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狮园
清晨,天未破晓,万籁俱寂,心如止水,沉浸在一片禅定的宁静之中。忽然,一股莫名的预感划破平静,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呼唤,我急急回到了那座神秘而神圣的百狮园。

未曾踏入,便已察觉异样——院门的锁竟已损坏!那原本庄严守护的白狮子,一头头从园中奔腾而出,散发着天地灵兽的圣洁与威严。它们的鬃毛在晨光下闪烁着晶莹光辉,仿佛从远古神话中觉醒,跨越时空而来。这本不该是问题,然而真正的麻烦却在随后降临——
百狮园竟然闯入了一群人!他们慌张地推顶着大门,试图躲进这片圣地,逃避外界未知的恐惧。可他们全然不知,这里不是庇护所,而是神兽栖息的圣地,轻易不得侵犯。一旦惊扰这些灵觉敏锐的守护者,便会引发天地间最古老而不可测的威怒。
我焦急万分,竭力将大门合拢,企图插上那已然破损的门闩,以阻止这场混乱的蔓延。可那些人被恐惧所驱使,不断用力顶着门,而白狮子们的灵觉何其敏锐,仅是门锁微微一响,它们便立刻察觉。

轰然一声怒吼,狮子的狂奔声犹如雷霆震荡天地。它们疾速归来,雪白的身影在晨雾中如光电般掠过,目中燃烧着透彻人心的灵光,散发着无法违逆的神威。我急声提醒:“肃静!快安静!”唯有真正的安静,才能让这些灵兽保持平和。否则,一旦感知到混乱,它们便会以天赋神力开启大门——那将是一场无法逆转的浩劫。
混乱之际,家中的狗突然狂吠,那刺耳而急促的叫声,仿佛一道惊雷将我从深沉的境界中猛然唤醒。
然而,白狮子并未离去。当我再次回到百狮园时,它们竟然跟随在我身旁,如影随形,步步相伴。它们威严而温顺,似乎听懂了我心中的呼唤,对我无比信任,随我而行。

夜深人静,万籁无声,我踏上了返回天界的旅程,心中惦念着后花园中的白狮子们。一路上,未及抵达,那些白狮子已在院外奔腾而来,它们如风中闪电,踏碎夜空的静谧,朝我飞奔而来,迎接我的归返。
我心中一惊,疑惑浮现——难道门没有关上吗?可那迎接的热烈与灵动,不带一丝侵扰之意,仿佛它们早已感知到我的归来,急切而温顺地前来相迎。
我带着它们一同回到后花园,推开那扇通往天地之间的神秘之门,眼前景象顿时令人震撼——百万只白狮子早已齐聚,在院中山上欢腾嬉戏,宛如天界的盛宴。狮影翻涌,雪白鬃毛在星光下闪耀,仿佛银河坠入凡间,欢跃于群山之间。
这些神圣的灵兽围绕着山巅起舞,低吼如歌,震荡着天地之间的灵气。夜空下,狮群如潮,山峦仿佛也在狮子的喜悦中律动,每一声咆哮都似在回应宇宙深处的回响。
我缓步走入这无尽的白狮海洋,踏上山顶的古殿,推开厚重石门,翻阅那些尘封已久的天书。书卷翻开,字字金光流转,仿佛银河在指尖流淌,传递着宇宙间最深邃的智慧与法则。
殿外,白狮子们静默守护,它们散发着温柔而浩瀚的神性,似乎明白这神圣时刻的意义,以最虔诚的姿态陪伴在我左右。

当翻阅完最后一卷天书,我缓步走出殿堂,心境如明镜止水。狮子们依旧随行,陪我下山,穿过沉静夜色,仿佛与天地间最深的奥秘交织共鸣。
我回到了凡尘,带着来自天上后花园狮子山院的宁静。然而,心中仍隐隐感知,那突如其来的混乱,并非偶然——百狮园的异变,是一道神秘的预兆,天地之间,有些力量正在悄然更替,有些人正在修行成了天兽……
Diana 执笔
2017 年 2 月 14 日
天帝垂音
清晨,当我沉浸于回忆微信中那些童年旧友的片刻思念时,忽然间,天际骤然裂开,一道神秘的光芒撕开了苍穹。深邃无垠的星河在眼前铺展,宛若天幕之上揭开了一层隐秘的帷幔,展现出宇宙最古老而神圣的景象。星辰闪烁,彷彿低语着亘古的秘密,让人心神颤动。

(注解:开篇描绘天地异象,象征着命运的启示与宇宙法则的显现,预示着即将降临的人间大劫。)
然而,这片刻的遐想尚未沉醉,现实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我拉回。眼前景象骤变,一座庞大而整洁的货仓突兀浮现,高耸的墙壁、井然有序的货架,空间中弥漫着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气息。
(注解:货仓象征大祸的储藏之地,隐喻着灾难已悄然积聚,一旦爆发将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弟子悟华正在那心爱的观赏货架前,目光专注地抚摸着两只满身珠宝的小豹子。牠们神态灵动,皮毛闪耀着异样的光泽,彷彿是天地间最珍贵的灵兽。悟华蹲在地上,眼中满是喜悦与珍惜,仿若得到了无价之宝。
(注解:豹子象征报应的到来,牠们的闪耀与灵动是一种迷惑,代表着灾难来临前的短暂繁华,提醒人们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就在此刻,虚空震动,山巅之上赫然伫立着无数官商权贵,而天兵天将驾驭着威武天马,摇旗吶喊,声震四野。将士手持象征瘟疫的令牌,神色肃穆,火速驰骋于苍穹之间,传递着一股迫在眉睫的紧急气息。
(注解:突飞急来的灾难警示,及山顶上的达官显要商贾的站立,代表世间权势的参与。这一场景象征着天道的警示,神灵已示现了在为大劫布阵,瘟疫的降临乃是对人间业报的回应。)

地面上的两只小豹子突然开始不安地来回奔跑,彷彿感知到了某种即将降临的不祥之兆。
悟华满心欢喜地对我说:“师父,您看看,这多漂亮啊!”我凝视着那两只灵兽,心中却涌起无名的忧虑,语气低沉而严肃:“这千万不可贪恋,牠并非吉兆。”
(注解:豹的协音是报应的提示,当灾难的征兆已现,若仍执迷于表面的美好,将引来更深层次的灾祸。)

正当我转身欲离去之际,货仓后门猛然剧烈震动,仿佛有未知的力量在冲击。门缝间撕裂出一道细缝,阴冷的气息如毒蛇般渗入,压迫得人几乎无法呼吸。我用尽全力顶住门,但最终,那缝隙仍在扩大。十多分钟后,万籁俱寂,只剩下一片死一般的沉寂。
(注解:货仓的撕裂象征灾难的突破,一旦打开封印,所有累积的业报将倾泻而出,无法阻挡。)

当我重新步入货仓检查,竟发现已经有老鼠与其他微小的菌体潜入,悄然蔓延,宛若灾厄的前兆。
(注解:老鼠象征瘟疫,牠们的潜入预示着疾病的无声蔓延,正悄然侵蚀着人间的安宁。)
此刻,我不禁感慨:谁能理解这漫长夜晚里的无眠与孤独?谁又能知晓,当万物沉睡之时,我仍在黑暗中行走,独自承受着无形的重担?

忽然,一道神圣而威严的光辉降临,天帝的头像赫然浮现在货仓门顶,目光庄重而凝重,宛如谕示着天命的降临。
(注解:天帝的显现是天命的最终昭示,意味着天道已预警,灾难不可逆转。)
我不由自主地仰天高呼:“不要降下瘟疫!这并非我们所希望的天命!”然而,苍穹已然传来震耳欲聋的警示——万里天兵已集,灾厄将临。我终于感慨,这并非幻象,而是一场关乎世间苍生的大劫即将降临。
大瘟疫的阴影正悄然逼近,吞噬着每一寸空气与希望。此刻,我深知——必须立刻警示世人,备战天灾,严防瘟疫的蔓延。这不仅是神谕的昭示,更是对全人类最严肃的呼唤。
执笔:masterdiana
2017 年 1 月 2 日
从天而降我驻足于五台山
我驻足于五台山之巅,云雾缭绕,万籁无声,天地间彷彿只剩我与这片古老圣境。忽然,一道清灵的法音抚过耳畔——妙悟僧,步履轻盈而来,带着一位虔诚女众与一位剃度僧,眉目间满是诚恳,步步走近,心怀皈依之愿,进入五台山寺内朝拜。
我轻叹,面露慈悲,却不失坚定之意,告知已不再收纳内家弟子。然,妙悟僧心意坚决,带领二人跪地不起,磕首至我跟前,祈请之意如山似海,殷切而真挚。
见其诚心难忍,终于,伸手为他们灌顶。法光涌现,空气瞬间变得沉静如水,似有天音自虚空中缓缓响起。然而,灌顶之后,那剃度僧自报法号——一心。然,他心不纯,其心怀鬼胎,假借皈依之名,却意图暗害妙悟。
他口出狂言,告诫妙悟道:“此佛是假,我见其红光必为邪!”妙悟闻言,心生狐疑,脑火骤起。那一瞬,空气凝滞,天地间似有一道无形屏障将万物隔绝。我隐形现身,现于其前,声若雷霆,震彻虚空:“从未有人敢于我面前言邪!你已违犯戒条,罪不可赦!”
那一刻,天地为之动容,规戒重如山岳。其罪三重:
- 一者,累劫不得成证,永失觉悟之机。
- 二者,死后必堕三涂,受无边苦报。
- 三者,入五无间地狱,轮转不息,万劫不复。
一心听罢,双目泪光闪烁,却依旧心迷意乱,不懂跪地忏悔。悲悯之情涌上心头,然天道无情,我不再留滞,转身骑上火麒麟,赤焰滚滚,横空而去。
于五台山上空,火麒麟驰骋如流星掠影,一瞬即逝。行至界外,只留下一枚足印,深深烙印于山巅。世人不知,满口诚心念佛,却愚痴冥顽,质劣难化。佛现其前,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我长叹一声,疾驰而去,待到花开花落,五台山上,唯留火麒麟踏下的一印痕,诉说着一段未完的因果。
《末法悲吟》
末法将至劫云沉,众生刚强闭真心。
执念如锁难自解,业障深重苦难寻。
真佛现前无人问,妄影虚形遍地尊。
金身塑像空华彩,慧光难照迷途门。
贪嗔痴海无边际,苦海浮沉业自缚。
福报未积心难静,善念微光易消磨。
轮回万劫生死路,梦里求真更迷途。
放下执着开慧眼,回归本性证空无。
慈悲一念破千障,觉悟方知心是佛。
愿众离苦渡迷雾,重启光明觅归途。
执笔:masterdiana
2016 年 12 月 11 日
【尘世莲心】真实版的“人鬼情未了”
祈请大恩金刚上师带安来!
顶礼大恩金刚上师带安来!
皈依大恩金刚上师带安来!
昨天一位许久没联系的朋友打来电话,询问我一些超自然现象。他是一位企业高管,大学时学习机械制造,因而是唯物论忠实拥趸者,在企业醉心实践着“以人为本,人性至上”的传统模式。可“十一”长假回老家,亲见一位远房亲戚被鬼上身,彻底颠覆了他的无神论观点,目前他几乎夜夜失眠,遂想起我这位佛弟子,问了一个问题:如果这世界真有鬼神存在,人类如何与之和谐共处?
无巧不巧,就在他打来电话十分钟前,我刚刚结束与同门道友明担和明语师兄的语音对话,我们都是带安来上师的弟子。我们之间的对话正好可以解释朋友的困惑,在征得两位师兄同意后,也分享给大家利益更多人。文中全部是真人真事,真实姓名,特别感恩两位师兄提供的真实经历!
故事要从头说起。
今年七月初我接到一位叫青青的网友添加微信好友的申请,说是小芳师兄推荐了我的微信号,她有一些困惑想跟我聊聊,问能不能打电话给我?她口中的小芳师兄也是我在微信群中认识的一位道友,虽然从未见过面,但互相觉得亲切,经常彼此问候。
得到我手机号码后,她立时就将电话打了过来,听声音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她对我说:“明证师兄!我叫青青,和小芳阿姨是老乡,一起从家乡来天津做生意,我有一件事情压在心头很久了,不敢对人说,怕说出来别人骂我是精神病,可不说出来自己快成精神病了。小芳阿姨让我跟您说,她说您可以帮助我解决心病,所以才冒昧给您打电话。”
在我的鼓励下,青青(也就是明担师兄,于今年八月份皈依了带安来上师)讲述了一段她与杏花树神的纠葛和往事。下面就是青青的叙述:
“明证师兄!我从小就和别人不一样,可以看到一些奇怪的事情,但因为什么都不懂,也不敢对别人讲,都藏在心里。我二十岁那年,一天晚上回家,走到村口时,被几个似人似鬼的影子跟着,想伤害我。当时特别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们村口有一棵老杏树,听老人讲有上百年了,我正好走到杏树旁,就有一种感应,感觉这棵杏树能帮我,就抱住杏树对它说:‘求你救救我,以后我一定经常祭拜你,给你烧香磕头。’过了一会儿那几个影子不见了,我迷迷糊糊回到家,分不清刚才是做梦还是幻觉?
“第二天醒来觉得昨晚发生的一切即真实又不真实,当时太年轻了,把承诺树神祭拜供养的话没当一回事,什么也没做,结果夜里就梦见一位男子来找我,将我痛骂一顿,说我讲话不算数。第二天我觉得那就是个梦吧,依然什么也没做。夜里非常清晰的感觉被人拽着,带到一个大殿门前,门匾上清清楚楚写着三个字:阎罗殿。
“明证师兄!你知道吗?那三个字非常清晰,我一定是真的到了阎罗殿门口。这时就听见一个声音对我说:他是树神,承诺的事没做要把我送进阎罗殿。第二天一早,我什么也顾不上了,急忙举着香来到村口的杏树前祭拜。我不停给树神磕头赔礼,请他原谅。全村人都来看稀奇,对我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我解释不清也没法解释。
“就这样我每天都去村口祭拜,那天正给树神上香,来了几位壮汉,上来就要锯树,领头是我们村里一位村干部。我拼命拦着,央求他们别砍树。但我人微言轻,他们哪里会听,不一会儿功夫就将那棵树锯倒了。
“当天夜里就梦到树神来找我,告诉我他一定会惩罚那几个砍树的人,让我第二天凌晨五点必须赶到后山一处洼地,在那里有一堆杏花,要我将杏花点燃烧掉。
“按照树神的指示我五点钟准时来到那处山洼,果然看见有一圈白色杏花,我将杏花点燃。明证师兄!你知道吗?那堆杏花散发出的香味真是太香了,我从来没闻到过这么奇特的香味,那个香啊,我走出好几里地还闻得到。
“做完事情后往回走,路上看见那位领头砍树的村干部走在我前面,离我也就几十米距离。这时一辆飞驰的卡车从我身边驶过,那位村干部似乎被人推了一把,就滚到卡车下当场被撞死了,可当时他旁边一个人都没有。
“我被吓傻了,站在原地动不了,两条腿不听使唤。这时他妻子跑来了,抱住他的尸身嚎啕大哭,他的神识就站在一旁,用手不停指着他妻子责骂着什么,突然他扭头看见我,冲我招手。
“明证师兄!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走回家的?回到家大病一场,那位村干部冲我招手的样子一直挥之不去,我总觉得他的死是我造成的,如果没有之前我去祭拜树神,就不会有后面发生的一切。我很内疚,这件事就像一块石头一样压在我心上,压得我快要崩溃了。后来我就离开村子再也没回去过。”
青青讲述过程中我一直静静听着,我知道这个女孩子太需要倾述了,她的经历常人无法理解,即便有人相信也无法帮她解决根本问题。象青青身上具备这一类神通的人,前世绝大部分是修行者,这一世带着某种使命投胎人间,是通过人身继续完成积累善业功德的修行。如果此生有幸得遇明师,用佛法善加引导,可利用神通帮助无量众生,从而快速完成积累功德资粮的过程;反之,有可能从此湮没红尘,沉沦无明,反受神通之累,自己不明所以,痛苦一生。
我告诉青青,村干部的死与她无关,在于不敬鬼神。杏树生长百年,期间躲过了风灾雨害,雷击电劈而伫立不倒,在与先人和谐共处中,馈赠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庇荫之所,香花美果,人们应该心存感恩,而不是恣意破坏。所谓万物有灵,佛于《世记经》中曰:「此世间无论道路、巷弄、房屋、树下、山林、水边、坟墓、市场、屠宰场、神庙荒郊等,处处住满鬼神,无有空者」。所以人类要对自然和神明怀有敬畏和报恩之心。
树神的故事也启发佛弟子,虽然我们要恭敬神明,供养神明,祭拜神明,但永不皈依神明,我们皈依的对境只有上师三宝。这是因为神明虽然具有相当的神力,但与佛菩萨不同的是,他们没有获得究竟的解脱,没有对众生一视同仁的慈悲心,并且也缺乏度化众生的方便与能力。所以除了佛、法、僧三宝之外,世间大自在天、遍入天、各种天仙、灵鬼、山神、河神、龙神等都不能做为究竟的皈依处。
要解决青青的苦恼,使她摆脱恐怖和侵扰,必须依靠上师三宝的护佑和加持,因此我力邀她和小芳师兄参加七月底带安来上师的佛学讲座并皈依上师。
皈依后青青和小芳师兄很快于睡梦瑜伽中承接到了上师赐予的法名。青青法名“明担”,上师希望她明白自己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精进修行,荷担如来家业的重任将由年轻一代来完成;小芳师兄法名“明语”,表示要明白了解如来的话语和道理。
一切似乎很圆满了,故事也该结束了,但皈依后的明担和明语师兄(为了表示对金刚同修的尊敬,后面将以法名来称呼)在上师教导下,生起大乘菩提心,特别是明语师兄每日精进念诵经文回向有情,从而牵扯出一段她与土地神的前世今生与爱恨情仇。
上个星期10月13号那一天,温哥华时间中午11:00,北京时间凌晨02:00,明语用明担师兄的微信语音拼命呼叫我,当时有事手机未在身边,两个小时后才看见她的语音留言。听到她急促不停地问“师兄你在吗?”我想一定发生了紧急状况,马上拨通了她的电话。
电话那头明语师兄由于紧张说话有点语无伦次,在我安抚下,她才渐渐平静下来,我也终于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就在两小时前,明担师兄先被槐树神上身,之后又被土地公上身,而上身的原因是土地公要找明语师兄对话,论说一段前世的恩怨情仇。
明语师兄告诉我,晚上十二点多钟她接到青青家人打来的电话,请她马上过去一趟,青青发生了很奇怪的事情。她赶到明担师兄家,一进门,就看见青青坐在床上,神情怪异,嘴里发出一个男人低沉的讲话声。
看见明语师兄进来,他开始和明语对话。他说他是槐树神,今天借她的身体(这里指明担师兄)要请明语帮忙做一件事。明语师兄急忙点头答应。槐树神指示她:明天在一棵槐树下点燃三炷香,用一张黄纸包上一包黄土放在树下祭拜,这样他就可以投胎去做人了。明语说:“做人有什么好?你现在是神,干吗要做人呢?”树神听了很生气,用严厉的口气说:“你不懂!答应我的事必须做,否则下一世你投胎会是个残疾人。”
明语师兄说到这问我:“明证师兄!树神为什么一定要做人呢?”
我解释说:“因为只有得人身才有机会听闻佛法,即身解脱。而无量无边的鬼神众得人身的机会如盲龟浮木。佛陀在《杂阿含经》中有过一个比喻:有一只盲龟,每百年才能从海中探出头来一次。而大海中有一根浮木,上头有一个孔洞。浮木在海上随风四处漂流,盲龟百年才出水一次,恰巧遇到浮木,并由浮木的孔洞探头而出。
作为鬼神众的槐树神也许已经等待了无量劫,终于等到了这次投胎为人的机会,所以你一定要助他完成心愿。”
“我明白了,明天就去祭拜。”明语师兄接着讲述:“我看青青很痛苦,被家人按着,就请树神尽快离开。但树神并没有走的意思,这时我情急生智,不停念诵上师名号:祈请金刚上师带安来!念诵几声后树神离开了,青青也平静下来。我刚松了口气,没想到青青又开始低吼,嘴里发出一个男子的声音,他说他是土地公,刚才的树神也是他派来的,今天来是和我了结一段前世情仇。在前世我用油锅把他炸了,所以我必须偿还血债。”
说到这明语哽咽起来:“明证师兄!我前世真有这么坏吗?”
我说:“莫提前世了,难道今生我们没有做过此类恶业吗?我们没有炸过鱼?炸过虾?炸过肉吗?伤害过这么多众生,总有一天要还的。那么土地公有没有讲如何偿还他呢?”
“讲了,他让我用一碗米水,里面滴上我自己的八十一滴鲜血。土地公说血债必须血偿。明证师兄!我该怎么办呢?”
听到这里我对明语师兄说:“师兄啊,您必须求救上师了,现在唯有上师能救你!”
接到弟子求救信息后,上师指示明语和明担在某时某地燃八十一柱香,供奉糯米饭一碗,同时供奉八十一杯米酒,明语要真诚向土地公道歉,请求原谅。当然其中关键是上师去找了土地公,后面我会讲到。
按照上师教法明语和明担师兄供奉和祭拜了树神与土地公,第二天晚上明担师兄就看见土地公来找她了。土地公首先感谢了明担和明语做的一切,他告诉明担,他一直都跟在明语身边,明语这一生种种不顺都是他搞的,但自从明语皈依带安来上师后,因得上师灌顶加持,头上有一束强光,他再也无法靠近。而此时明担也因皈依后生起大乘菩提心,神识愿意替明语以身受过,因而土地公才有机会上到明担身上与明语对话。
土地公告诉明担,他今天一是来感恩,二是来告别,带安来上师已经为他做了三皈依,收为弟子,赐法名“离尘”,他就要去上师的国土闭关修行了。他叮嘱明担,并让她转告明语,带安来上师不是普通凡人,具大威德神力,为度化无量众生而来,她们能够皈依上师,要珍惜此殊胜难得的因缘,精进行道早求解脱,方不负此生胜缘。
电话那头明担师兄兴奋的讲述着,这样一种经历对这位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实属难得。她说:“明证师兄你知道吗?离尘师兄长得太帅了(她已经改口称师兄了),我从来没见过长得这么帅的人,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皮肤细嫩的就像刚出生的婴儿,白里透红,我心想世间怎么会有这么帅的人?”
我逗她:“一位土地公都让你这么欢喜了,以后看见佛菩萨的庄严殊妙相岂不是要晕过去。所以要好好修行,也修到这般美丽的容颜。”
“师兄放心,我一定跟着上师好好修行。离尘师兄见我毕恭毕敬的,让我不要这么拘谨,说现在我和他已经是朋友了。”说完明担开心的笑了起来,听得出她觉得能够跟土地公交朋友很值得骄傲。
“明证师兄,离尘师兄跟我讲了很多,他说世间的凡人活得很痛苦,被七情六欲折磨,死了后又入轮回。通过这件事我一下子明白了,人都是被情所困,被爱所扰,红尘中没有什么真情爱意,到头来都是一场空,关键时刻唯有上师和佛祖不会抛弃你。从今天开始我要学会放下,学会承担。我现在真正明白上师给我法名及意名的寓意:明担、明淡。“担”就是要有责任心,勇于承担;“淡”就是要放下一切,看淡五欲。”
我真心随喜和赞叹明担师兄!这位年轻姑娘似乎一夜之间开启了智慧。上师说过:在禅定中亲历的实证体验,要胜过千百次说教。对于许多佛弟子来说,道理讲多了往往变成佛油子,但一次这样的经历会让他震撼一辈子,这也是上师如此重视禅修实观的原因,并以殊胜的法教带领弟子进入法界。
两天后土地公(离尘师兄)来找我,跟我讲述了他与明语几世的情感纠葛,听来让人唏嘘不已(因涉及隐私不再描述)。这份情执导致他因爱生恨,羁绊于鬼神道中无法超脱。而明语虽然努力修行了好几世,但为情所累,最终又堕轮回的往事。如今他放下一切,感恩明语,由这份因缘得以归顺到带安来上师座下。并发大愿:一定要修成正果,回来度化明语和众生。
我感叹良久,“爱不重不生娑婆”,无量劫以来,众生皆因一“情”字而沉沦六道,无法自拔,追逐欲望,以苦为乐。明语、明担、离尘师兄的故事难道不应该给予我们深重的启迪吗?
最后无比感恩大慈大悲的带安来上师!就在昨天,农历九月十九日,观音菩萨出家日,上师在举办大型火供时,将无量众生和离尘师兄一起超拔至净土世界。希望离尘师兄不忘自己所发宏伟大愿:早成正果,广度众生!
祈请大恩金刚上师带安来!
顶礼大恩金刚上师带安来!
皈依大恩金刚上师带安来!
弟子明证恭敬合十顶礼
2016年10月20日于温哥华
~~~~~~~~
圣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 (二十一度母赞)
【妙法开示】藏传佛教“五部大论”简介
《释量论》梵文 Pramāṇavārttika,又译《量释论》、《量评释》,亦称《广释量论本颂》,印度因明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佛教因明学大师法称著。本书是对陈那《集量论》所作的注释,然而在理论上却作了很大的发挥。为因明七论之一,因明学集大成之作,是藏传僧人的必读课本。印度有天慧等人的注释。西藏注释有贾曹杰的《能显解脱道论》、根登朱巴的《量理庄严论》等,此二论在藏传佛教界具有重要地位。
全书分为四品:
(1)〈自义比量品〉,又译〈为自比量品〉。
(2)〈成量品〉,又译〈成立量士夫品〉。
(3)〈现量品〉。
(4)〈他义比量品〉,又译〈为他比量品〉。
此书在古代未曾汉译。1980年法尊法师首次依藏文本译成汉语,并依僧成之大疏,编译成《释量论略解》。
二、《现观庄严论》
梵名 Abhisamayālamkāra-śāstra。印度弥勒菩萨造。全称《现观庄严般若波罗蜜多优波提舍论》。又称《般若经论现观庄严颂》。为大乘弥勒学之代表作。系略摄梵文二万五千颂般若(相当于汉译大品般若经等)之纲要。主要内容为叙述三智及八事七十义,即言自凡夫循序修持以达到成佛境地之过程。以梵文记载,共八品二七二颂。
全论共有八品,阐述八事。八事是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智、圆加行、顶加行、渐次加行、刹那加行、法身。八事可合为三种,前三事是境,次四事加行是因或行,最后一事法身及事业是果。八事展开成为七十义,还包括了《般若经》中所说的一百零八法。其特色如下:
一、所有《般若经》的纲要:论中并未偏于哪部《般若经》而作阐释,而是开显了所有二转《般若经》的密意。大中略三品《般若经》都可与本论对应,历史上很多高僧大德都以经论对照讲解,如宗喀巴大师、全知麦彭仁波切等。
二、法义深广:《般若经》中从色法至一切智智间的染净诸法无不包含,所以内容广大;又一一指示诸法的究竟本性是实相般若,以及诸佛菩萨所修所住的甚深般若智慧,所以极为甚深。换言之,从广大来讲八品、七十义、一百零八法或境行果完备宣说,从深而言,唯是各别自证智之行境。
三、开辟般若现观次第:龙树菩萨的《中观六论》是从甚深见上抉择般若的意趣,对于如何现观的方法并未直接涉及,而本论以修行阶位为纲要,引导行人实践修行现观般若。
四、是《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总教授:《广论》是一部总摄一切佛语扼要,遍摄龙树、无著二大菩萨的道轨,引导众生趣往一切种智之地,圆满具足上中下三类士夫修行所有次第的无上宝典。而广论的总教授即是本论,宗喀巴大师云:“总此教授,即是至尊慈氏所造《现证庄严》所有教授。”
三、《中观论》
中观论即《中论颂》。阐述缘起性空深义,揭示生死解脱根本,为三乘共遵之门。《中论颂》为龙树重要的代表作,畅演中道,中观论摧破执空执有的异说,使大乘不再依傍于小乘部派,而能卓然自立,自成大乘中观一格。
格鲁派重视中观论点的修学,在完整的修学过程中也要着重修学阐述中观方面的论典,如《入中论》。
《入中论》,梵名Madhyamakāvatāra ,又译作《入中观论》。为具缘派中观宗之大成者月称所著。内容结构乃根据十地经而来;前十品为十波罗蜜之解说,其后再加二品,则成十二品。其中第六品阐述具缘派中观宗之学说甚详,讲解慧度、抉择二谛,盛破唯识,为本论之中心,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僧人必读论著之一。
《入中论》的组织,依于《华严经.十地品》。本论于空宗正见,及修行次第,甚深广大二种教门,均有解释。自初地乃至佛地,依次排列。每一地中,叙菩萨修行成就功德之后,又配以初发心修行法,指导学者修行次第。二空之理,则在般若度中广释,本论见地属于自空中观的应成见。
四、《俱舍论》
《俱舍论》,梵文 Abhidharmakośa-śāstra,佛教说一切有部论典。全称《阿毗达磨俱舍论》。印度世亲著,玄奘译,30卷。相传世亲早年尚未信仰大乘佛教时,先在说一切有部出家,后来接受当时新的大乘学说。世亲菩萨在克什米尔和犍陀罗为信众讲《大毗婆沙论》时,每日讲完一段,即概括其义作一颂,全论讲毕,成六百颂(最初为五百九十八颂),即《俱舍论本颂》。后来续作长行注释,合称《俱舍论》。该论以《杂阿毗昙心论》为基础,广泛吸取说一切有部重要的阿毗达磨如《发智论》、《识身足论》、《法蕴足论》等以及《大毗婆沙论》的要义,并参考当时的经量部学说,不拘成说,根据自己的观点,把说一切有部的全部教义,概括地加以归纳而成。
《俱舍论》本颂的结构同《杂阿毗昙心论》一样,贯穿说一切有部学说“以四谛为纲”的传统精神。但对《杂阿毗昙心论》已经加以改造。《杂阿毗昙心论》有六百多颂,本颂也有六百颂,但不是互相吻合,而是有所增删、合并,并重新组织。仅是颂文,连篇章、段落也都重新作了整理。因此,该论之讲四谛,别具特点。
和《杂阿毗昙心论》十一品的结构不同,本颂分为八品,世亲作注释时又加了《破执我》一品,与本颂无关。《俱舍论》全体九品结构,体现了佛教“诸法无我”的根本主张。此外,又总结性地把构成宇宙万法的基本要素归纳为五位七十五法,即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法四十六,不相应法十四,无为法三。这个结论对以后传承一切有部学说的人产生很大影响。
五、《戒律本论》
《戒律本论》,(梵Vinaya-su^tra)印度德光尊者(约西元六世纪)造《戒律本论》(另译为《律经》)。
印度说一切有部的戒律学概论。共有二千七百颂,分为九卷,印度·德光所造。此书梵本已佚,汉译本亦无。仅有藏译本。作者德光,印度摩睹罗国人,约在六世纪时生于大婆罗门家。自幼善学一切明论,在根本说一切有部出家受具,又从世亲学习声闻乘三藏经典及诸大乘经论,通晓诸部律藏,为室利诃罗沙王师。后住摩睹罗国阿伽罗补利寺,广弘律教,撰成本书。其弟子中能诵持全部律藏的有五百人,著述《律经大疏》的法友,即是他的上首弟子之一。
本书总摄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的要点,依出离戒广释一切应止应行的学处,是声闻乘增上戒学的宝库。
根本说一切有部律藏,总分四部,
(1)十七事,
(2)辩阿笈摩,
(3)杂事,
(4)胜教(亦名上教)。
十七事中,广说出家、受具、布萨、安居等一切应行之事。辩阿笈摩中,广释比丘、比丘尼所受的别解脱戒。杂事,则对于上两部中所未说及之琐碎细节,补充说明。胜教有(邬波离问)等十种小品,对于前两部中诸问题,详细抉择断疑。故前两部如本事,后二部似抉择。
《戒律本论》属于小乘别解脱戒,但别解脱戒是所有戒律的基础,一定要遵守,不可轻视。
~~~~~~~~
18 - 《妙法莲华经 -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佛典故事】晨所睹见,夜则不现
一天,阿难尊者欲至舍卫城托钵乞食,远远地便看见城门外有许多男子聚集一处,有的跳舞、有的唱歌、有的演奏乐曲,玩得不亦乐乎。当阿难尊者结束托钵,打算出城回去时,却发现早上还在高歌热舞的一名男子,竟然已经死去,其它人皆围绕在他身旁号啕大哭。阿难尊者见此景象,心想:“唉!这无常也来得太快了,早上我入城乞食时,这名男子还像天人般欢喜地唱歌跳舞,怎么马上就受到无常鬼的召唤,结束了生命!”
阿难尊者回到祇园精舍,顶礼佛陀后恭敬地长跪,合掌问道:“世尊,今日我入城托钵时,看见许多男子于街上载歌载舞,尽情欢乐,没想到等我出城时,其中一名男子已经命终,众人皆在旁号哭不舍。我心想:‘无常怎会如此迅速,早上进城还看到他高兴地歌舞,没想到一会儿的时间,无常就已示现。这件事情实在非常奇怪且前所未闻。’”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这件事情有何奇特呢?过去我所遇过的事情,都比你今天看到的还更加特别啊!”佛陀又说:“昔日,我入城乞食时,同样也看到一名男子于街上载歌载舞,自我娱乐,等我托钵完准备回去时,仍见那名男子沉浸于歌舞之中。”阿难尊者不解地问:“世尊,这很正常啊,有什么值得奇怪呢?”佛陀接着说:“生命无常迅速,就像风一般难以控制,更何况是驾御它。无常是生命的真相,众生反以无常为奇特;你听到这样的事情,却认为没什么值得好奇怪的,代表你还不懂得无常的道理。”于是佛陀为了使弟子们能明白无常究竟之理,便作了一首偈子告示大众,希望将此正法流传后世,令广大众生皆能拥有正知正见:
“晨所睹见,夜则不现,
昨所瞻者,今夕则无。
我今少壮,无所恃怙,
少者亦死,男女无数。”
典故摘自:《出曜经.卷一》
省思
人们所乐爱及追求的,没有一样能逃离无常的腐蚀。生命也是如此。如果没有看清无常的本质,便容易将生命建构在财、色、名、食、睡上。而明白真理的人能透达无常真相,选择有利此生的作为,如:修福修慧,广行六度,虽是无常随身,却是运用无常的最佳良方。
【佛音流布】三世因果歌
佛教三世因果文
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欲知后世果 今生作者是
善男信女至诚听 听念三世因果文
三世因果非小可 佛言真语实非轻
今生做官为何因 前世黄金装佛身
前世修来今世受 紫袍玉带佛前求
黄金装佛装自已 遮盖如来盖自身
莫说做官皆容易 前世不修何处来
骑马坐轿为何因 前世修桥补路人
穿绸穿缎为何因 前世施衣济穷人
无食无穿为何因 前世不舍半分文
高楼大厦为何因 前世造庵起凉亭
福禄俱足为何因 前世施米寺庵门
相貌端严为何因 前世花果供佛前
聪明智慧为何因 前世诵经念佛人
贤妻美妇为何因 前世佛门多结缘
夫妻长寿为何因 前世幢幡供佛前
父母双全为何因 前世敬重孤独人
无父无母为何因 前世都是打鸟人
多子多孙为何因 前世开笼放鸟人
养子不成为何因 前世皆因溺婴人
今生无子为何因 前世填穴覆巢人
今生长寿为何因 前世买物放生灵
今生短命为何因 前世宰杀众生命
今生无妻为何因 前世偷奸谋人妻
今生守寡为何因 前世轻贱丈夫身
今生奴婢为何因 前世忘恩负义人
今生眼明为何因 前世舍油点佛灯
今生瞎眼为何因 前世指路不分明
今生缺口为何因 前世吹灭佛前灯
今生聋哑为何因 前世恶口骂双亲
今生驼背为何因 前世耻笑拜佛人
今生拙手为何因 前世造孽害旁人
今生跛脚为何因 前世拦路打劫人
今生牛马为何因 前世欠债不还人
今生猪狗为何因 前世皆因骗害人
今生多病为何因 前世杀生害别人
今生无病为何因 前世施药救病人
今生囚牢为何因 前世作恶害别人
今生饿死为何因 前世糟塌五谷人
毒药死者为何因 前世药物毒众生
伶仃孤苦为何因 前世恶心侵算人
眷属欢笑为何因 前世扶助孤独人
今生疯癫为何因 前世酒肉逼僧人
今生吊死为何因 前世劫索在山林
鳏寡孤独为何因 前世狠心嫉妒人
雷打火烧为何因 大秤小斗不公平
蛇咬虎伤为何因 前世冤家对头人
万般自作还自受 地狱受苦怨何人
莫道因果无人见 远在儿孙近在身
不信吃斋多修积 但看眼前受福人
前世修善今亨福 今生作恶后沉沦
有人毁谤因果文 后世堕落失人身
有人受持因果文 诸佛菩萨作证明
有人书写因果文 世代儿孙家道兴
有人顶带因果文 凶灾横祸不临身
有人讲说因果文 生生世世得聪明
有人高唱因果文 来生为人受恭敬
有人印送因果文 富贵荣华报来生
有人顶礼因果文 事事件件皆称心
有人深信因果文 同生西方极乐人
三世因果说不尽 龙天不亏善心人
大众发心广劝化 印送此经吉星临
一人传十十传百 明因识果做善人
人人向善家家乐 移风易俗永太平
【妙法开示】守五戒能获得97种福报
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每持一种戒,就有5个善神守护在身边和自己家,使万事吉祥。
不杀生,能获得23种善报:
手足健全,身体高大,灵活敏捷,步履稳健,优美,柔软,洁净,勇敢,大力,口齿清楚,受大家喜爱,柔和,友谊不破,大胆无惧,不受侵害,不会受攻击而死,随从众多,容貌端庄,外表俊美,健康少病,快乐无忧,与所喜爱、可意的在一起而不分离,长寿等等。
持不杀戒得如下五善神守护——
(1)茶刍毗愈陀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
(2)输陀利输陀尼→护持戒人六情(即眼、耳、鼻、舌、身、意)悉令完具。
(3)毗楼遮那世波→设持戒人腹内,使五脏平调(五脏即心肝脾肺肾)。
(4)阿陀龙摩坁→护持戒人血脉,悉令通畅。
(5)娑罗桓尼和婆→护持戒人爪指,无所毁伤。
不偷盗,能获得11种善报:
大富大贵,丰衣足食,财产无量,获得还没有的财富,已拥有的财产安全,容易获得想要的财富,财产不会被王、贼、水、火、不孝子孙等所败,获得奇珍异宝,世间最上,无所不知,生活快乐等。
持不盗戒得如下五善神守护——
(1)坁摩阿毗婆驮→护持戒人出入往来,使得安宁。
(2)阿须轮婆罗尼→护持戒人所啖饮食,悉使甘香。
(3)婆罗摩•雄雌→护持戒人睡梦平安,觉悟欢悦。
(4)婆罗门地鞞多→护持戒人,不为蛊毒所中。
(5)那摩呼多耶舍→护持戒人,不为雾露之毒所害。
不邪淫,能获得19种善报:
没有仇敌,一切人所喜爱,获得食物、饮料、衣服、住处等,睡眠安乐,醒来快乐,解脱苦界的怖畏,不会生为女性或不男不女,不忿怒,光明磊落,无惭颜,无愧色,男女互相喜爱,诸根圆满,五官端正,无猜疑,清闲,生活快乐,无飞来横祸,不会跟喜爱的别离等。
持不邪淫戒得如下五善神守护——
(1)佛陀仙陀楼哆→护持戒人,口如斗诤不行。
(2)鞞耶薮多婆→护持戒人,不为瘟疟鬼所持。
(3)涅坁醢陀多耶→护持戒人,不为县官所得。
(4)阿罗多赖都耶→护持戒人,舍宅四方,驱逐凶殃。
(5)波罗那佛昙→护持戒人,平定舍宅。
不妄语,能获得14种善报:
诸根明净,言语清晰、甜美,牙齿整齐洁白,不太粗,不太细,不太短,不太长,所触舒适,口有莲香,随从恭顺,言语受欢迎,舌头如莲花、青莲花般柔软,不掉举,不轻躁等。
持不妄语戒得如下五善神守护——
(1)阿提梵者珊耶→护持戒人,不为冢墓鬼所娆。
(2)因台罗因台罗→护持戒人门户,辟除邪恶。
(3)阿伽风陀罗多→护持戒人,不为外气鬼神所害。
(4)佛昙弥摩多哆→护持戒人,不为灾火所延。
(5)多赖叉三密陀→护持戒人,不为偷盗所侵。
不喝酒,能获得30种善报:
很快明了过去、未来、现在所应做的事,正念常现前,不疯狂,有智慧,不懒惰,不愚钝,不懦弱,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痴,无恐怖,不激愤,无嫉妒,言语真实,不两舌、恶口、杂秽语,日夜无懒惰,知恩,感恩,不悭悋,乐施舍,有戒行,正直,不忿怒,有惭,有愧,见正直,大智慧,具慧,智贤,明辨是非等果报。
持不喝酒得如下五善神守护——
(1)阿摩罗斯兜嘻→护持戒人,若入山林不为虎狼所害。
(2)那罗门阁兜帝→护持戒人,不为伤亡所娆。
(3)萨鞞尼干那波→护持戒人,除恶鸟鸣狐鸣。
(4)阇鞞门毗舍罗→护持戒人,除犬鼠变怪。
(5)迦摩毗那阁尼→护持戒人,不为凶注(阴司注写凶恶之事)所牵。
~~~~~~~~
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
【尘世莲心】心死重生,凤凰涅槃
顶礼金刚上师带安来!
顶礼十方三世诸佛菩萨!
顶礼天龙八部空行护法!
因缘 – 上天的指引
我出生在一个宗教家庭,从小很少接触佛法,很少的佛法知识也是从电影电视中看来。日子过的平淡无奇,上学,就业,结婚。2005年,前妻决定改变一下,出国看看。于是年底递交了加拿大技术移民申请,由于得知加拿大审理时间长,决定先去澳大利亚留学。但在澳洲学习工作3年后,已经拿到澳洲绿卡,加拿大移民才下来。由于两个国家各方面很像,所以不太想去加拿大了,但前妻决定还是去看一下。感恩前妻,正是在2014年的第二次登陆温哥华时,在陌生的街头认识了一个陌生的贵人,也就是明道师兄,借此因缘后面才得以皈依上师。
后来,在2014年底经历了母亲的离世以及与前妻的离婚,扛不住此双重打击,我一下跌入谷底,不知所措,开始去搜寻答案。2015年初在iPad上面下载了《金刚经》,读后不明义理,开始在网上搜一些视频来看,比如净空法师的讲经视频。很庆幸我能在那段低谷的日子里接触到佛法,能从接连的打击中平静下来。母亲从发病到离开的3个月让我看到了生命的无常,而之后前妻的离开让我体会到了众生的情感无常,从而渐渐开始体会到佛法所说的有受皆苦,诸行无常,以及佛法因果论:欲知前世因,今生受着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入门 – 夜梦上师与阿罗汉
2016年初,由于注意到微信朋友圈明道师兄经常发一些佛法普及文章,开始跟明道师兄有一些微信交流,在交流中得知明道师兄已经皈依一位具德上师。期间师兄将显密禅修学院的公众号推给我,让我可以学习交流。在阅读公众号的文章时,我被师兄们的禅修体验所震撼,还有诸多师兄承接法名的报告也是如此吸引人。当时在想,末法时期也能有如此殊胜的修行体验,真是不可思议。
2016年2月因自己的各种琐事烦恼而跟明道师兄有更多的交流(感恩师兄的不厌其烦)。当时问师兄,可不可以祈请上师给我一点开示。师兄反问我,如果有机缘,愿不愿意皈依上师,当时自己没有犹豫就回答愿意。于是师兄让我将个人信息发他,有时间祈请上师看下。等待期间,多次催问师兄,师兄回复说春节期间上师较忙,已经联系了上师,还发了一个微信截图,上面有上师微信头像的图片,看后感觉好亲切。此后有一夜梦中,梦到一位女师父,身高165-170cm的样子,留着齐耳短发,带我走进一片树林,林中一些比丘在打坐,大部分的比丘都身放金光,此景甚是震撼。我问师父,为何比丘们都放着金光。师父答道,放光的比丘是证果的阿罗汉。
过了几天,明道师兄联系我说,上师观后认为你心比较乱,皈依的时机还不具足,希望能处理好一些私事后再说。当时听后有些沮丧,因一些家庭琐事,所以当时心里确实比较烦乱。
皈依 – 梦境与现实的重叠让我无语凝噎
此后经常跟明道师兄聊天,问一些修法问题。4月的一天,前妻发来微信,说梦到了我去世的母亲,我问过师兄后,得知是母亲托梦求超度。情急之下,冒昧的加了上师的微信。感恩慈悲的上师,通过了我的申请。上师通过我微信申请的时间是悉尼凌晨2点多,当时自己做了一个梦,梦到我放到床头柜上的手机收到一条微信,我起身查看,按了一下home键,手机打开了,一片金光,上师微信号的觉者头像图片(后来知道叫十相自在),放着金光向我飞来,在微信里看到一个群,里面有上师,大师兄,还有几个不认识的师兄。无限感恩慈悲的上师,在母亲节那天为母亲做了超度,那天悉尼的天空彩霞满天。
此后皈依之心日切。后得知上师今年7月有回国的行程后,多次叨扰明道师兄询问,后来明证师兄告知上师7月底在西安开禅修班,但自己皈依心切,再三询问师兄还有早些的时间吗。因为我只身在远离上师的南半球,所以对我而言,跟上师在一起的每一天都视如珍宝,能多一天就一定要为自己的慧命多争取一天!感恩上师的慈悲开许,也感恩明证,明道师兄转达我的意愿,让我最终有机缘与明道师兄的家人一起于7月初皈依了上师。
我早前曾已有一梦境,梦中清晰显现了自己皈依上师的过程:我在一家酒店房间里,顶礼跪拜皈依上师,师父赐我一杯甘甜的白酒喝下。而我在现实中终身难忘的皈依仪式,就如这梦中一幕于现实中回放,最终展映在深圳的那家酒店房间里!深圳初见的上师同梦中一如,是那般美丽,优雅,慈祥,柔和,待我如失散的孩子,眼中全是似水的慈爱。上师一身金色罗莎搭白色长裙,配腕上串串酒红佛珠,这不恰恰表意佛家智慧慈悲的雍容华贵吗?上师那白色飘逸长长的拖裙,不也正如皈依梦境中所见的上师赐我喝下了的那杯白酒的表意:要长长久久地跟随师父,直到随师证道!白酒的透白,与师父长裙的洁白,则意喻着我要跟随师父修习佛教白净法。这梦境与现实交替出现的一切,似醒又如梦,真幻同一如,不增也未减,让当时的我不禁无语凝噎!
皈依后跟随上师的几天,感到上师的每一句话都是法音流布,而上师的行住坐卧也是在慈悲的向弟子们示教。只恨自己愚痴,不明深义。
法名–烦恼即菩提
因为自己从公众号上读过很多师兄接法名的报告,所以有些心理准备,但皈依后当晚,还是很紧张,一共就睡了2-3个小时,无梦。第二日,入夜一梦,一晃就过去了,没看清楚,当时于梦中还想,这梦是法名,再回去看下。结果看到自己放在床头的佛珠,从袋子里自行飞出,飞到空中,放着金光,佛珠配饰上的梵文字母,放着金光飞进自己的额头。
第二天早上将梦写下,跟明道师兄探讨了一下,有点像“明珠”,但又不确定,于是又去问了一下明证师兄,师兄看了一下说,我感觉像是这些梵字,但不确定。我顿时豁然开朗,对啊,自己心性中不就是烦恼太多吗。
中午时,上师问我,法名悟的怎样了。我回答说,师父,我认为是明梵,梵代表般若智慧,而弟子心性中烦恼较多,也是烦。但是,烦恼即菩提。上师说,真的吗,再悟下。当时我又犹豫了,难道还有别的,或是明珠?当晚上上师再问我的时候,我有点支支吾吾,不敢回答了。上师开示说,是梵,烦,凡三个字,除了梵,烦,还要了知凡夫的苦。弟子惭愧至今仍在烦恼海中,在凡夫的苦里,但弟子愿长久跟随上师,以诸位师兄们为榜样,明义理,入梵行,断烦恼,证菩提。
弟子明梵顶礼叩拜恩师!
后记–愿我惜时惜缘勤精进
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的心路跌宕起伏,百转千回,此文已是尽量删减,但仍显啰嗦。而现在越发感到今生得遇上师是多么的幸运。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明师难遇。一路算来,得遇上师的机率接近于零,因此更要时时提醒自己珍惜如此殊胜的修行机缘。
皈依金刚上师带安来!
顶礼金刚上师带安来!
感恩金刚上师带安来!
莲坛弟子明梵合十
于2016年10月
~~~~~~~~
降三世明王陀罗尼
【观音菩萨出家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阴历九月十九日是大悲观世音菩萨出家的日子。
众生自无始以来于六道生死轮回,所受之苦无量无边,眼不忍观,耳不忍闻。曾几何时,他们都曾为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爱护胜于自身。见父母受苦,儿女如何能安?菩萨出家修行,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无论我们身处何处,是何身份,愿我们于此观世音菩萨出家为众生的日子,学习观世音菩萨大悲心,同发愿: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知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登涅盘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枯竭
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消灭
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
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值此清净日子,又愿我们忆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常常感念其本师阿弥陀佛,因此,我们也应当学习观世音菩萨,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圣号: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往昔,有佛千光王静住如来,怜念观世音菩萨以及一切众生,而为观世音菩萨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即众所熟知的大悲咒。此大悲咒,可以使众生得安乐,除一切病,延寿命,得富饶,灭除一切恶业、重罪,离障难,增长一切善法诸功德,成就一切诸善根,远离一切诸怖畏,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
今天,让我们尽绵薄之力,助观世音菩萨为众生念诵此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一)
ná mó ·hé là dá nā ·duō là yà yē
南无·阿唎耶 (二)
ná mó ·ā lì yē
婆卢羯帝·烁钵啰耶 (三)
pó lú jié dì ·shuò bō là yē
菩提萨埵婆耶 (四)
pú tí sà duǒ pó yē
摩诃萨埵婆耶 (五)
mó hē sà duǒ pó yē
摩诃迦卢尼迦耶 (六)
mó hē jiā lú ní jiā yē
唵 (七)
ōng
萨皤啰罚曳 (八)
sà pó là fá yì
数怛那怛写 (九)
shù dá nā dá xià
南无悉吉利埵·伊蒙阿唎耶 (十)
ná mó xī jí lì duǒ·yī méng ā lì yē
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 (十一)
pó lú jí dì·shì fó là léng tuó pó
南无·那啰谨墀 (十二)
ná mó·nā là jǐn chí
醯唎摩诃皤哆沙咩 (十三)
xī lì mó hē pó duō shā miē
萨婆阿他·豆输朋 (十四)
sà pó ā tuō·dòu shū péng
阿逝孕 (十五)
ā shì yùn
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多·那摩婆伽 (十六)
sà pó sà duō·ná mó pó sà duō·ná mó pó qié
摩罚特豆 (十七)
mó fá tè dòu
怛侄他 (十八)
dá zhí tuō
唵·阿婆卢醯 (十九)
ōng·ā pó lú xī
卢迦帝 (二十)
lú jiā dì
迦罗帝 (二十一)
jiā luó dì
夷醯唎 (二十二)
yí xī lì
摩诃菩提萨埵 (二十三)
mó hē pú tí sà duǒ
萨婆萨婆 (二十四)
sà pó sà pó
摩啰摩啰 (二十五)
mó là mó là
摩醯摩醯·唎驮孕 (二十六)
mó xī mó xī·lì tuó yùn
俱卢俱卢·羯蒙 (二十七)
jù lú jù lú·jié méng
度卢度卢·罚阇耶帝 (二十八)
dù lú dù lú·fá shé yē dì
摩诃罚阇耶帝 (二十九)
mó hē fá shé yē dì
陀啰陀啰 (三十)
tuó là tuó là
地唎尼 (三十一)
dì lì ní
室佛啰耶 (三十二)
shì fó là yē
遮啰遮啰 (三十三)
zhē là zhē là
么么·罚摩啰 (三十四)
mó mó·fá mó là
穆帝隶 (三十五)
mù dì lì
伊醯伊醯 (三十六)
yī xī yī xī
室那室那 (三十七)
shì nā shì nā
阿啰嘇·佛啰舍利 (三十八)
ā là shēn·fó là shě lì
罚娑罚嘇 (三十九)
fá suō fá shēn
佛啰舍耶 (四十)
fó là shě yē
呼卢呼卢摩啰 (四十一)
hū lú hū lú mó là
呼卢呼卢醯利 (四十二)
hū lú hū lú xī lì
娑啰娑啰 (四十三)
suō là suō là
悉唎悉唎 (四十四)
xī lì xī lì
苏嚧苏嚧 (四十五)
sū lú sū lú
菩提夜·菩提夜 (四十六)
pú tí yè·pú tí yè
菩驮夜·菩驮夜 (四十七)
pú tuó yè·pú tuó yè
弥帝利夜 (四十八)
mí dì lì yè
那啰谨墀 (四十九)
nā là jǐn chí
地利瑟尼那 (五十)
dì lì sè ní nā
婆夜摩那 (五十一)
pó yè mó nā
娑婆诃 (五十二)
sā pó hē
悉陀夜 (五十三)
xī tuó yè
娑婆诃 (五十四)
sā pó hē
摩诃悉陀夜 (五十五)
mó hē xī tuó yè
娑婆诃 (五十六)
sā pó hē
悉陀喻艺 (五十七)
xī tuó yù yì
室皤啰耶 (五十八)
shì pó là yē
娑婆诃 (五十九)
sā pó hē
那啰谨墀 (六十)
nā là jǐn chí
娑婆诃 (六十一)
sā pó hē
摩啰那啰 (六十二)
mó là nā là
娑婆诃 (六十三)
sā pó hē
悉啰僧·阿穆佉耶 (六十四)
xī là sēng·ā mù qié yē
娑婆诃 (六十五)
sā pó hē
娑婆摩诃·阿悉陀夜 (六十六)
sā pó mó hē·ā xī tuó yè
娑婆诃 (六十七)
sā pó hē
者吉啰·阿悉陀夜 (六十八)
zhě jí là·ā xī tuó yè
娑婆诃 (六十九)
sā pó hē
波陀摩·羯悉陀夜 (七十)
bō tuó mó·jié xī tuó yè
娑婆诃 (七十一)
sā pó hē
那啰谨墀·皤伽啰耶 (七十二)
nā là jǐn chí·pó qié là yē
娑婆诃 (七十三)
sā pó hē
摩婆利·胜羯啰夜 (七十四)
mó pó lì·shèng jié là yè
娑婆诃 (七十五)
sā pó hē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七十六)
ná mó hé là dá nā·duō là yè yē
南无阿利耶 (七十七)
ná mó ā lì yē
婆嚧吉帝 (七十八)
pó lú jí dì
烁皤啰夜 (七十九)
shuò pó là yè
娑婆诃 (八十)
sā pó hē
唵·悉殿都 (八十一)
ōng·xī diàn dū
漫多啰 (八十二)
màn duō là
跋陀耶 (八十三)
bá tuó yě
娑婆诃 (八十四)
sā pó hē
又愿我们平时常诵读观世音菩萨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让我们深解如来真实义,速证般若空性,速得妙明真心,速见清净本性: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愿我们如观世音菩萨曾经所做之功德回向一般,又如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所做之功德回向一般,回向我们无始以来所有修行之功德给尽法界遍虚空界一切众生。
值此观世音菩萨出家日,愿我们与众生都能秉持十方三世诸佛教言: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