行进在修道的路上。后来的弟子们也要快速地往前走,师父不会有太多时间留在凡世,所以还是那句话,大家要勇猛精进,希望每一位都能证悟菩提心,都能去到佛菩萨道。
无意烧毁经书该怎么办?
弟子离性问:
上师!我一位朋友的母亲往生后,她烧了很多佛书,想让母亲带走,现在才知道烧经书的罪很重。请问她该怎么办?
带安来上师答:
她不知道烧经书有罪过,就没有罪,这是属于过失,但是过失仍有转业,当因缘果报成熟,那还是得受业。「罪」与「过」要辨别,罪很重,过就轻了。如果知道不对还去烧,就是罪。在佛法里,即使是破坏佛的形象,若是无意破坏的是属于过,有意破坏、策恨心破坏那是罪,等于出佛身血,这是堕无间地狱的罪业。
显、密、禅修行次第
弟子明德问:
上师!很多外面的朋友问我:“你们是属于哪一个宗派”?我可不可以告诉他们我们属于密宗?
带安来上师回答:
外面很多人问我们属于佛教哪一派?包括一些政府机构也来问我们是属于哪一个宗派?他们认为佛教有不同的宗派。我一直告诉弟子我们不属于任何一派,佛教没有宗派!我们秉承的是古七佛的原始教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释迦摩尼佛创立佛教初始根本没有宗派,宗派是人为分的。我告诉我的弟子显、密、禅全部要修,没有一样你可以不重视。
“显”是最基本的,告诉我们什么是戒律,如何持戒;告诉我们什么是佛法,如何修持佛法。什么是佛法呢?佛陀的说法就是佛法。所以“显”是基础,我所有入门的弟子都要从“显”开始修,先读一年经文,有了扎实的佛法基础,我才传密。否则不知会教出一个什么邪魔外道来。
“禅”的重要就不用讲了,我弟子中三分之一都有入禅的经验,这些弟子都明白“禅”就是入空境,而“密”是讲空的,所以没有禅就行不到密,你有禅才能进入密法。禅不代表最终,但无禅你无法获得最终的成就。
可是如果有禅却不懂佛法,你一定会走偏,入禅是在接收整个宇宙的信息,如果没有佛法在前面指引,不知道修到哪一道去了!精灵界也是禅,你可以去精灵界做小精灵啊,做小精怪也可以,你的禅也可以去魔界。所以佛法第一,这里最重要的是皈依,你皈依了三宝,皈依了上师,后面才会有上师和佛菩萨的开示,你就不容易走偏。
因此“显”是基础,没有经文的根基,你行不了后面的密,所以我要求弟子第一显,第二禅,第三才是密,要依据这个步骤来修。
有精神病史的人可否练习静坐?
弟子空性问:
上师!我一位朋友精神状态出一些问题,有人建议她练习静坐。请问上师,精神有病的人可否练习静坐?
带安来上师答:
一个人当他的精神状态出了问题,如果到处找医生都解决不了时,这时很有可能转向民俗或宗教疗法,而静坐是其中一项可能被采用的方法之一。
但是以佛教观点而言,精神状态有问题,代表有庞大的业力在身上成熟,这时简单静坐可以,但不适合修密法,及深入的瑜珈禅,听佛号听经最合适。
对策一:最佳的应对方式,可先从忏悔(念忏悔文、拜忏、拜忏悔大礼拜等)和消业(印经、布施、行善、念佛、持咒、拜佛、念经、参加法会)着手,大量的忏悔及消业,才能化解业力的缠牵。
对策二:如果自己不能作化解业力的功课,就要由家人帮忙作功课回向。业力分分秒秒在我们身上成熟,如果没有化解,以因果律来说,因果必报,所以除了对于因果业力要深信不疑,更要积极的去化解过去所造的业因,才能避免承受果报。
炒股票是善业还是恶业?
弟子悟语问:
上师!现在股票市场在全世界都有,很多人把它作为一种赚钱的工具,请问上师炒股票是善业还是恶业?
带安来上师答:
炒股票,如果是属于赌博性质,学佛人不应该做;如果是属于储蓄,这是可以的。储蓄没有过失;赌博一定有过失,增长贪心。真正学佛人不要存钱,存钱是错误的。世间许多苦难人缺钱,你有多余把它存起来,不去帮助他们,这个不应该。佛教导我们,肯帮助别人才能真正得到财富。
财富从哪里来?从财布施得来,愈施愈多。甚么是钱,流通的货币就是钱,股票再赚都是有限的,拿去布施,赚得就更多了。可是赚得再多,都不要去享受,一享受就容易堕落。佛教导我们要「舍得」,你所得到的再拿去布施,你的福报永远享受不尽。有智慧的人对于物质生活的享受,达到一个普通水平就知足了,把多余的布施给苦难众生,这是行菩萨道。所以,最好不要储蓄财富,应当散财。
祖坟对后世子孙有影响吗?
弟子离妄问:
上师!家居风水及祖先坟墓的风水是否会影响在世的子孙?
带安来上师答:
一个人运势好的时候,这些事情都不重要了。但运势低的时候,果报现前冤亲债主就来讨债,所以风水等什么事情都显的很重要了。祖坟如果不好不舒适,祖先也帮不了你,他们还会藉着你运势低时候告诉你他的不如意。
自杀算不算杀生?
弟子明理问:
上师!今天看新闻有大学生从山崖跳下轻生,家人痛不欲生。请问上师自杀算不算杀生?
带安来上师答:
算。用自己的意志、自已的精神、自己的心力,来杀死自己的身体,就是杀生。 当一个人沉溺在自杀的情绪里,很容易陷在阴影中不可自拔。要想跳脱出来,首先要明白:死亡不能解决问题,死亡是更多问题的开始。佛法说:人身难得。我们这个身体是用来还报和还愿的。还报是要报答那些于我们有恩的人;还愿则是要完成我们来到这世上希望达成的心愿。所以我们应该要非常珍惜、非常感激我们有一个身体;我们并没有权力来杀死自己。
佛教是反对自杀的。在戒律之中有着明确的规定,佛教徒不可以自杀,如果自杀,那是有罪的。(见《四分律调部》之二及《律摄卷二》)此所谓自杀,是指为了厌恶此一生命的存在,误以为自杀之后,便可得到解脱而言。
因为佛教徒主张因果定律,若不证悟诸法实相,若不以修持的工夫解脱生死,自杀是没有用的,业报未尽,即使自杀,也将再接受另一期的生死,正像一个欠了债的人,为了躲避债主的追讨而将户口从甲地迁到乙地,那是不中用的,迟早一些债主仍会找到他的。所以,佛教徒反对自杀,佛教鼓励人生的建设,利用这一生的存在而做修善的努力,以改造现实的乃至未来的命运。
然而佛教不是鼓励自私的宗教。如果为了救济众生,在必要时可以舍身,如果为了维护,神圣的信仰,在必要时可以殉教;并且,一个真正的菩萨道的实行者,应该是头目身肉,无一不能施舍的,比如释迦世尊在往昔生中的菩萨阶段时,曾经屡屡舍身,如《法华经》中说:“未有一微尘如芥子许非菩萨舍身命处”,便是最好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