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忽现万只蚂蚁,诸佛加持往生净土

带安来上师祈请文

顶礼金刚上师带安来

祈请金刚上师带安来

皈依金刚上师带安来

我们佛弟子修行追求目标之一就是对境不生心,不轻易受外境所转,当境界现前时,能做到如如不动,心无所住,才算是修到了一定功夫。往往诵经打坐时还能暂时安住这颗心,一旦下座,现实中对境生心,为境界所转,时不时就跟着境界跑了,一念烦恼心生起,把平时积攒的一点功德全毁掉了。所以佛弟子一定要时时观照,任凭境界来势汹汹,只要猛力祈祷上师佛菩萨,必能安住当下,降伏烦恼。下面我就讲一段自己真实的经历,怎样通过祈祷上师佛菩萨,让家中数万只蚂蚁往生极乐净土的故事。

每天清晨于家中佛堂诵经礼拜是我多年的习惯,雷打不动。这天如往常一样,伴随着第一缕晨光,我已洗漱完毕,准备开始日常修行功课。推开佛堂门的一瞬间,我目瞪口呆,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只见对面整壁墙上黑压压一片,密密麻麻地爬满了数以万计的蚂蚁,它们相互叠落,挤压蠕动着,里层的拼命往上挤,外层的纷纷掉落在地板……我天生对昆虫就有恐惧感,望着这满墙爬动的小虫子,只觉得头皮发麻,全身寒毛倒竖,想也没想夺门而逃。

此时多年诵经持咒的习惯产生了作用,站在门外我不加思索的开始猛力祈祷上师:“上师啊!请加持让这些蚂蚁立刻消失吧”。我一遍遍的祈祷,对蚂蚁的恐惧让我一心一意祈祷上师佛菩萨,之后不断的诵念百字明咒,希望借助咒语的力量让自己平静下来。

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我依然惶惶不安的想着那满墙的蚂蚁,但又不敢去看。真是太奇怪了,这些蚂蚁从哪儿来的?我家虽然住在郊外,但也绝不是荒山野岭,草木横生之处,如果偶尔有几只蚂蚁爬进屋子也属正常,但如此数量的蚂蚁从哪里钻进来的?门窗都好好关着,墙壁也都密封装修的很到位,特别佛堂是家中最好的位置,宽敞明亮,不会招致喜欢潮湿阴暗的蚂蚁,所以它们到底从哪儿来的?

我脑子里乱成一团麻,闪过无数念头,怎么对付这些蚂蚁,是把它们扫出去还是用灭蚂蚁的药……突然惊觉这是杀念生起,立时忏悔!

一直挨到晚上七点才壮着胆子去佛堂看看,推开门的瞬间我又惊呆了,天呐!奇迹出现了,整个墙面干干净净,一只蚂蚁的踪影都不见。我又仔细检查了每个角落,确认连蚂蚁毛都没有一根。我激动地赶紧叩拜,感恩上师无上加持与护佑!沉闷了一天的心情顿时云开月朗,长长舒了一口气。

第二天清晨我如常去佛堂礼拜供奉,推开门的瞬间,我又一次陷入惊惧之中,昨天的一幕再次上演,这次不仅那面墙连三个窗户上全爬满了蚂蚁,比昨天多出数倍。我全身一阵颤抖,感觉完全无法忍受了,瞬间又一次动了杀念……片刻后冷静下来,多年修行的功力让我开始反思:这件事不同寻常,数量如此之多的蚂蚁不知通过何种渠道聚集佛堂,冥冥之中一定有某种因缘,也许它们善根成熟,希求借助方圆几公里我家这唯一的清净之地闻法解脱吧。想到这里我再一次以百分之百的信愿力猛力祈请上师加持,愿这些蚂蚁在佛光照耀下圆满成道。

下午四点,我忐忑不安的走进佛堂,眼前的情景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太匪夷所思了,靠墙边的地上和窗台上铺满了蚂蚁的尸体,重叠着落了厚厚一堆,更神奇的是三层佛台上竟没有一只蚂蚁尸体,只在供水的瓷杯中满满地漂浮了一层。顷刻间内心油然升起无比的感恩,佛氏门中有求必应,真实不虚!感慨万千,一边打扫蚂蚁尸体,一边不停念诵百字明咒,眼前浮现的全是上师慈悲的笑容……

虽然蚂蚁事件已经过去,但心念中很是惭愧,面对爬满佛堂一面墙的蚂蚁,我不是生起慈悲心和欢喜心,而是嗔心大发,平日里常挂在嘴边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在境界现前时瞬间飞到九霄云外;发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我每日必修功课,境界现前居然无法提起,不能做到理事无碍。这里我向上师佛菩萨深深忏悔,为曾两度生起杀念而忏悔,为丧失悲悯众生的心而忏悔……

事后我将整件事禀告了上师,上师说:“蚂蚁因机缘成熟前来听法,在你猛力祈祷下全部往生回归净土。” 我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上师又开示说:“仅仅对于一个有情,若能修持慈悲心,福德也是无量无边,何况是数以万计的蚂蚁众生了!如何利益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获得快乐,是每一位佛弟子应该反复思维的。”

至此我终于明白蚂蚁的出现是上师对我慈悲心的考验,虽然勉强通过,但心性中刹那的嗔恨,依然提醒我还差了很多,我当继续努力,精进不懈,早证菩提!

顶礼大恩金刚上师带安来

顶礼十方一切诸佛菩萨

顶礼十方一切龙天护法

弟子离幻恭敬合十


带安来上师于禅定中的教示:菩萨如何修持清净的善法

带安来上师祈请文

顶礼金刚上师带安来

祈请金刚上师带安来

皈依金刚上师带安来

我写这篇坐禅笔记的缘起是明安师兄分享了一段梦禅体验,梦禅中看见上师在天界的一处胜景……随喜赞叹明安师兄!同时欢迎各位师兄将自己的梦禅或打坐时体验分享出来,如果自己的身心觉受能够利益和启发众人,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当然共修的好处便是从其他同修那里汲取经验,取长补短,彼此勉励共同进步。下面我也分享一段禅定中聆听带安来上师教示的殊胜觉受,愿与各位师兄一起同沾法喜!今日禅坐,先诵持百遍上师祈请文,顶礼、祈请、皈依大恩金刚上师带安来!本师释迦摩尼佛!十方三世诸佛菩萨、金刚护法后入座,默诵《心经》,斩断一切妄念,进入寂静无我之禅定状态。定中《心经》转化为金色梵文,我于一片光明中入于法界。来到一处空旷之地,当中有条河流,河边有树丛,其中一棵树十分茂密高大,直觉那是菩提树。正思量此为何处?见树下端坐一位身材高大男子(身量大约比我高出一倍不止)。我仔细打量,他寂静安祥,跏趺坐于一团吉祥草上,双目微闭,上身赤裸,根根肋骨毕现,用皮包骨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却不见一丝虚弱、痛苦的表情……天啊!我从未见过如此消瘦之人,心中不由惊呼!忽然意识中他就是释迦牟尼佛祖,此处正是佛祖成道的菩提树,阿兰若法场。见佛祖终年苦修消瘦如此,心觉自己贪着享受,耽于世乐,不禁惭愧万分,匍匐于地恸哭不止,叩头顶礼,发露忏悔!

(体悟。上师曾开示:“法界没有时间、空间之分别,所谓时间、空间都是抽象概念,既不是心,也不是心所,不是色法,没有色相,它是从众生的妄念中生出的。于时间,众生执著有过去、现在、未来;于空间,众生执著有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而实际上时间、空间都是有为法,都是不真实的,要知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故我于当下熄灭一切妄心,妄心即灭,真如显现,刹那入于金刚菩提座下。)

此时远处天空金光乍现,阵阵流光溢彩之祥云旋转着朝菩提树飞来。祥云极像龙卷风或大海中的漩涡,底部呈锥形倒三角状,旋转着从四面八方而来。细观每一漩涡中都有无量菩萨,底部尖的地方是为首之大菩萨。漩涡旋转着自空中飘下,瞬间以佛祖为中心,密密麻麻,层层围绕,无边无尽。此时佛祖现庄严如来相,登师子座,高广的师子座腾空而起,立于半空。我意识自己进入了如来法会现场,如此殊胜之意境之前于定中从未所遇,故意守如心,如如不动……

时佛祖顶上放大光明,初定时我由《心经》而入,此时依然在经文的诵持中无有停顿,心与光明交融,澄明意清,刹那间了悟《心经》所蕴含的般若深意……以前对《心经》文字种种不解,在如来大光明中了了分明。

(体悟。上师曾开示:“不要试图以凡夫思维解读《心经》,凡夫永远无法了知《心经》蕴含的宇宙真理,其中五蕴皆空、色空不二、诸法实相等道理是无法解悟的,唯一通过证悟去了知甚深义理,而证悟的唯一途径只有禅定……”诚如上师所言,于《心经》,亦或其他经文,我何止背诵万遍乃至十万遍,但其中胜义从未参悟。当然千遍、万遍的诵持是基础,没有烂熟于心的过程,也就不可能有禅定中的刹那领悟。而一味纠缠于文字相的研究,并怀疑实修者的经验,也是大错特错的,岂不知般若智慧只能于禅定中生起,就如同出定后,我试图用文字描述所感所悟,虽然心中了了分明,但言语道断,竟是一个字也写不出。)

此时心中的法喜无以言表,不由高兴地跳跃起来,却发现自己正在一只金钵的边缘蹦跳。金钵巨大无比,我渺小如蚂蚁般伏在钵体边缘,往下看不见钵底。往上看,见一只巨大佛手。佛手托钵,是另一尊如来佛,与释迦佛并列而坐。释迦佛祖跏趺坐,持说法印;这尊佛游戏坐,一手持钵,一手扶在膝头。我一眼便认出是上师,原来是至尊的大恩上师将我带入。

(体悟。在此深深忏悔自己愚痴无明的傲慢心,以及执著我见的凡夫心,窃以为凭自己修行功德,或可进入神圣的如来法会。岂不知以我业障深重的凡夫之身,微末如沙尘粒的些许功德,如没有圣者上师的加持,即便有稍微层次的禅定功夫,也是绝无可能进入法界中大会现场的。)

法会场面盛大庄严,中央师子座高广如山,众菩萨呈梯形纵队排列,窄端面向师子座,层层排列,一望无际。每纵队列均以通道相隔,似乎表明来自不同佛世界。虽然场面壮观宏大,菩萨数量无以计数,但无丝毫半点噪音喧哗,寂静无声,只有从四面八方飞来的无数菩萨众,归位莲花座,秩序井然到令我震撼!

法会现场白光熠熠,间错开敷五色莲花,身形巨大的白衣妙天女以香、花供养。中央师子座上,一尊佛以游戏姿端坐,上顶宝髻,面如满月,细腰凤眼,右手放于膝上,左手持佛珠,正是至尊的大恩上师。此时我呈比丘相,身穿白色长袍,旁边还有上师其他众位弟子,均呈比丘相。我们长跪于上师足下,顶礼佛足,并右绕礼佛数百匝。

这时上师开始放光说法,从上师肩部以上,先是一圈圈放射大白光,接着是密密层层的大红光,光明覆盖整个法会现场。上师说法内容是:“菩萨如何修持清净的善法?”因为上师是放光说法,并非用口言说,以我凡夫思维太过愚钝,无法了悟全部内容,加之用文字写成后,文笔晦涩,意粗才浅,不能精准解释上师甚深义谛,实在惭愧!望后来之师兄勇猛精进,深入禅定,解师之所意,补我文言之漏失!

我于禅定中明了的意义大致如下:末法时期,众生刚强难化,魔性炽盛,善心稍起,动辄即退,即便行持善法,也夹杂不纯净的思维意念,导致功德漏失,无有留存。我以此身幻化世间,惟以大善教导众生。菩萨行持善法,应保持无有福德,不受福德之心;视众生如父母,悲悯众生之心;平等慈悲对待一切众生,秉持不偏不倚,中道正信之心;菩萨行持善法,不应有我相,若以我相行持,善法必有漏失;菩萨行持善法,不应有人相,应知多生累劫我也曾为非人众生,应对一切众生做平等想;菩萨行持善法,不应有众生相,当知众生皆有佛性,应对一切众生做佛想;菩萨行持善法,不应有法相,当知非法非非法,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菩萨应时时查看观照所行之善法,应以这样的心修持清净的善法!上师放光说法毕,我们全部伏地长拜,顶礼上师!

之后还有很长一段定中见闻,因涉及内容不宜公开,以后或有机缘再做分享。总之我于此段境界中感悟到的就是:上师是一切加持之源。视师如佛,是得到根本加持的无上法门!况且我所皈依的大恩上师本就是遍及一切处的如来法身幻化!恭敬合十顶礼!

顶礼大恩金刚上师带安来!

顶礼本师释迦摩尼佛!

顶礼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菩萨!

弟子明证恭敬合十


破魔十军阵,拨云现晴空

顶礼金刚上师带安来!
感恩金刚上师带安来!
皈依金刚上师带安来!

言「达心门」者,由常看守心故,渐达自心,本性清净,不为一切烦恼诸垢之所染污,犹如虚空。故云「亦名达心门」。如空融师兄早前所言,诸心门是一路“由常看守心故”,次第先后修证而来。当然诸法空相,万事无绝对,这可能也是针对大多数修行人的普遍因缘而言,不排除有前世修行较尽圆满的所谓“利根”修行人,会在某个时空显相为“超越次第跨越速成”。回到这个普遍次第,达心门之前的“征心门”,因时时观见一切念头成住异灭之虚妄,时时照见心中之幻心,行者已能稳定驾驭“举缘妄想,却征缘心”,也就是可随时随地遮却妄念的升起,以此境界久而熟习之,渐渐必可终令诸念不生不起,如同天空不曾升起一丝云絮,乌云不升,白云也不起,亦无风无雨无雾无霾无闪电,如诸烦恼不起不染,那就只剩下朗朗晴空,如镜通达,了了分明,行者开始与道相合,与虚空般的清净本性真如佛性相应,那就是渐而终达自心的“达心门”境界。初看到这个达心门的定义时,心里是哐当一声跌落,第一念就是,看看自己的状况,惭愧生法,放弃这次作业算了。这种“本性清净,犹如虚空”的境界,如同隔着太平洋望梅止渴,离自己十万八千里,感觉那是几乎快要接近“涅槃”了!于是向后翻看了一下,果然见下一个“了心门”在后面等着了:“了自己心,无障无碍,灵通迅速,而体常住不动,毕竟寂灭,即涅盘相”,这里的涅盘相,那起码是初果圣人才能靠得上边的境界吧。言语道断了,才可能有机会心通无碍。一个言语道上纷纷扰扰的自己,虽然不该给自己泄气,但也的确因此故,很长时间提不起能量来面对此番的心门。

挣扎着回到“达心门”,如何不为一切烦恼诸垢之所污染呢?想来想去,起码得等到真有能力破这十阵吧?佛在《杂藏经》中,说偈语给魔王听,总结他安插在三界内一切众生,及诸修行人心中的十支内军部队:“欲是汝初军,忧愁军第二,饥渴军第三,爱军在第四,第五睡眠军,怖畏军第六,疑为第七军,含毒(又作嗔恚)军第八,第九军利养,著虚妄名闻,第十军自高,轻慢于他人。汝军等如是,一切世间人,及诸一切天,无能破之者。”佛陀此偈所述因缘再也不能更清楚了,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十支内军依次而来,并且每一个挑战都很大,每一个都隐暗难破。破十支内军,外军才可能不来。一位修行人一旦面对内外军夹击的时候,若届时无智慧定力应对,估计不疯也会狂。那再看看自己现在哪里?初军那里吧,就卡住了,并且向后一路看去,看上去支支部队都已进驻啊。所以佛家才有说,修行人,过三阿僧祇劫才能磨尽诸垢,照见真如,成熟三十二相因缘,成就佛果。

那么一阿僧祇劫又是多久呢?《大智度论》里有个非常清楚的表述是说:“天人中能知算数法,极数不能知,是名一阿僧祇。如一一名二,二二名四,三三名九,十十名百,十百名千,十千名万,千万名亿,千万亿名那由他,千万那由他名频婆,千万频婆名迦他,过迦他名阿僧祇。” 修而成道,就是这么浩久! 到天人中最擅长算数的那位也不能知的那个天文极数,是一阿僧祇!那么大致如何判断一位修行人修到了第几阿僧祇了呢?此论续说有三征兆:“初阿僧祇中,心不自知‘我当作佛不作佛’;二阿僧祇中,心虽能知‘我必作佛’,而口不称‘我当作佛’;三阿僧祇中,心了了自知得作佛,口自发言,无所畏难:‘我于来世当做佛’”。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修到燃灯佛时,是修完第二阿僧祇。。。所以,细品一下阿僧祇的概念,对照这三项征兆,俨然是一个漫漫浩荡的工程。如果没有特别殊胜的累劫因缘,幸蒙诸佛宣讲密法因缘,得以业障速除,功德具足,继而得蒙诸佛摩顶,直接加持超拔,那就得这样累劫累世漫漫慢慢修。

所幸《法华经》里的“一大事因缘”在这个时空离我们并不远:“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以此“一大事因缘”,我们今天,才能在娑婆世界六道茫茫无量无边众生中,不高不低,不偏不倚,有幸得生南阎浮提,继而幸而得生不富不穷,非垢非净,善恶间杂的当下阎浮提里地球上的“中国”,因掌握中文因缘故,继而幸闻且能信受后五百岁时留在娑婆世界的佛法,不仅仅从中遇到了显宗,还有幸继而遭遇密法,得入显密禅修,以致于终极的终极,还能种种万般因缘,竟而遇到上师,拜入师门,那真可谓是一切幸中之极幸,就像那个十军彻破方越魔之上,就像那个阿僧祇的次第,层层递进的一切微妙至极的接近“一大事因缘”的因缘,大家都不可思议地占齐了。如果不明不晓不惜这万幸之幸,就只能说太对不住自己了。

只能在心里说,我这不孝弟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恩您,感恩那慈悲的“一大事因缘”,感恩我不可思议的敬爱的上师。

明道

合十顶礼叩拜


依师法(三)—— 依师法颠倒的过患

依师法颠倒的过患

这里也要指出依师法颠倒的过患。如理依止有如此殊胜的功德,不如理依止又有什么样的过患呢?这个过患是非常严重的,密乘十四根本戒的第一条,就是“对上师身口意不敬”,触犯了这一条就会造下堕金刚地狱的恶业。密乘戒把它作为首要的一条,你就知道这是多么的重要。

依止上师要想不产生过患,前提就是在依止之前,要慎重地进行观察抉择,抉择对方是否值得依止。如果认为不值得依止,那就没有必要去依止;如果值得依止,就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否则一旦建立了师徒关系,这时候如果再来怀疑,产生一些不清净的念头或言行,就会触犯依师的戒律,这是非常严重的恶业罪障。我们通过推理也能知道:上师作为诸佛法性融为一体者,是我们最大的资粮田,供养一位上师的功德就等于供养一切佛,那么,诽谤一位上师也就等于诽谤一切佛,对不对?这种恶业会使我们感召各种横祸、疾病、灾害等等。

在《黑阎曼德迦难义疏》中,甚至有这样一句话:“设唯闻一颂,若不奉为师,百世生犬中,后生贱族姓。”就是说如果对方有说法的意愿,自己也有听法的动机,那么即使仅仅听受了佛法方面的一个偈颂,师徒关系也自动建立了。这时若不把对方奉为师长来恭敬对待的话,在以后的百世之内,就不要奢望能受生为人类了,而是会进入狗的家族。百世以后即使受生为人,也会成为贱族的种姓,即从事杀生、偷盗、邪淫等职业,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你会不断造作恶业,难以获得光明的前景。

如果是对上师起嗔心的话,即使是动怒一刹那,也会毁掉一劫所修的善行成就,还要在地狱等恶道遭受数劫的苦难。“怒火烧毁功德林”,即使对普通人起嗔心也能毁掉无数善根,那么对功德之源的上师生嗔心,过患就更不用说了吧。《时轮根本续》中说:“对师动怒一刹那,一劫善行全被毁,数劫堕生地狱等,恶道遭受深重苦。”一弹指中有六十五“刹那”,假如对上师生嗔心达六十五“刹那”,就会在地狱中呆上六十五劫,这还是小乘中的说法,大乘的说法比这还要长。

诽谤上师的后果更为严重,据说诽谤上师的果报连佛都无法详说,后世必定会生于无间地狱等恶趣。《金刚手灌顶续》中说这是最大的过患。虽然其它经典中记载有许多造作恶业而堕入地狱的事例,但这里却没有说明诽谤上师者将投生什么地狱。当时金刚手问佛陀:“如果有人轻毁自己的上师,他们会感召什么样的果报?”佛陀回答说:“金刚手,不要讲这句话,天、人世间都会感到恐怖!但我可以简略地告诉你,无间地狱那些最痛苦的地方,就是他将投生之处,并且会在里面呆上无量劫的时间。”因为佛陀考虑到如果详实回答,将会引起天人世间的恐怖,那些大菩萨们也会因悲心难忍而昏倒,于是只大概地说需长年滞留于无间地狱。因此,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轻毁上师。

不要说是自己轻毁上师,就是接近那些诋毁上师的人也不可以。乃至于在梦中梦见诋毁上师者,都会被视为不吉祥。如密续中说:“勿言毁师人,梦亦不愿见。”“诋毁上师者,不但自己修持密法得不到成就,与其要好的朋友也不会得到成就。”因此,不但不能和诋毁上师的人交朋友,就是接近也会受其晦气的影响。我们一再告诫大家,在接触金刚道友时一定要慎重,要进行如理的抉择取舍。哪怕是再要好的朋友,一旦发现他在这方面有问题,就要善言规劝,规劝不了就远离。千万不要认为彼此感情好而无所谓,用自己的慧命来换取所谓友情。

我们如果不注重师道,任修一切法都失去了意义。就像《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的,诋毁上师者不但未生的功德成就不生,已生的功德成就也将会消失。犹如树根坏死的树,树枝树叶也将要枯死一样,一切功德成就的根本是信德,失去了信德,不但不会产生功德成就,就连原有的功德成就也将会消失。

这方面有很多的例子。印度曾经有一个瑜伽士,他的上师只是—个平民,而他自己则出身高贵,是一个婆罗门贵族,并且修到很高的悉地成就,能在空中飞行无碍。有一次,他正在空中飞行的时候,看到上师在下面讲法,按照礼节原来应该停下来礼敬上师,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他觉得自己的身份、成就都已经超越于上师,就带着一颗傲慢的心,故意从上师的头顶上方飞过,结果当下坠落到地上,失去了能自在飞行的悉地。

还有印度的阿阇黎佛智,他摄受了众多眷属,有一次正在说法时,看到上师帕仓巴以乞丐的形象来到面前,穿得破破烂烂的。他觉得在大众面前礼敬这样的上师,实在太丢脸了,就装作没有看见。直到下午集会结束后,才去拜见上师并顶礼。上师希望他对刚才的行为忏悔,以消除由此产生的业障。就问他:“刚才为什么不顶礼?”他没有体悟到上师的苦心,反而掩饰说:“当时我并没有看见上师。”话音刚落,他的眼珠就掉落到了地上。后来说了实话并忏悔,眼睛才恢复正常。

印度的大成就者黑行大师,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有一次,他和许多眷属一起航海的时候,他想:“我的上师虽然是真正的成就者,但从世间的事业方面来说,还是我更胜一筹。”刚刚生起这个念头,航船立即沉入海中。他马上祈祷上师,上师亲自降临解除了海水的怖畏。然后告诉他:“因为你生起了很大的我慢,所以感召这样的果报。你要知道,我只是没有投入精力到世间法方面而已,否则的话,至少也会与你一样,成为眷属受用圆满的人。”

这都是触犯上师戒的过患,我们知道以后,感到实在是太可怕了。就如同那些法盲由于对法律不知道,什么作奸犯科的事都敢做,但法律并不会因为他的无知而不予制裁。大家不要认为不懂戒律,就不会由于犯戒而有什么果报,因而可以为所欲为。不要存有这种侥幸心理。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戒律,如“密乘根本戒”、“事师法五十颂”等,要如履薄冰那样,时时刻刻用戒律来要求自己,要胜过爱护生命那样爱护师道。

修持密法确实能快速获得成就,特别是无上续部的密法。经典中讲,如法接受灌顶后即使不修,只要能守持清净戒律,十六世中也必定成佛,善根深厚者甚至能在七世内成佛。但是你一定要注意:成就的前提是守护戒律。如果不严持清净戒律,不但得不到任何成就,反而会生前遭受恶报,死后堕入长劫无超脱的金刚地狱。正如邬金莲师的告诫:修密法者犹如竹筒中的蛇一样,只有上和下两条路,要么速疾成就,要么速堕金刚地狱。这完全取决于你是否守持戒律。

大家一定要经常思考这个问题,一定要如法地依止上师。这在密乘根本戒中作为首要的一条,我们就应当知道,这不是形式方面的问题,而是修行必须要遵守的戒律。如果不遵守戒律,是不会获得什么成就的,我们要有一种自律精神。

当然,大家毕竟还没有成就,要想一点都不犯戒,那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一旦犯了戒就要立即忏悔,不要让恶业增长成熟,给自己带来生命中的灾难。如何忏悔呢?《事师法五十颂》中说:“发生恭敬尊重心,供养咕噜金刚师,则除苦恼病乱害,消后无复苦恼难。”就是要以恭敬尊重的态度,供奉一些适当的供品,向上师诚心忏悔,祈求宽恕,那么违犯上师戒的罪业就会消除,病痛灾难等不祥之事也就不会发生。如果上师已经去世,或条件所限而无法亲自向他忏悔,也可以按照仲敦巴教导的那样,向身边的上师进行忏悔。因为从法性来讲,一切上师的法性都是一体的,这样做也可以消业。

传法师和启蒙师无有分别

我们有的人也许会狭隘地认为,以上所说,只适用于坐在法座上说法的上师,授戒的亲教师或授予灌顶的金刚上师。其实不然。帕绷喀大师讲,对于和自己同吃同住的教读字母的师长,也应该用对待上师那样的理念来依止。这是依师法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教我们字母的启蒙老师,和给我们讲经传法的上师没有区别。否则的话,若没有启蒙老师教育栽培,我们现在文盲一个,怎么可能有条件来闻思修佛法?因此在修行过程中,哪一种师长都是必不可少的,大家都要平等对待,不管是给自己授戒、传法、灌顶的上师,还是一般的师长,都要用视之如佛的理念来对待。

对于金刚乘行者来说,如果想快速成就,那么这是一个关键的要诀。曾经有一位格勒嘉措大师,他的一位教读字母的启蒙老师还俗了,因为这个原因,他对这位老师生不起视师如佛的理念,结果无论如何精进修法,都没有获得任何成就。后来向上师请求开示,上师告诉他说:“你要将这位还俗的老师,安置为资粮田的主尊,把他看作是释迦佛来修净信。直到生起视之如佛那样的信念时,再将他观想于原来的座位。”他按照上师的教导去实修,终于获得了殊胜成就。

虽然师长之间可能有学问和修证方面的差别,但从弟子的角度来说,都要平等地对待和恭敬。曾经有一位大师说:“虽然拜了很多的上师,如果不能平等对待,只敬信其中一人。那就不能称之为信皈。如果是真正的信皈者,对待师长不会有亲疏的分别。虽然师长对自己的恩情有大有小,信皈却不能因此而分薄厚。”我们的行为和那些大师们恰恰相反,有的人只认有名气有地位的上师,不认那些默默无闻的贫民上师;有的人皈依密乘之后,就瞧不起以前显乘中的师父。这种行为在世间尚且受人唾弃,更何况是在佛法中呢?以这种态度来依师学法,是不会产生什么修证功德的,因此要平等对待。

还有的人皈依佛门之后,认为现在是学正法了,就开始诋毁以前的外道师长,这是许多人都容易犯的通病。虽然从皈依的原则来说,我们修学佛法后就不应再依止外道,但对曾经的外道师长也应当恭敬对待。因为饮水思源,尽管他是外道,但也曾给过你有益的教诲,对你最终走上解脱之道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的大悲导师释迦牟尼佛,为了寻求解脱之道,也曾依止过九十六种外道,但一样地尊敬他们,只是悲悯他们没有获得正法甘露而已。何况佛菩萨有时也会根据众生需要,化现为外道的形象来利乐众生,佛在因地修行时,就曾多次以外道师长的身份示现,你怎么能肯定所诋毁的对象就不是菩萨的化现呢?

有的人可能始终会认为,师长之间修证各有差异,怎么能做到平等对待呢?这确实是比较矛盾的事,对许多人来说,是很难统一起来的观念。那么在观修上师瑜伽的时候,有一个窍诀:视所有师长为同一体性,都是自己根本上师的化现。这样就在信皈上保持了一致。什么是根本上师呢?就是如果依止过多位师长,则从中选一位法缘和恩德最为深厚者,视为所有上师的总集,其他上师都是这位上师化现的不同形象,是为了在不同阶段引导自己,或从不同角度来教导自己而化现的相应形象。这样就解决了信皈不统一的问题,你也就不至于犯诋毁的过失。


依师法(二)—— 如法依止具德上师的八大不可思议功德利益

对于依止上师这个问题来说,我们也要认识其功德利益,要了解它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有了好处大家才愿意去追求,对不对?我们要是对上师的功德不了解,怎么会生起一个希求心呢?怎么会生起强有力的依止欲呢?所以,我们根据祖师的言论来为大家抉择:依止上师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利益。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依止上师是成佛的捷径

不论从事什么事业,掌握方法都是获得成功的前提。成佛也是同样如此。通过依止上师,我们就可以获得正确的修行方法,从而避免自己去盲修瞎炼。一旦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只要付出努力,我们就必然会成佛。如果按照经典中的一般说法,即通常的惯例来说,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而从了义的角度来说,即使是浊世中也能在短短一生中成佛。用一生时间来完成三大阿僧祇劫的资粮,依靠密法的力量完全能做到。但是如果不通过依止上师,就不会掌握正确的成佛之道。连成佛的方法都不知道,又怎么谈得上成佛呢?不要说即生成佛,三大阿僧祇劫也未必能成佛!何况密法的成就在于师承的加持,金刚乘迅速成佛的特色,完全是依赖于上师才能得以体现,依止上师正是我们成佛的捷径。

为了成佛,我们必须积集无量资粮。而最容易积集广大资粮的方法,莫过于供养自己的上师,依止上师能迅速圆满福慧资粮。在《事师法五十颂》、《密集根本续》等许多密续和论典中,都说供养一位上师的功德等于供养一切佛,你想想这个功德有多大!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一尘中有尘数佛”。从不可思议的境界来讲,在一个微尘的空间里,就有无量微尘数的佛存在。佛多如微尘遍布宇宙空间,供养这遍布法界的一切佛,我们谁能做得到?但是供养自己身边的一位上师,就等于供养了一切佛菩萨,还有比这更容易积集广大资粮的事吗?

供养一位上师的功德等于供养一切佛,这是因为上师是诸佛的法性融为一体者。我们经常念诵的皈依偈中,首先是皈依上师,然后才是皈依佛法僧。正是因为上师是三宝的总集体,是他们的法性融为一体者,从上师身上就能体现出三宝的一切功德。皈依上师就等于皈依三宝,供养一位上师也就等于供养一切诸佛菩萨。所以,依止上师能速速圆满我们的福德资粮,资粮圆满得越快,我们离成佛的目标是不是也就越近?

即使从显宗的角度来讲,依师法也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八千般若经》中讲了一个常啼菩萨的故事,他克服一切困难寻找善知识,找到后对上师非常恭敬尊重,恭敬到什么程度呢?在上师讲经说法的时候,由于地面的灰尘较多,附近又找不到水来清洁,他就用自己的血来作清洁。由于重视师道胜过自己的生命,在依师法方面极为出色,所以他很快成就了菩萨道,数年之间成为八地菩萨。如果按照显教通常的说法,从初地到八地,需要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但他以如理依师的功德,只用一生的时间就超越了。所以说,一切成佛方便的根本,就在于如理依止上师。

二、令十方诸佛欢喜

诸佛的事业是说法度众生,只要轮回中还有一个众生存在,佛就会永远不入涅槃。但是,佛陀相好圆满的受用身,我们凡夫无法见到,只有登地菩萨才有那福德因缘。即使是像释迦佛那样的殊胜化身,我们现在也是连亲见的缘分都没有,更不要说诸佛真身现前为我们说法了。

因此,诸佛必须显现符合我们缘分的身相才能为我们说法。十方诸佛为了接近我们的缘故,显现为凡夫形象的上师,就像现在我们派遣代表一样,上师是诸佛在娑婆世界的代表。

我们如果能如理依止上师的话,诸佛会洞察到这一切而感到喜悦。诸佛就像悲悯独子的母亲一样,他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将我们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获得涅槃寂静的究竟快乐。所以,当我们能如理依止上师,在上师的引导下趣入解脱道,诸佛见到自己的愿望已经实现,就会感到喜悦。

如果我们不能如理依止上师,那么无论如何供佛,诸佛菩萨也是不会欢喜的。反之,如果能如理依师的话,仅仅是供养上师,诸佛也会不请自来,住在上师身中高兴地接受我们的供养。如《文殊口授》中说:“我住在上师身中,接受信士的供养,若能博得其喜悦,供者自身业可消。”所以我们亲近供养上师,不但有向诸佛献供的功德,还能获得诸佛欢喜纳受的功德。

三、远离魔障和恶友的加害

我们通过如理依止善知识,就能增长福德,由于福德增长,魔类和恶友就没有能力进行加害。如经中说:“具足福德资粮者,天与魔眷不能害。”《广大游戏经》中也说:“具福之人满众愿,摧魔速获大菩提。”

并且上师的大悲心就像一把大伞,能为弟子遮挡一切魔难和灾害。当我们遇到魔障的时候,祈祷上师往往是最有效的,对消灭灾害有不可思议的效应。仲敦巴就曾经说过:“祈祷上师阿底峡尊者,比祈祷其他本尊更有加持力,这是我的亲身体验。”

四、自然遮止烦恼恶行

我们的一切痛苦都是由恶行带来的,一切恶行都是因为烦恼而产生的。如果能够遮止烦恼和恶行,是不是当下就能获得清凉和安乐?但是,我们即使用种种方法来对治,烦恼恶行也不一定能止息。明明知道这是恶念,可它偏偏要生起来。明明知道这是恶行,却情不自禁要去做。我们没有办法做到自控。这是大多数人都感到苦恼的事。

如果能依止一位具德的上师,即使不用修什么对治法,烦恼和恶行也会被自然遮止。因为通过依止上师,经常听闻上师的言教,我们就能正确了解善恶取舍,从而依法行事,自然入于善道。不仅如此,那些与上师生活在一起的人,由于受到上师身教的熏陶,也能自然而然地消灭烦恼恶行。如果能够真正地依止上师,能够时刻把上师观想在头顶,因为对上师的敬信,不仅不敢轻于为恶,即使微细的恶念也不敢萌发。一般来说,我们之所以产生种种恶念,是认为没有人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就可以放心地胡思乱想,如果意识到上师就端坐在头顶,你还能再无所顾忌地想入非非吗?我们只要这么观想,也就放下了一切攀缘。

依止上师能止息我们的烦恼,激励我们趋入善道。我们都知道止恶行善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可是许多时候,想要这么去做却力不从心,心里会产生障碍。如果能获得上师的加持,这一切障碍都会消除,就有一种力量推动着你,自然而然地就会这么做。所以当修行有障碍的时候,祈祷上师具有特殊的作用。宗喀巴大师说:“要使上述善行功德,未生者出生,已生者增长巩固,最重要的是要视师为佛,虔诚信皈,对三宝性相准确无误地体认和坚信。修任何一种善行,都要向这两方面进行祈祷发愿。”

五、证悟功德辗转增长

在阿底峡尊者的众多弟子中,阿麦绛曲仁钦是专职侍者,整天都在为尊者服务侍奉,做一些杂务,基本上没有修法的时间。仲敦巴主要负责翻译,虽然听闻的法很多,也没有多少时间来修法。贡巴瓦则是一心修法的瑜伽师,尊者传授修持要诀之后,他就到静处去闭关实修。但在这三类弟子中,成就最快的不是贡巴瓦,反而是阿麦绛曲仁钦。贡巴瓦就讲:“很奇怪呀!当年阿麦侍奉上师,格西敦巴当翻译,我一心修止观,但是到了后来,他们所获得的证悟都比我高!”

由此可见,依止上师是生起证悟功德的最重要因素。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当赤钦丹巴饶杰的经师生病时,他进行了细致的护理工作,结果通达了中观正见。京俄瓦有一个侍者,侍奉上师十分勤快周到,有一天他出去倒垃圾,回来时走到楼梯的中间,突然生起了“法流三摩地”的觉受。

仲敦巴在遇到阿底峡尊者之前,曾依止上师赛尊多年,善巧修学各种显密教法。他对上师非常恭敬地承事,达到什么程度呢?据说在师母挤牛奶的时候,他也恭敬地趴在地上用身体当坐垫。后来值遇阿底峡尊者时,他特地请教说:“我以前所修的法是否入道?”尊者观察后,回答说:“不!除了你在自己上师赛尊前,所作的侍奉承事可入道之外,其它一切修持都不算入道。”这说明我们要想获得成就,除了上师法之外,再没有更快捷的法门了。通过如理依止上师,可以使我们的证悟功德辗转增长。

六、一切生中值遇善知识摄受

我们今生还知道学佛修行,造一些善业,积一些功德,未来世却未必也这么幸运。由于胎障的蒙蔽,我们会忘失前世的一切。除非能值遇到善知识的摄受,才不用担心来世会堕落。那么,如何才能在来世值遇善知识呢?这就取决于今生是否如理依止上师。博多瓦说:“这是种下未来不离师因的要诀。”

如果大家有长远的目光,对这一点就会感兴趣了。《甘露藏》中说:“今生如理取悦师,其等流果于诸生,值遇殊胜善知识,得闻圆满无误法。”我们现在若能对自己的上师生起视之如佛的理念,并如理依止的话,将种下在未来的生生世世中值遇善知识的缘起,甚至能遇到像至尊文殊那样的殊胜善知识,并从之听闻圆满无误的教法。只要听闻到圆满无误的教法,我们就有解脱成佛的希望。

七、临终不堕入恶趣

这对于修净土法门的人来说,应当是最实惠的。如果我们能如理依止善知识的话,临终时就不至于堕入恶趣。在善知识的摄受下如理修行,断恶行善,就能消除导致堕入恶趣的因素。没有了堕入恶趣的因,又怎么会堕入恶趣呢!

除了自身努力修行之外,上师也会通过种种方便为我们消业,乃至于呵斥责骂,也能消除我们的种种恶业。《地藏经》中讲:“为彼(善知识)摄受者,应经无量劫流转恶趣之诸业,然于现世因受病疫饥馑损恼身心等苦而得清净,下至呵责或唯梦中亦能清净。”这说明上师的打骂能消除我们的恶业。恶业是导致我们堕入恶趣的因素,消除业障的方法有多种,但最殊胜的忏罪对境是三宝总集的上师。

不论是上师的慈相加持,还是怒相加持,都会消除我们的业障。噶当派的大德常说:“捶打是灌顶,由此得加持,责骂即猛咒,能除诸中断。”具德上师的一切打骂呵斥,尽管在我们凡夫眼中看来,似乎不近情理,但那是上师为弟子消业的悲心表现。

这方面有一个典故。拉索瓦亲近德堆巴的时候,德堆巴总是以粗重语呵斥,其弟子娘摩巴感到不理解,埋怨说:“我们又没有做错什么,这位上师怎么总是无理呵斥?”拉索瓦却说:“你不要这样讲!我每受到上师的一次呵斥,就如同得到本尊嘿鲁噶的一次亲自加持,心灵被净化而充满了喜悦!”

这一生中如果没有修出成就,那么告诉大家一条捷径,就是无论你的罪业多么深重,临死时只要能忆念上师,通过对上师三宝的信皈力,就一定能迁识往生。这是相当殊胜的。如《善军请求续》中说:“人在临死的时候,思念上师可以迁识往生。”我们很多人都喜欢修迁识往生的颇瓦法,但若没有一定福德资粮,未必能成功地迁识往生到净土,因为恶业要是遇于深重的话,恶业会牵引着你往下坠。那么,上师瑜伽里就有一种师佛往生法,即在死亡时忆念上师,就能保证一定迁识往生。在西藏有很多普通的信众,一生中如果没有怎么修行,临终时怎么办呢?通常都是依靠对上师三宝的信皈,请上师为自己迁识往生。如果死亡时上师能在身边,那就更有福报了。上师除了修法迁识之外,有时还会用一些方便法,让你忆念上师,融入到上师的慈悲光明中,很轻松地就能获得解脱。你说这是多么舒服的事情!当然,前提是取决于我们的信愿力。

八、成就现前和究竟的一切利益

这相当于对依师利益的总结。依止上师是我们一切福报的源泉,是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功德的根本,能够成就我们现前和究竟的一切利乐。如果说有这个特殊法门的话,那就是上师瑜伽。宗喀巴大师说:“对世间如意宝进行祈求,能解决今世的利禄需求;对上师诚心祈求,可获得世间和超世间的一切成就。”上师就如同所求皆能满愿的如意宝,不管是世间的一些东西,还是出世间的解脱成佛,通过如理依止上师,我们都可以毫不费力地得以圆满。

我们常常说,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是不能双运的,它们是对立的两种追求,就像“鱼与熊掌”那样,不能两者兼得。你不可能在贪著世间名闻利养的同时,还奢望摆脱世间八风的困扰,而获得出世间的解脱成佛。但是你说我就偏偏不信,我就是要同时圆满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那也未必不可以。既不放弃世间法方面的福报,又能获得出世间法的成就,这岂不是更好吗?

 


依师法(一)——千万注意!有些东西是不能随意供养给上师的!

缘起的重要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在依师法中缘起的善恶非常重要。你最初在上师面前种的这个因缘,将会决定你最后的结果。

玛尔巴的上师是那洛巴。有一次,为了观察玛尔巴能对佛法作出什么样的贡献,那洛巴就在空中化现出本尊胜乐金刚的坛城,然后问玛尔巴:“孩子,现在你多年修持的本尊显现了,你是先礼敬上师呢,还是先礼敬本尊?”看到苦修多年的本尊和坛城出现在眼前,玛尔巴非常欢喜,他心想:“上师天天都能见到,随时都有礼敬的机会,而本尊不常出现,我应当先礼敬本尊。”结果一个头还没有磕完,本尊和坛城已经化为光收摄到了那洛巴心间。那洛巴告诉他:“在没有上师的地方,连佛陀的圣名也听不到。千劫的佛陀,都是依赖于上师方能显现。”

这就是玛尔巴在上师那洛巴面前,因为宿世业障的蒙蔽,而导致了缘起的错乱。他由于视本尊比上师重要,先向本尊礼拜,结果致使法脉在家族中断灭。玛尔巴的几个儿子都早年夭折,没有一个能把法脉继承下来,最后由密勒日巴继承了他的密法法脉。

玛尔巴和密勒日巴之间也有类似的缘起。密勒日巴在最初见到玛尔巴时,玛尔巴递一碗酒给他,他接过来一饮而尽,表示能继承玛尔巴的法脉。但不幸的是,当时的密勒日巴毕竟还是一介凡夫,供养上师时不明白一些缘起,由于他只有一口铁锅,没有其它财物,他就非常虔诚地把铁锅供养给上师。由于供养的是空锅,导致了他后来一直贫穷。他在山洞里修行时没有食物,只好整天吃野菜,最后整个身体都变成了野菜的颜色。

玛尔巴作为一位成就者,毕竟明白一些甚深缘起,他接过铁锅就“丁丁当当”地使劲敲。作为一位具德上师来说,他应该是注重威仪的,为什么要像小孩似的敲锅呀?这是为了给密勒日巴种下一个好的缘起,让他以后能声名远扬。结果怎么样呢?藏地那么多即生成佛的大成就者,是不是只有他的名声最为广大?即使在我们这个时代,学密法者也几乎没有不知道密勒日巴的!

因此在亲师法中,缘起的善恶力量极大。因为上师是三宝总集的最上福田。你和上师之间所结的这个缘,效果是很明显的,供养什么最后就结什么果。比如供养水晶将来会成就菩提心,供养鲜花将来会长得相好庄严,供养铃则将来声音悦耳动听,如是等等。这些都是好的缘起。

那么不好的缘起呢?比如有一次,我听到有人说:“把恶业都供养给上师吧!”这就令人感到相当遗憾了。我们一般称上师三宝为福田,就是往田里播下种子,它会开花结果,给我们反馈回来更多的东西。但是播什么种子结什么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你播下去恶业的种子,最后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呢?显然不会是善的结果,自利的思想是不会产生福德的。

即使你的发心是好的,但对于佛法来说,要想收获安乐的果实,仅仅有好的发心是不行的,必须要在智慧的指导下进行。就以我们行大礼拜来说,做得如法有很大功德,具有积福和净罪的功效。要是做得不如法也会产生相应的过患,比如倒下时手握成拳会感生圆蹄类畜生有情,头不触地会感召悬头地狱的果报,久卧在地则会感生蛇等腹行类有情。我们在佛堂前供水能培植福报,但是如果不庄严陈设,对供品的形状和排列十分随便,也会附带产生一些不好的结果,比如供杯排列不整齐会导致后世心不正直,供水太满则增长贪心,太浅则增长吝啬心,溢出杯外将导致破戒,供空杯则减少福德,发出响声将导致疯狂等等。这都是祖师们在道次第引导中对我们的教诫。

我们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感到太可怕了,这简直令人毛骨悚然。也许你会感到冤枉:“我这么精进修持,怎么会回报这样一种东西?”真的冤枉吗?不冤枉,佛法并不是让你去盲目地迷信,它是一种理智的信仰。常常有人认为:“修行只要心诚就可以了,外在和形式上的一切修持并不重要!”这都是社会上流传的一些谬论,对于没有证悟的人来说,这句“良言”也许能直接把你送往地狱。虽然三宝的功德不可思议,只要有诚心,依其福田力就能培植一定福报。即使以散乱不净心供佛,经中说也能种下解脱的种子。但由于其福田力殊胜的关系,即使不存在什么动机,一些平凡小事之类的微细缘起,也会导致各种善恶的结果。因为缘起的善恶,功德与过患也是相伴而行的。

对于修行人来讲,并不是只要有一颗虔诚的心,就一切都万事大吉了,认为无论如何都能获得善的结果。必须要注意一些细微的地方,避免在修积资粮的同时伴随一些不好的缘起。譬如前几年圆寂的意希旺秋仁波切,他曾经说:如果在师徒暂别之际,供养上师鞋的话,将会造成师徒分离的缘起。还有你们有的人在告别上师时,往往要磕几个大头才离开,这个缘起也是不好的,表示以后不想再见到上师了,所以一般都是见面时顶礼。曾经有一位大师,在离开他的上师时,上师告诉他:“你不要磕离别头,我们师徒以后还能再见面的。”但他离开一段距离后,想起上师的恩情,感情冲动之下,忍不住转身行了几个大礼拜。就因为这个缘起,他以后再也没有见到上师,造成了终生的遗憾。

如理依止上师

正如前面所说的,以其福田力极为殊胜的缘故,亲师法中缘起的善恶力量极大。因此我们一旦寻访到合格的上师,就要如理依止。《事师法五十颂》里讲了依止上师的五十条规范,包括行为举止方面的一些细节,十四根本戒也涉及到部分内容。这些你们都要进行重点学习。

《事师法五十颂》是印度的跋维谛瓦大阿阇黎写的。他从小就依止众多善知识修行,出家后精通显密教法,成为一个大班智达。但是没有被国王重用,没有多少弘法利生的机会,于是他就离开寺院,想去东方朝拜一尊度母像。旅途中乘船过海时,他被劫持到了一个海岛上。这个海岛名叫住地岛,由于岛上没有佛法,加上语言不通无法交流,他心里就很难过,认为这样下去没有什么意义,只能是白白虚度时光。于是他想回到印度去,可是不知道离开的方法,他就每天都向度母祈祷,希望度母加持他离开住地岛。终于有一天,度母在梦中指示说:“你想去什么地方,头就朝什么方向睡觉。”

跋维谛瓦按照度母的指示回到故乡后,发现寺院有了很大变化,毕竟已经过去了多年,同时代的人许多都圆寂了,而年轻的又不认识他。于是对住地岛上的人生起一个嗔怒心,认为是他们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耽误自己弘法利生的时间。他就修法结手印指向住地岛,住地岛顿时发生地震,整个陷入大海之中。跋维谛瓦做完以后,立刻就后悔了,他想“我身为大乘佛子,即使救度不了众生,也不应该杀害这么多众生!现在造了这么大的恶业,肯定要堕入金刚地狱了!”于是他准备从故乡叩拜到文殊菩萨的圣地,希望通过这种苦行来忏悔恶业。

这时度母出现在他的梦中,告诉他说:“你纵使叩拜到文殊的国土,也消不了你的恶业!但是,如果你用多年修行的经验和智慧,抉择出成佛最快的一条道路,用来指导未来的众生,让他们能快速成就,那么这个功德就能抵消你的恶业!”

他作为一位学识渊博的大班智达,学了那么多的教法,知道的成佛之道太多了。但哪一条才是捷径呢?经过多次闭关修法,思维抉择之后,他终于找到了一条最快的成佛之路,这就是如理依止上师。他把依师的具体内容撰写出来,就是《事师法五十颂》。

如理依师的功德

如理依止上师有什么样的功德呢?我们有必要对这方面进行认识。因为无论追求什么功德成就,都必须要先从认识开始,起信立志才有希望。不管是追求世间法的成就,还是出世间法的成就,我们都必须要先有坚定的信心,有了信心才会产生意愿,有了意愿才能产生动力。那么信心是如何产生的呢?信心是通过认识而产生的,认识的深浅决定了立信程度。否则的话,如果对某个东西连最起码的认识都没有,又怎么会生起坚定的信心呢?


【尘世莲心】真实版的“人鬼情未了”

祈请大恩金刚上师带安来!

顶礼大恩金刚上师带安来!

皈依大恩金刚上师带安来!

昨天一位许久没联系的朋友打来电话,询问我一些超自然现象。他是一位企业高管,大学时学习机械制造,因而是唯物论忠实拥趸者,在企业醉心实践着“以人为本,人性至上”的传统模式。可“十一”长假回老家,亲见一位远房亲戚被鬼上身,彻底颠覆了他的无神论观点,目前他几乎夜夜失眠,遂想起我这位佛弟子,问了一个问题:如果这世界真有鬼神存在,人类如何与之和谐共处?

无巧不巧,就在他打来电话十分钟前,我刚刚结束与同门道友明担和明语师兄的语音对话,我们都是带安来上师的弟子。我们之间的对话正好可以解释朋友的困惑,在征得两位师兄同意后,也分享给大家利益更多人。文中全部是真人真事,真实姓名,特别感恩两位师兄提供的真实经历!

故事要从头说起。

今年七月初我接到一位叫青青的网友添加微信好友的申请,说是小芳师兄推荐了我的微信号,她有一些困惑想跟我聊聊,问能不能打电话给我?她口中的小芳师兄也是我在微信群中认识的一位道友,虽然从未见过面,但互相觉得亲切,经常彼此问候。

得到我手机号码后,她立时就将电话打了过来,听声音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她对我说:“明证师兄!我叫青青,和小芳阿姨是老乡,一起从家乡来天津做生意,我有一件事情压在心头很久了,不敢对人说,怕说出来别人骂我是精神病,可不说出来自己快成精神病了。小芳阿姨让我跟您说,她说您可以帮助我解决心病,所以才冒昧给您打电话。”

在我的鼓励下,青青(也就是明担师兄,于今年八月份皈依了带安来上师)讲述了一段她与杏花树神的纠葛和往事。下面就是青青的叙述:

“明证师兄!我从小就和别人不一样,可以看到一些奇怪的事情,但因为什么都不懂,也不敢对别人讲,都藏在心里。我二十岁那年,一天晚上回家,走到村口时,被几个似人似鬼的影子跟着,想伤害我。当时特别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们村口有一棵老杏树,听老人讲有上百年了,我正好走到杏树旁,就有一种感应,感觉这棵杏树能帮我,就抱住杏树对它说:‘求你救救我,以后我一定经常祭拜你,给你烧香磕头。’过了一会儿那几个影子不见了,我迷迷糊糊回到家,分不清刚才是做梦还是幻觉?

“第二天醒来觉得昨晚发生的一切即真实又不真实,当时太年轻了,把承诺树神祭拜供养的话没当一回事,什么也没做,结果夜里就梦见一位男子来找我,将我痛骂一顿,说我讲话不算数。第二天我觉得那就是个梦吧,依然什么也没做。夜里非常清晰的感觉被人拽着,带到一个大殿门前,门匾上清清楚楚写着三个字:阎罗殿。

“明证师兄!你知道吗?那三个字非常清晰,我一定是真的到了阎罗殿门口。这时就听见一个声音对我说:他是树神,承诺的事没做要把我送进阎罗殿。第二天一早,我什么也顾不上了,急忙举着香来到村口的杏树前祭拜。我不停给树神磕头赔礼,请他原谅。全村人都来看稀奇,对我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我解释不清也没法解释。

“就这样我每天都去村口祭拜,那天正给树神上香,来了几位壮汉,上来就要锯树,领头是我们村里一位村干部。我拼命拦着,央求他们别砍树。但我人微言轻,他们哪里会听,不一会儿功夫就将那棵树锯倒了。

“当天夜里就梦到树神来找我,告诉我他一定会惩罚那几个砍树的人,让我第二天凌晨五点必须赶到后山一处洼地,在那里有一堆杏花,要我将杏花点燃烧掉。

“按照树神的指示我五点钟准时来到那处山洼,果然看见有一圈白色杏花,我将杏花点燃。明证师兄!你知道吗?那堆杏花散发出的香味真是太香了,我从来没闻到过这么奇特的香味,那个香啊,我走出好几里地还闻得到。

“做完事情后往回走,路上看见那位领头砍树的村干部走在我前面,离我也就几十米距离。这时一辆飞驰的卡车从我身边驶过,那位村干部似乎被人推了一把,就滚到卡车下当场被撞死了,可当时他旁边一个人都没有。

“我被吓傻了,站在原地动不了,两条腿不听使唤。这时他妻子跑来了,抱住他的尸身嚎啕大哭,他的神识就站在一旁,用手不停指着他妻子责骂着什么,突然他扭头看见我,冲我招手。

“明证师兄!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走回家的?回到家大病一场,那位村干部冲我招手的样子一直挥之不去,我总觉得他的死是我造成的,如果没有之前我去祭拜树神,就不会有后面发生的一切。我很内疚,这件事就像一块石头一样压在我心上,压得我快要崩溃了。后来我就离开村子再也没回去过。”

青青讲述过程中我一直静静听着,我知道这个女孩子太需要倾述了,她的经历常人无法理解,即便有人相信也无法帮她解决根本问题。象青青身上具备这一类神通的人,前世绝大部分是修行者,这一世带着某种使命投胎人间,是通过人身继续完成积累善业功德的修行。如果此生有幸得遇明师,用佛法善加引导,可利用神通帮助无量众生,从而快速完成积累功德资粮的过程;反之,有可能从此湮没红尘,沉沦无明,反受神通之累,自己不明所以,痛苦一生。

我告诉青青,村干部的死与她无关,在于不敬鬼神。杏树生长百年,期间躲过了风灾雨害,雷击电劈而伫立不倒,在与先人和谐共处中,馈赠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庇荫之所,香花美果,人们应该心存感恩,而不是恣意破坏。所谓万物有灵,佛于《世记经》中曰:「此世间无论道路、巷弄、房屋、树下、山林、水边、坟墓、市场、屠宰场、神庙荒郊等,处处住满鬼神,无有空者」。所以人类要对自然和神明怀有敬畏和报恩之心。

树神的故事也启发佛弟子,虽然我们要恭敬神明,供养神明,祭拜神明,但永不皈依神明,我们皈依的对境只有上师三宝。这是因为神明虽然具有相当的神力,但与佛菩萨不同的是,他们没有获得究竟的解脱,没有对众生一视同仁的慈悲心,并且也缺乏度化众生的方便与能力。所以除了佛、法、僧三宝之外,世间大自在天、遍入天、各种天仙、灵鬼、山神、河神、龙神等都不能做为究竟的皈依处。

要解决青青的苦恼,使她摆脱恐怖和侵扰,必须依靠上师三宝的护佑和加持,因此我力邀她和小芳师兄参加七月底带安来上师的佛学讲座并皈依上师。

皈依后青青和小芳师兄很快于睡梦瑜伽中承接到了上师赐予的法名。青青法名“明担”,上师希望她明白自己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精进修行,荷担如来家业的重任将由年轻一代来完成;小芳师兄法名“明语”,表示要明白了解如来的话语和道理。

一切似乎很圆满了,故事也该结束了,但皈依后的明担和明语师兄(为了表示对金刚同修的尊敬,后面将以法名来称呼)在上师教导下,生起大乘菩提心,特别是明语师兄每日精进念诵经文回向有情,从而牵扯出一段她与土地神的前世今生与爱恨情仇。

上个星期10月13号那一天,温哥华时间中午11:00,北京时间凌晨02:00,明语用明担师兄的微信语音拼命呼叫我,当时有事手机未在身边,两个小时后才看见她的语音留言。听到她急促不停地问“师兄你在吗?”我想一定发生了紧急状况,马上拨通了她的电话。

电话那头明语师兄由于紧张说话有点语无伦次,在我安抚下,她才渐渐平静下来,我也终于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就在两小时前,明担师兄先被槐树神上身,之后又被土地公上身,而上身的原因是土地公要找明语师兄对话,论说一段前世的恩怨情仇。

明语师兄告诉我,晚上十二点多钟她接到青青家人打来的电话,请她马上过去一趟,青青发生了很奇怪的事情。她赶到明担师兄家,一进门,就看见青青坐在床上,神情怪异,嘴里发出一个男人低沉的讲话声。

看见明语师兄进来,他开始和明语对话。他说他是槐树神,今天借她的身体(这里指明担师兄)要请明语帮忙做一件事。明语师兄急忙点头答应。槐树神指示她:明天在一棵槐树下点燃三炷香,用一张黄纸包上一包黄土放在树下祭拜,这样他就可以投胎去做人了。明语说:“做人有什么好?你现在是神,干吗要做人呢?”树神听了很生气,用严厉的口气说:“你不懂!答应我的事必须做,否则下一世你投胎会是个残疾人。”

明语师兄说到这问我:“明证师兄!树神为什么一定要做人呢?”

我解释说:“因为只有得人身才有机会听闻佛法,即身解脱。而无量无边的鬼神众得人身的机会如盲龟浮木。佛陀在《杂阿含经》中有过一个比喻:有一只盲龟,每百年才能从海中探出头来一次。而大海中有一根浮木,上头有一个孔洞。浮木在海上随风四处漂流,盲龟百年才出水一次,恰巧遇到浮木,并由浮木的孔洞探头而出。

作为鬼神众的槐树神也许已经等待了无量劫,终于等到了这次投胎为人的机会,所以你一定要助他完成心愿。”

“我明白了,明天就去祭拜。”明语师兄接着讲述:“我看青青很痛苦,被家人按着,就请树神尽快离开。但树神并没有走的意思,这时我情急生智,不停念诵上师名号:祈请金刚上师带安来!念诵几声后树神离开了,青青也平静下来。我刚松了口气,没想到青青又开始低吼,嘴里发出一个男子的声音,他说他是土地公,刚才的树神也是他派来的,今天来是和我了结一段前世情仇。在前世我用油锅把他炸了,所以我必须偿还血债。”

说到这明语哽咽起来:“明证师兄!我前世真有这么坏吗?”

我说:“莫提前世了,难道今生我们没有做过此类恶业吗?我们没有炸过鱼?炸过虾?炸过肉吗?伤害过这么多众生,总有一天要还的。那么土地公有没有讲如何偿还他呢?”

“讲了,他让我用一碗米水,里面滴上我自己的八十一滴鲜血。土地公说血债必须血偿。明证师兄!我该怎么办呢?”

听到这里我对明语师兄说:“师兄啊,您必须求救上师了,现在唯有上师能救你!”

接到弟子求救信息后,上师指示明语和明担在某时某地燃八十一柱香,供奉糯米饭一碗,同时供奉八十一杯米酒,明语要真诚向土地公道歉,请求原谅。当然其中关键是上师去找了土地公,后面我会讲到。

按照上师教法明语和明担师兄供奉和祭拜了树神与土地公,第二天晚上明担师兄就看见土地公来找她了。土地公首先感谢了明担和明语做的一切,他告诉明担,他一直都跟在明语身边,明语这一生种种不顺都是他搞的,但自从明语皈依带安来上师后,因得上师灌顶加持,头上有一束强光,他再也无法靠近。而此时明担也因皈依后生起大乘菩提心,神识愿意替明语以身受过,因而土地公才有机会上到明担身上与明语对话。

土地公告诉明担,他今天一是来感恩,二是来告别,带安来上师已经为他做了三皈依,收为弟子,赐法名“离尘”,他就要去上师的国土闭关修行了。他叮嘱明担,并让她转告明语,带安来上师不是普通凡人,具大威德神力,为度化无量众生而来,她们能够皈依上师,要珍惜此殊胜难得的因缘,精进行道早求解脱,方不负此生胜缘。

电话那头明担师兄兴奋的讲述着,这样一种经历对这位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实属难得。她说:“明证师兄你知道吗?离尘师兄长得太帅了(她已经改口称师兄了),我从来没见过长得这么帅的人,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皮肤细嫩的就像刚出生的婴儿,白里透红,我心想世间怎么会有这么帅的人?”

我逗她:“一位土地公都让你这么欢喜了,以后看见佛菩萨的庄严殊妙相岂不是要晕过去。所以要好好修行,也修到这般美丽的容颜。”

“师兄放心,我一定跟着上师好好修行。离尘师兄见我毕恭毕敬的,让我不要这么拘谨,说现在我和他已经是朋友了。”说完明担开心的笑了起来,听得出她觉得能够跟土地公交朋友很值得骄傲。

“明证师兄,离尘师兄跟我讲了很多,他说世间的凡人活得很痛苦,被七情六欲折磨,死了后又入轮回。通过这件事我一下子明白了,人都是被情所困,被爱所扰,红尘中没有什么真情爱意,到头来都是一场空,关键时刻唯有上师和佛祖不会抛弃你。从今天开始我要学会放下,学会承担。我现在真正明白上师给我法名及意名的寓意:明担、明淡。“担”就是要有责任心,勇于承担;“淡”就是要放下一切,看淡五欲。”

我真心随喜和赞叹明担师兄!这位年轻姑娘似乎一夜之间开启了智慧。上师说过:在禅定中亲历的实证体验,要胜过千百次说教。对于许多佛弟子来说,道理讲多了往往变成佛油子,但一次这样的经历会让他震撼一辈子,这也是上师如此重视禅修实观的原因,并以殊胜的法教带领弟子进入法界。

两天后土地公(离尘师兄)来找我,跟我讲述了他与明语几世的情感纠葛,听来让人唏嘘不已(因涉及隐私不再描述)。这份情执导致他因爱生恨,羁绊于鬼神道中无法超脱。而明语虽然努力修行了好几世,但为情所累,最终又堕轮回的往事。如今他放下一切,感恩明语,由这份因缘得以归顺到带安来上师座下。并发大愿:一定要修成正果,回来度化明语和众生。

我感叹良久,“爱不重不生娑婆”,无量劫以来,众生皆因一“情”字而沉沦六道,无法自拔,追逐欲望,以苦为乐。明语、明担、离尘师兄的故事难道不应该给予我们深重的启迪吗?

最后无比感恩大慈大悲的带安来上师!就在昨天,农历九月十九日,观音菩萨出家日,上师在举办大型火供时,将无量众生和离尘师兄一起超拔至净土世界。希望离尘师兄不忘自己所发宏伟大愿:早成正果,广度众生!

祈请大恩金刚上师带安来!

顶礼大恩金刚上师带安来!

皈依大恩金刚上师带安来!

弟子明证恭敬合十顶礼

2016年10月20日于温哥华

~~~~~~~~

圣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 (二十一度母赞)


【妙法开示】藏传佛教“五部大论”简介

藏传佛教“五部大论”简介
格鲁派修学非常重视显密圆融,上师悲心开示我们“无显不入道,无密不成佛”让弟子们好好的学习广论,有能力的弟子也要好好学习《五部大论》。那么,这《五部大论》是什么呢?一、《释量论》印度因明学家法称论师(西元七世纪)造《释量论》。

《释量论》梵文 Pramāṇavārttika,又译《量释论》、《量评释》,亦称《广释量论本颂》,印度因明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佛教因明学大师法称著。本书是对陈那《集量论》所作的注释,然而在理论上却作了很大的发挥。为因明七论之一,因明学集大成之作,是藏传僧人的必读课本。印度有天慧等人的注释。西藏注释有贾曹杰的《能显解脱道论》、根登朱巴的《量理庄严论》等,此二论在藏传佛教界具有重要地位。

全书分为四品:

(1)〈自义比量品〉,又译〈为自比量品〉。

(2)〈成量品〉,又译〈成立量士夫品〉。

(3)〈现量品〉。

(4)〈他义比量品〉,又译〈为他比量品〉。

此书在古代未曾汉译。1980年法尊法师首次依藏文本译成汉语,并依僧成之大疏,编译成《释量论略解》。

二、《现观庄严论》

梵名 Abhisamayālamkāra-śāstra。印度弥勒菩萨造。全称《现观庄严般若波罗蜜多优波提舍论》。又称《般若经论现观庄严颂》。为大乘弥勒学之代表作。系略摄梵文二万五千颂般若(相当于汉译大品般若经等)之纲要。主要内容为叙述三智及八事七十义,即言自凡夫循序修持以达到成佛境地之过程。以梵文记载,共八品二七二颂。

全论共有八品,阐述八事。八事是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智、圆加行、顶加行、渐次加行、刹那加行、法身。八事可合为三种,前三事是境,次四事加行是因或行,最后一事法身及事业是果。八事展开成为七十义,还包括了《般若经》中所说的一百零八法。其特色如下:

一、所有《般若经》的纲要:论中并未偏于哪部《般若经》而作阐释,而是开显了所有二转《般若经》的密意。大中略三品《般若经》都可与本论对应,历史上很多高僧大德都以经论对照讲解,如宗喀巴大师、全知麦彭仁波切等。

二、法义深广:《般若经》中从色法至一切智智间的染净诸法无不包含,所以内容广大;又一一指示诸法的究竟本性是实相般若,以及诸佛菩萨所修所住的甚深般若智慧,所以极为甚深。换言之,从广大来讲八品、七十义、一百零八法或境行果完备宣说,从深而言,唯是各别自证智之行境。

三、开辟般若现观次第:龙树菩萨的《中观六论》是从甚深见上抉择般若的意趣,对于如何现观的方法并未直接涉及,而本论以修行阶位为纲要,引导行人实践修行现观般若。

四、是《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总教授:《广论》是一部总摄一切佛语扼要,遍摄龙树、无著二大菩萨的道轨,引导众生趣往一切种智之地,圆满具足上中下三类士夫修行所有次第的无上宝典。而广论的总教授即是本论,宗喀巴大师云:“总此教授,即是至尊慈氏所造《现证庄严》所有教授。”

三、《中观论》

中观论即《中论颂》。阐述缘起性空深义,揭示生死解脱根本,为三乘共遵之门。《中论颂》为龙树重要的代表作,畅演中道,中观论摧破执空执有的异说,使大乘不再依傍于小乘部派,而能卓然自立,自成大乘中观一格。

格鲁派重视中观论点的修学,在完整的修学过程中也要着重修学阐述中观方面的论典,如《入中论》。

《入中论》,梵名Madhyamakāvatāra ,又译作《入中观论》。为具缘派中观宗之大成者月称所著。内容结构乃根据十地经而来;前十品为十波罗蜜之解说,其后再加二品,则成十二品。其中第六品阐述具缘派中观宗之学说甚详,讲解慧度、抉择二谛,盛破唯识,为本论之中心,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僧人必读论著之一。

《入中论》的组织,依于《华严经.十地品》。本论于空宗正见,及修行次第,甚深广大二种教门,均有解释。自初地乃至佛地,依次排列。每一地中,叙菩萨修行成就功德之后,又配以初发心修行法,指导学者修行次第。二空之理,则在般若度中广释,本论见地属于自空中观的应成见。

四、《俱舍论》

《俱舍论》,梵文 Abhidharmakośa-śāstra,佛教说一切有部论典。全称《阿毗达磨俱舍论》。印度世亲著,玄奘译,30卷。相传世亲早年尚未信仰大乘佛教时,先在说一切有部出家,后来接受当时新的大乘学说。世亲菩萨在克什米尔和犍陀罗为信众讲《大毗婆沙论》时,每日讲完一段,即概括其义作一颂,全论讲毕,成六百颂(最初为五百九十八颂),即《俱舍论本颂》。后来续作长行注释,合称《俱舍论》。该论以《杂阿毗昙心论》为基础,广泛吸取说一切有部重要的阿毗达磨如《发智论》、《识身足论》、《法蕴足论》等以及《大毗婆沙论》的要义,并参考当时的经量部学说,不拘成说,根据自己的观点,把说一切有部的全部教义,概括地加以归纳而成。

《俱舍论》本颂的结构同《杂阿毗昙心论》一样,贯穿说一切有部学说“以四谛为纲”的传统精神。但对《杂阿毗昙心论》已经加以改造。《杂阿毗昙心论》有六百多颂,本颂也有六百颂,但不是互相吻合,而是有所增删、合并,并重新组织。仅是颂文,连篇章、段落也都重新作了整理。因此,该论之讲四谛,别具特点。

和《杂阿毗昙心论》十一品的结构不同,本颂分为八品,世亲作注释时又加了《破执我》一品,与本颂无关。《俱舍论》全体九品结构,体现了佛教“诸法无我”的根本主张。此外,又总结性地把构成宇宙万法的基本要素归纳为五位七十五法,即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法四十六,不相应法十四,无为法三。这个结论对以后传承一切有部学说的人产生很大影响。

五、《戒律本论》

《戒律本论》,(梵Vinaya-su^tra)印度德光尊者(约西元六世纪)造《戒律本论》(另译为《律经》)。

印度说一切有部的戒律学概论。共有二千七百颂,分为九卷,印度·德光所造。此书梵本已佚,汉译本亦无。仅有藏译本。作者德光,印度摩睹罗国人,约在六世纪时生于大婆罗门家。自幼善学一切明论,在根本说一切有部出家受具,又从世亲学习声闻乘三藏经典及诸大乘经论,通晓诸部律藏,为室利诃罗沙王师。后住摩睹罗国阿伽罗补利寺,广弘律教,撰成本书。其弟子中能诵持全部律藏的有五百人,著述《律经大疏》的法友,即是他的上首弟子之一。

本书总摄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的要点,依出离戒广释一切应止应行的学处,是声闻乘增上戒学的宝库。

根本说一切有部律藏,总分四部,

(1)十七事,

(2)辩阿笈摩,

(3)杂事,

(4)胜教(亦名上教)。

十七事中,广说出家、受具、布萨、安居等一切应行之事。辩阿笈摩中,广释比丘、比丘尼所受的别解脱戒。杂事,则对于上两部中所未说及之琐碎细节,补充说明。胜教有(邬波离问)等十种小品,对于前两部中诸问题,详细抉择断疑。故前两部如本事,后二部似抉择。

《戒律本论》属于小乘别解脱戒,但别解脱戒是所有戒律的基础,一定要遵守,不可轻视。

~~~~~~~~

18 - 《妙法莲华经 -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佛典故事】晨所睹见,夜则不现

一天,阿难尊者欲至舍卫城托钵乞食,远远地便看见城门外有许多男子聚集一处,有的跳舞、有的唱歌、有的演奏乐曲,玩得不亦乐乎。当阿难尊者结束托钵,打算出城回去时,却发现早上还在高歌热舞的一名男子,竟然已经死去,其它人皆围绕在他身旁号啕大哭。阿难尊者见此景象,心想:“唉!这无常也来得太快了,早上我入城乞食时,这名男子还像天人般欢喜地唱歌跳舞,怎么马上就受到无常鬼的召唤,结束了生命!”

阿难尊者回到祇园精舍,顶礼佛陀后恭敬地长跪,合掌问道:“世尊,今日我入城托钵时,看见许多男子于街上载歌载舞,尽情欢乐,没想到等我出城时,其中一名男子已经命终,众人皆在旁号哭不舍。我心想:‘无常怎会如此迅速,早上进城还看到他高兴地歌舞,没想到一会儿的时间,无常就已示现。这件事情实在非常奇怪且前所未闻。’”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这件事情有何奇特呢?过去我所遇过的事情,都比你今天看到的还更加特别啊!”佛陀又说:“昔日,我入城乞食时,同样也看到一名男子于街上载歌载舞,自我娱乐,等我托钵完准备回去时,仍见那名男子沉浸于歌舞之中。”阿难尊者不解地问:“世尊,这很正常啊,有什么值得奇怪呢?”佛陀接着说:“生命无常迅速,就像风一般难以控制,更何况是驾御它。无常是生命的真相,众生反以无常为奇特;你听到这样的事情,却认为没什么值得好奇怪的,代表你还不懂得无常的道理。”于是佛陀为了使弟子们能明白无常究竟之理,便作了一首偈子告示大众,希望将此正法流传后世,令广大众生皆能拥有正知正见:

“晨所睹见,夜则不现,

昨所瞻者,今夕则无。

我今少壮,无所恃怙,

少者亦死,男女无数。”

典故摘自:《出曜经.卷一》

省思


人们所乐爱及追求的,没有一样能逃离无常的腐蚀。生命也是如此。如果没有看清无常的本质,便容易将生命建构在财、色、名、食、睡上。而明白真理的人能透达无常真相,选择有利此生的作为,如:修福修慧,广行六度,虽是无常随身,却是运用无常的最佳良方。


【佛音流布】三世因果歌

佛教三世因果文

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欲知后世果  今生作者是 

善男信女至诚听  听念三世因果文

三世因果非小可  佛言真语实非轻

今生做官为何因  前世黄金装佛身

前世修来今世受  紫袍玉带佛前求

黄金装佛装自已  遮盖如来盖自身

莫说做官皆容易  前世不修何处来

骑马坐轿为何因  前世修桥补路人

穿绸穿缎为何因  前世施衣济穷人

无食无穿为何因  前世不舍半分文

高楼大厦为何因  前世造庵起凉亭

福禄俱足为何因  前世施米寺庵门

相貌端严为何因  前世花果供佛前

聪明智慧为何因  前世诵经念佛人

贤妻美妇为何因  前世佛门多结缘

夫妻长寿为何因  前世幢幡供佛前

父母双全为何因  前世敬重孤独人

无父无母为何因  前世都是打鸟人

多子多孙为何因  前世开笼放鸟人

养子不成为何因  前世皆因溺婴人

今生无子为何因  前世填穴覆巢人

今生长寿为何因  前世买物放生灵

今生短命为何因  前世宰杀众生命

今生无妻为何因  前世偷奸谋人妻

今生守寡为何因  前世轻贱丈夫身

今生奴婢为何因  前世忘恩负义人

今生眼明为何因  前世舍油点佛灯

今生瞎眼为何因  前世指路不分明

今生缺口为何因  前世吹灭佛前灯

今生聋哑为何因  前世恶口骂双亲

今生驼背为何因  前世耻笑拜佛人

今生拙手为何因  前世造孽害旁人

今生跛脚为何因  前世拦路打劫人

今生牛马为何因  前世欠债不还人

今生猪狗为何因  前世皆因骗害人

今生多病为何因  前世杀生害别人

今生无病为何因  前世施药救病人

今生囚牢为何因  前世作恶害别人

今生饿死为何因  前世糟塌五谷人

毒药死者为何因  前世药物毒众生

伶仃孤苦为何因  前世恶心侵算人

眷属欢笑为何因  前世扶助孤独人

今生疯癫为何因  前世酒肉逼僧人

今生吊死为何因  前世劫索在山林

鳏寡孤独为何因  前世狠心嫉妒人

雷打火烧为何因  大秤小斗不公平

蛇咬虎伤为何因  前世冤家对头人

万般自作还自受  地狱受苦怨何人

莫道因果无人见  远在儿孙近在身

不信吃斋多修积  但看眼前受福人

前世修善今亨福  今生作恶后沉沦

有人毁谤因果文  后世堕落失人身

有人受持因果文  诸佛菩萨作证明

有人书写因果文  世代儿孙家道兴

有人顶带因果文  凶灾横祸不临身

有人讲说因果文  生生世世得聪明

有人高唱因果文  来生为人受恭敬

有人印送因果文  富贵荣华报来生

有人顶礼因果文  事事件件皆称心

有人深信因果文  同生西方极乐人

三世因果说不尽  龙天不亏善心人

大众发心广劝化  印送此经吉星临

一人传十十传百  明因识果做善人

人人向善家家乐  移风易俗永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