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所追求的是究竟的智慧,依靠智慧的成就,达到烦恼的解脱、生死的解脱、自他的真正利益。而世智聪辩也就是世间的聪明,人们往往很难分清其与智慧的差别,混淆二者,而世智聪辩是八难之一,也就是说,因为沉迷于世智聪辩,对求取佛门的终极智慧形成了一种障难,因此必须要对二者明确区分,本文尝试为大家解说一下二者的区别。

智慧,在经典里其本义为般若,是梵文的音译。在翻译或讲解般若的时候,有时候用智慧来指代般若,二者含义也就等同了。

1、智慧是基于空性的。缘起性空是佛陀的对这个世界一切人事物的观察,所谓见性,也就是要透过事物因缘聚散的表面现象,亲见事物的本性——空性。佛门里的智慧必须要基于认识到事物的空性的基础上才能显发。

2、智慧是基于缘起的。虽然认识到事物的空性,但也并不违背事物缘起现象的呈现。也就是说智慧还需要基于缘起,不脱离当下的缘起,不能空谈空性。智慧的呈现总是活泼自在的,是性相二法的圆满统一。因为缘起无常变化,只有依靠智慧,才能安住在当下的缘起,随顺当下的缘起而行走,所以总是能够应缘显发活泼的妙用。

3、智慧是利益自他的。因为智慧能够圆满认知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也能认识事物的因缘条件,相应果报。所以智慧能够做圆满的自他利益,使自己和他人获得真正的圆满利益。这种圆满利益不同于世人眼中的财富、名声、各种顺缘的成就,而是真正启发自他的觉性,最终走向佛果。

4、智慧是圆融无碍的。其实有了对缘起性空的圆满观察,智慧必然是圆满无漏、圆融无碍的,这里特别提及主要是强调一下佛法里的中道了义。佛法里的中道,就是既不着相、也不着性。行持中道,圆满的一体同观,才能做到无漏。众生所以有漏,所以生起种种烦恼,都是因为不能行持中道,从自我出发,狭隘的片面观察事物,或偏相、或偏性,所以自招烦恼。

世智聪辩达不到这四条标准,却可能会执着其中的一条。总体来说,我们去观察世间法很出色的人,以做人的标准来衡量,都是非常好的。例如有些人处事圆滑,从来不得罪人,从表面看也是利益自他的,大家都哈哈一笑,互相高兴。但是内心的见思惑依然还在,生死烦恼尚未解脱;还有一些人善于空谈,贪图一个空性的名词相,号称一切不执着,与他人争辩不休,则又落入另一边;也有人沉迷缘起,贪图果报,不停造业,却以为功德,这些也都落入世智的范畴。

那么概括来说世智聪辩又有何特征呢?

1、对缘起事物的观察片面、狭隘、有漏。众生不能深刻安住在四念处或者四法印中,妄执缘起中有一恒常、独立、自主之自我,从自我出发,而有自我的见、爱、痴、慢。从而观察外境时,从自我出发做片面的观察,从而不能圆满无漏,产生了烦恼。

从欲界众生来说,贪图财色名食睡,把一生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对五欲的追求和满足上,无法从现象中回归到空性。虽然在追求的过程中,积累了种种经验、技巧,甚至成为了其中的高手,但都属于世智聪辩范畴。例如我们夸一个孩子,非常聪明,多数都是这个孩子自己获得利益了,但从空性的角度看,世间万法如如,本来无所得,长期熏习有所得,则此聪明也就形成了障难,最后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从色界和无色界众生来看,亦有见解的偏颇和有漏,执着在色界有和无色界有上。因此,世智聪辩都存在观念上的错位。

2、沉迷缘起,不知道出离。因为对事物有了错误的观察,也就产生了错误的行为,并且长期熏习,形成了错误的习气,主要为贪嗔痴慢疑五类习气,依错误的见解不断的在滋生。因此,世智聪辩的一切言行,一直在助长自己的习气,继续障碍觉明和智慧的显发。所以世智聪辩都是在助长恶习的。

3、障碍觉性,自我蒙蔽。恶习熏习日久,会继续增加种种虚假的伪装,自我蒙蔽。世智聪辩多数都存在这种问题。以为自己在行持菩萨道,以为自己能够在世间呼风唤雨、左右逢源是智慧的显现,圆滑久了,就给自己戴上了一张面具,已经表里不一,却无法发觉了,所以由此世智辩聪真正成为了修行途中的一大障难。

真正发心,求取般若智慧之人,应该仔细抉择,莫要落入世智辩聪的范畴,自我蒙蔽,自我麻醉,徒增烦恼,甚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