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第七部分 佛教的寺庙——大雄宝殿中的三宝佛

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琉璃光佛,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

 

20140829230813385

三宝佛

 (1)药师琉璃光如来 

 释迦牟尼佛在第四部分已作详尽介绍,阿弥陀佛将在第八部分作详尽介绍,这里着重介绍药师琉璃光如来。位于东方的药师琉璃光佛,又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药师佛身呈蓝色,琉璃宝石般晶莹透彻。通常是现离欲比丘相,身着袈裟,左手托着盛满不死甘露之钵,置于脐间。表意是惠赐不死甘露,医治众生病苦。右手赐福之印,拈一只藏药柯子苗,搭在右膝,双足跏趺坐在莲花月轮之宝座上。或者螺发形像,左手持药壶,右手结施无畏印(或与愿印)。

20140829235559503

药师琉璃光如来

 2)药师三尊(东方三圣) 

 药师三尊为:药师琉璃光如来及左右胁侍,左为日光菩萨,右为月光菩萨;两位胁侍在药师佛净土为上首菩萨,是一生补处菩萨,表示不分昼夜教化众生之意。

2014083000161899

药师三尊

 (3)日光菩萨 

 身呈赤红色,左掌安日轮,右手执蔓朱赤花。

20140830001829100

日光菩萨

(4)月光菩萨 

身为白色。左掌安月轮,右手持花,花上托有白色宝珠。天地之间,日月为明,表意两位菩萨能以日月之光明,驱散众生内心的无名黑暗。 

20140830002303626

月光菩萨

 


08 第八部分 佛教的寺庙——大雄宝殿中的西方三圣

西方三圣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觉着,教主阿弥陀佛,他的左胁侍观音菩萨,右胁侍大势至菩萨,西方三圣又称「弥陀三尊」。

20140211013312870

西方三圣

南无阿弥陀佛

(1)阿弥陀佛生平事迹

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又作阿弥多佛、阿弭跢佛、阿弭嚲佛。略称弥陀。意译无量光,无量寿。据《无量寿经》卷上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之净土,历经五劫之思虑而发殊胜之四十八愿。 

此后,不断聚累功德,距今十劫之前,愿行圆满,成阿弥陀佛,在离此十万亿佛土之西方(西方是指安稳、安养的意思),报得极乐净土。 迄今仍在彼土说法。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

20140917025425523

阿弥陀佛 

(2)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一大愿: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第二大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第三大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第四大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第五大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第六大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七大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第八大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第九大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十大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第十一大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第十二大愿: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十三大愿: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第十四大愿: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第十五大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十六大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第十七大愿: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第十八大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九大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大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迥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一大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二十二大愿: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三大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量,无数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四大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五大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六大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七大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辩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八大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九大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大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一大愿: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二大愿: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三大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四大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五大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六大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七大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八大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缝、捣染、浣濯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九大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大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一大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二大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三大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四大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五大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宇,皆悉逮得普等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六大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七大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宇,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八大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于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南无观世音菩萨

(2)观世音菩萨生平事迹

观音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他相貌端庄慈祥,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当人们遇到灾难时,若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菩萨实时寻声救苦,故人称「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为佛教中知名度最高的大菩萨,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赞誉。 

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协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20140917024158180

观世音菩萨

    (2)观世音菩萨的形象

《普门品》中提到,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种化身,应众生的需要而现身说法。他可以化身为佛、辟支佛、声闻、梵王、帝释、自在天、大自在天、大将军、毘沙门、小王、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妇女、童男、童女、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人、非人、执金刚神等等。 

作为西方三圣之一,观世音菩萨的造像为头戴宝冠,冠上有阿弥陀佛像。观世音在民间的形象变化和历史时间、地域、风俗有很大关系,是随百姓信仰而变化。

在中国,对观世音菩萨的崇拜最早于公元前一世纪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开始,并于七世纪中叶传入朝鲜和日本。观世音菩萨信仰在七世纪也传入西藏,在藏传佛教中以四臂观音的法相为主,达赖喇嘛被认为是其化身。 

宋朝以前,观世音菩萨为男性形象,《华严经》中形容观世音为勇猛丈夫,《悲华经》则称善男子,因为诸佛菩萨本无男女之相,乃是因为观世音菩萨本愿中有随愿因缘化身救度的誓愿,所以依大众的愿化为女性形象,以女性的母爱和慈悲来感化救度众生。

     (3)观世音菩萨的前身

《悲华经》叙述阿弥陀佛于过去生中曾为转轮圣王,他有一千个儿子,长子名不咰,出家之后,即号「观世音」;在久远的将来,阿弥陀佛涅槃后,他将候补成佛,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

南无大势至菩萨 

(1)大势至菩萨生平事迹    

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又称大精进菩萨,简称为势至,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悲华经》中说:过去有位转轮圣王,大太子是观世音菩萨,二太子是大势至菩萨,三太子是文殊菩萨,八太子是普贤菩萨。后来转轮圣王修行成佛,即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成为父亲的左右胁侍。 

大势至菩萨,梵语称“摩诃那钵”,现今在极乐世界,为第二顺位递补佛位的菩萨。《观无量寿经》载:他『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得无上力』,因此称为大势至菩萨。他头顶宝瓶,内存智慧光,让智慧之光普照世界一切众生,使众生解脱血光刀兵之灾,得无上之力。 

(2)大势至菩萨的法相  

其身量与观世音菩萨相等,全身光亮呈紫金色,照遍十方国土。只要见到他一个毛孔所放出来的光,就等于见到十方无量诸佛的净妙光明,所以大势至菩萨也称无量光菩萨。 

在密教的《七佛八菩萨神咒》中:大势至菩萨列为八大菩萨之一,密号为持轮金刚、持光金刚等。在《摄无碍经》中记载:大势至菩萨头顶戴有五髻冠,冠中有一宝瓶,呈洁白色,左手拿着还没有完全盛开的莲花,右手做说法印,全身披着宝器璎珞,清净庄严。

传说在无量劫前有一位超日月光佛,教大势至修习念佛三昧。大势至由念佛法门,得到六根清净,迅速证得『念佛圆通』的果位。

20140917025213196

大势至菩萨

 


09 第九部分 佛教的寺庙——大雄宝殿中的娑婆三圣

佛教发展到今天,在有些寺庙的大雄宝殿里开始供奉娑婆三圣。顾名思义,即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最负盛名的三位佛菩萨:释迦牟尼佛,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

2014021101554113

娑婆三圣

南无地藏王菩萨

(1)地藏王菩萨生平事迹

释迦牟尼佛,地藏王菩萨之前已经介绍过,这里着重介绍地藏菩萨,或称地藏王菩萨,曾音译为『乞叉底蘗沙』。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深受世人敬仰。

(2)婆罗门女的故事

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记载:过去无量劫前,有一位婆罗门种姓的女子,其母信邪,常轻三宝,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婆罗门女知母生前不积善因,死后必堕恶趣,遂变卖家宅,供养佛寺。后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指点,以念佛力来到地狱,见到鬼王无毒,得知因自己供养佛、并念佛之功德,使自己的母亲得以脱离地狱之苦,超拔升天。 

婆罗门女便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像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释迦佛告诉文殊菩萨,当时的婆罗门女,就是现在的地藏菩萨。在经中,释迦牟尼佛又为我们讲述了地藏菩萨种种不可思议行愿。 

地藏菩萨恒以『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为誓愿。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礼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无量功德、获得救度。经中又描述了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在释迦牟尼佛灭度后、弥勒佛降生前的这一段时间,代替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 

地藏受此重托,遂在佛前立下宏大誓愿:“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地藏经·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因此地藏又被称为『大愿地藏』,与文殊的『大智』、普贤的『大行』、观音的『大悲』相呼应。

20140211020112846

地藏王菩萨

(3)地藏菩萨的形象

在中国佛教寺院中,地藏菩萨为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相。他一手持锡杖,一手持莲花,或是手持幡幢、宝珠等。据《地藏菩萨仪轨》、《地藏菩萨十轮经》等记,由于地藏菩萨在无佛的『五浊恶世』(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济渡众生,为了让众生能深信因果,归依三宝,所以显示出家僧人相。 

地藏菩萨的坐骑是类似狮子的瑞兽,其名号曰:『谛听』或『善听』。这种兽神通广大,双目神光闪烁,耳朵极为灵敏,它能听到四大部州所有动物的声音,以及一切众生的声音。

(4)六地藏的称呼:

地藏菩萨因立下要度尽六道众生的大愿,故而常现身于六道之中,有六地藏之称,其名号与形象如下:

檀陀地藏:“檀陀”是一种人头幢,其形象为左手持人头幢,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助地狱道众生。 

宝珠地藏:左手持宝珠,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度饿鬼道。

宝印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如意宝印,专门济度畜生道。

持地地藏:左手持金刚幢,右手结施无畏印,专门济度阿修罗道。 

除盖障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与愿印,为人除掉八苦之盖障,专门济度人道。所谓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为苦谛所摄。

日光地藏: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结说法印,照天人之五衰(天人将死时现五种衰相)而除其苦恼,专门济度天道。

20140211020433525


10 第十部分 佛教的寺庙——大雄宝殿中的五方佛

      在密宗寺庙的大雄宝殿里 ,供奉五方佛。根据唐不空所译《菩提心论》记载:大日如来为教化众生,将其自身具备的五智幻化为五方五智五佛。

20140211021442447

五方佛

(1)中央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

中央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表法界体性智;
佛身颜色:白色;
代表意义:自性清净;
净土名号:色究竟土;
所转烦恼:无明烦恼;
所净五蕴:色蕴;
所成佛智:法界体性智。

20140211021730773

大日如来

(2)东方阿閦佛(不动如来)

东方阿閦佛(不动如来):代表大圆镜智;
佛身颜色:蓝色;
代表意义:法性不变;
净土名号:喜悦净土;
所转烦恼:嗔心;
所净五蕴:识蕴;
所成佛智:大圆镜智。

20140211021952429

东方阿閦佛

(3)南方宝生佛

南方宝生佛:代表平等性智;
佛身颜色:金黄色;
代表意义:增益行愿;
净土名号:具德净土;
所转烦恼:我慢;
所净五蕴:受蕴;
所成佛智:平等性智。 

20140211022204585

南方宝生佛

(4)西方阿弥陀佛

西方阿弥陀佛:代表妙观察智;
佛身颜色:红色;
代表意义:平和安适;
净土名号:极乐净土;
所转烦恼:贪欲;
所净五蕴:想蕴;
所成佛智:妙观察智。 

20140211022445167

西方阿弥陀佛

(5)北方不空成就佛

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
佛身颜色:绿色;
代表意义:一切成就;
净土名号:胜业净土;
所转烦恼:嫉妒;
所净五蕴:行蕴;
所成佛智:成所作智。

20140211022834896

北方不空成就佛


11 第十一部分 佛教的寺庙——药师佛殿

      药师佛殿 

      药师殿主要是供奉药师琉璃光佛,药师七佛,药师佛的两位胁侍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以及药师佛的十二药叉神将。

      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在第七部分已经介绍过,下面着重介绍药师七佛以及十二药叉神将。

      在藏传佛教中,修持药师佛法门者,大都依《七佛药师经》而出的七佛药师法门修习,因为药师七佛各有大愿,如若虔诚信仰依止,会得到及其广大的利益。 

       七佛药师即——善称名吉祥王如来、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无忧最胜吉祥如来、法海雷音如来、法海慧游戏神通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其中前六如来为药师如来之分身。

20140917174708492

药师七佛像

      药师七佛像介绍:最上方为释迦牟尼佛、中间为药师琉璃光佛、从右上方依次为善名称吉祥王佛、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佛、金色宝光妙行成就佛、无忧最胜吉祥佛、法海雷音佛、法海胜慧游戏神通佛

(1)南无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八大誓愿

      佛对文殊师利菩萨说:“东方去此过四倍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光胜,在那个世界里有一尊佛名善名称吉祥王如来,有无量亿的不退转菩萨围绕在那尊佛的身边。那个光胜世界是一个清净庄严的净土,黄金为其地,在那个世界里没有恶趣,没有女人的名字,也没有瓦砾沙石棘刺。种植着很多的宝树,还有很多金银珍珠宝石砌成的浴池,那个世界的菩萨皆是从七宝莲花化生的。所以所有听闻的众生皆当发愿生彼佛国土。那位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在初发心行菩萨道时,为众生发了八大悲愿!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无上菩提时。若有众生。为诸病苦逼切其身。热病诸疟蛊道厌魅起尸鬼等之所恼害。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所有病苦悉皆消灭。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盲聋瘖哑白癞瘨狂众病所困。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诸根具足众病消灭。乃至菩提。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为贪瞋痴之所缠逼。造无间罪及诸恶行。诽谤正法不修众善。当堕地狱受诸苦痛。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令无间罪及诸业障悉皆消灭。无有众生堕恶趣者常受人天殊胜安乐。乃至菩提。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少乏衣食璎珞卧具财货珍宝香花伎乐。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所乏资生皆得充足。乃至菩提。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或被枷锁系缚其身,及以鞭挞受诸苦恼,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所有苦楚皆得解脱,乃至菩提。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于险难处,为诸恶兽熊罴、师子、虎、豹、豺狼、蚖蛇、蝮蝎之所侵恼,欲断其命,发声大叫,受大苦时,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所有恐怖皆得解脱,诸恶兽等悉起慈心,常得安乐,乃至菩提。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斗诤言讼因生忧恼,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斗讼解散,慈心相向,乃至菩提。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入于江海,遭大恶风吹其船舫,无有洲渚而作归依,极生忧怖,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皆得随心至安隐处受诸快乐,乃至菩提。

20140211024941392

南无善名称吉祥王佛

(2)南无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八大誓愿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为营农业及商贾事。令心扰乱废修菩提殊胜善法。于生死中不能出离。各各备受无边苦恼。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衣服饮食资生之具金银珍宝随愿充足。所有善根皆得增长。亦不舍离菩提之心。诸恶道苦咸蒙解脱。乃至菩提!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于十方界所有众生。若为寒热饥渴逼身受大苦恼。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先世罪业悉皆消灭。舍诸苦恼受人天乐。乃至菩提!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于十方界若有女人。贪婬烦恼常覆其心。相续有娠深可厌恶。临当产时受大苦恼。若我名字暂经其耳或复称念。由是力故众苦皆除。舍此身已常为男子。乃至菩提!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或与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属及诸亲友行险难处。为贼所侵受诸苦恼。暂闻我名或复称念。由是力故解脱众难。乃至菩提!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行于闇夜作诸事业。被恶鬼神之所恼乱极生忧苦。暂闻我名或复称念。由是力故从闇遇明。诸恶鬼神起慈悲意。乃至菩提!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行鄙恶事不信三宝智慧尟少不修善法。根力觉道念定总持皆不修习。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智慧渐增。三十七品悉皆修学。深信三宝。乃至菩提!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意乐鄙劣于二乘道修行而住。弃背无上胜妙菩提。若能至心称我名者。舍二乘见于无上觉得不退转。乃至菩提!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见劫将尽火欲起时生大忧怖苦恼悲泣。由彼前身恶业力故。受斯众苦无所归依。若能至心称我名者。所有忧苦悉皆消灭。受清凉乐从此命终于我佛土莲华化生常修善法乃至菩提!

20140211025214529

南无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佛

(3)南无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四大誓愿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造作种种屠害之业断诸生命。由斯恶业受地狱苦。设得为人短寿多病。或遭水火刀毒所伤当受死苦。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所有恶业悉皆消灭。无病长寿不遭横死。乃至菩提!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作诸恶业盗他财物。当堕恶趣。设得为人生贫穷家。乏少衣食常受诸苦。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所有恶业悉皆消灭。衣服饮食无所乏少。乃至菩提!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更相凌慢共为雠隙。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各起慈心犹如父母乃至菩提!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贪欲瞋恚愚痴所缠。若出家在家男女七众。毁犯如来所制学处造诸恶业。当堕地狱受诸苦报。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所有恶业悉皆消灭。断诸烦恼敬奉尸罗。于身语心善能防护。永不退转乃至菩提! 

20140211030405211

南无金色宝光妙行成就佛

(4)南无无忧最胜吉祥如来四大誓愿

      释迦牟尼佛又对文殊师利菩萨说,东方去此过七倍恒河沙佛土,有一个佛国名叫无忧,在那个世界里有一尊佛名无忧最胜吉祥如来,今现在彼为众说法。无忧最胜吉祥如来所居住的佛土广博严净,地平如掌,皆以宝成,细滑柔软,常有香气,无忧苦声,离诸烦恼,亦无恶趣及女人名。处处皆有黄金砌成的浴池,香水盈满,宝树行列,花果滋茂,胜妙音乐,不鼓自鸣,譬如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国土功德庄严。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常为忧苦之所缠逼,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所有忧悲及诸苦恼悉皆消灭,长寿安隐,乃至菩提。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造诸恶业生在无间黑闇之处,大地狱中受诸苦恼,由彼前身闻我名字,我于尔时身出光明照受苦者,由是力故彼见光时,所有业障悉皆消灭,解脱众苦生人天中,随意受乐乃至菩提。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造诸恶业杀盗邪淫,于其现身受刀杖苦当堕恶趣,设得人身,短寿多病生贫贱家,衣服、饮食悉皆乏少,常受寒热饥渴等苦,身无光色,所感眷属皆不贤良,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随所愿求,饮食、衣服悉皆充足,如彼诸天身光可爱,得善眷属乃至菩提。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常为药叉诸恶鬼神之所娆乱,夺其精气受诸苦恼,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诸药叉等悉皆退散各起慈心,解脱众苦乃至菩提。

2014021103164558

南无无忧最胜吉祥佛

(5)南无法海雷音如来四大誓愿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生邪见家。于佛法僧不生净信。远离无上菩提之心。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无明邪慧日夜消灭。于三宝所深生正信。不复退转乃至菩提!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生在边地。由近恶友造众罪业不修善品。三宝名字曾不经耳。命终之后堕三恶趣。彼诸众生暂闻我名者。由是力故。业障消除遇善知识不堕恶趣。乃至菩提!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资生所须悉皆乏少。由此因缘生大忧苦。为求觅故造众恶业。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有所乏少随念皆得。乃至菩提!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由先恶业。共相鬪诤作不饶益。弓箭刀杖互为伤损。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各起慈心不相损害。不善之念尚自不生。况于前人欲断其命。常行喜舍乃至菩提!

20140213012035697

南无法海雷音佛

(6)南无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四大誓愿

      佛对文殊师利菩萨讲,东方去此过九倍恒河沙佛土,有个世界名叫善住宝海,在那个世界里有一尊佛名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现在正在演说大乘佛法。这位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在往昔修行菩萨道时,为众生发了四大弘愿.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造众恶业,种植耕耘损诸生命,或复兴易欺诳他人,战阵兵戈常为杀害,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资生之具不假营求随心满足,常修众善,乃至菩提。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造十恶业杀生等罪,由此因缘当堕地狱,若闻我名至心称念,于十善道皆得成就不堕恶趣,乃至菩提。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不得自在,系属于他,或被禁系、杻械枷锁、鞭杖苦楚乃至极刑,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所有厄难皆得解脱,乃至菩提。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造众恶业,不信三宝,随虚妄见,弃背正理,爱乐邪徒,谤毁佛经言非圣说,外道典籍恭敬受持,自作教人俱生迷惑,当堕地狱无有出期,设得为人生八难处,远离正道盲无慧目,如是之人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临命终时,正念现前解脱众难,常生中国受胜妙乐,乃至菩提。

20140213012353390

南无法海胜慧游戏神通佛 

(7)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十二誓愿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曜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癫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得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女百恶之所逼恼。极生厌离愿舍女身。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九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罥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第十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录。缧缚鞭挞系闭牢狱或当刑戮。及余无量灾难凌辱悲愁煎迫。身心受苦。若闻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脱一切忧苦。    

      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玩皆令满足。 

读诵《药师本愿经》的功德

       以药师佛表相而言,乃是为救济一切众生的病苦,实相则是为医治一切众生的病源——根本无明的痼疾,度化众生能够脱离生死的轮回,所以被尊为大医王佛或医王善道。 

       药师佛誓愿不可思议,若有人身患重病,死衰相现,眷属于此人临命终时昼夜尽心供养礼拜药师佛,读诵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灯,造四十九天之五色彩幡,其人得以苏生续命。此种药师佛之信仰自古即盛行。 

       尚未开悟的众生都会有各种烦恼困扰身心,特别是贪、嗔、痴等,相互混合而产生繁杂的四万八千种不同烦恼。由于心理方面有如此多的烦恼,因而导致生理方面有四百零四种的传统疾病和失调,使身体受到病苦之乱。 

       药师佛愿力的显现是消除这些烦恼,使免受其苦,故持念本尊咒语或药师佛本愿功德经,并作礼敬供养,不但可消灾延寿,灭除一切灾劫病苦,于命终时并可往生清净琉璃世界——药师佛净土。

20140213013433215

南无药师琉璃光佛

威猛的十二药叉大将护法

       「药叉」即是「夜叉」,印度民间信仰认为他们大多散布在天上、山谷、海岛,或游离于虚空。 夜叉的性情不一,或凶恶,或善良。护持佛法的夜叉,则属于温纯善良的。

       有三种类型

       一、 空行药叉(虚空药叉):此种药叉神通广大,有时候是佛菩萨所化。

       二、 天行药叉:能在空中飞行的药叉。

       三、 地行药叉:在地面活动的药叉,其移动速度非常快捷。也有昼伏夜出者,或隐于山腹洞穴者。

       药叉亦有男、女相的分别,男相勇猛刚强或恐怖相,女相药叉则华丽漂亮,并不见得是骂人时的「母夜叉」那样的丑恶。佛菩萨经常缘于大悲心以正定智慧化现「金刚夜叉恐怖相」帮助学佛人解除烦恼障,使大精进修行。

       「药叉」之所以能被称为「大将」或「神将」者是因为药叉已具有金刚菩萨的果位,拥有大慈悲心和大无畏精神的行道者,功德俱足,威严自在,所以十二药叉大将能各领七千眷属,荷负有情,护持正法,遂行佛愿。

       药叉别名

       一、 贵人:药叉能自富贵,复令人富贵,使人居上位、即(上等人)之意。在民间信仰上为求显达,故祀奉药叉神祇极普遍。

       二、 遮持:药叉神咒有生善灭恶的功能,能遮持种种恶,持一切善,非常灵感神验,故又名「遮持」。

       三、 疾风:药叉身手佼捷,人间天上往来迅速如风,故能快速承事佛事及回应众生祈求。

       四、 勇健:显示药叉强壮刚猛有力,不被外力摧伏,而能拥伏一切,故佛菩萨以大悲心常现「金刚力士药叉身」救渡众生。

       十二药叉神将也表药师如来十二大愿的象征,十二药叉大将能各领七千眷属,合为八万四千,表八万四千尘劳,人经一日一月,发八万四千念虑,是八万四千夜叉,守护一一念虑,又为八万四千金刚手者是也,入八万四千毛孔,不退守护、他们在一年十二月,每天十二时辰中,轮值守护。佛教十二药叉神将头上有生肖标志,又代表时辰。

       十二药叉大将﹐是顺应药师如来之十二大愿而化现之羯摩神。又表十二因缘,十二大骨、在《药师本愿功德经》内十二药叉大将实时同声面佛起誓曰﹕「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不复更有恶趣之怖,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尽形归佛、法、僧,誓当负荷一切有情,为作义利,饶益安乐。」

      十二大将受佛威力,舍诸恶趣,依随药师佛十二大愿为己愿,转恶为善,护持正法,助一切有情修行时远离恼乱及种种疾苦怖畏,一直至圆满佛果,所以十二药叉大将是药师佛十二大愿的羯磨神。祂们在佛前以强而有力的誓愿保证说:『凡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恭敬供养者,皆使解脱一切苦难。』『诸有愿求,悉令满足,或以五色缕结我名字,得如愿已然后解结。』即令诸众生远离恶趣之怖,不再造业,一心尽形归依佛法僧,利乐众生。

一、宫毗罗大将

      又名金毗罗,其义是「金头」或「威如王」、威光闪烁而名。宫比罗其义是「蛟龙」、金龙身首而名。通身赤红色,现忿怒形。此大将的本地为弥勒菩萨,是亥时之守护神。

20140213021616582

宫毗罗大将

二、伐折罗大将

      又名跋折罗、和耆罗,其义是「金刚」,此尊手执金刚杵面带笑容且长寿童颜而名。通身青色,头发茂盛耸上。此大将的本地为势至菩萨,是戍时之守护神。

20140213022831810

伐折罗大将

三、迷企罗大将

      又名弥伸罗、弥佉罗,其义是「金带」,此尊腰束金带、多福善而名。通身黄色,此大将的本地为阿弥陀如来,是酉时之守护神。

2014021302370313

迷企罗大将

四、安底罗大将

      又名安佗罗,其义是「破空山」或「能持」或「多闻」,此尊因为住持十山(多山)常闻佛法,有大名闻而得。通身赤红色,此大将的本地为观世音菩萨,是申时之守护神。

20140213024156557

安底罗大将

五、頞尔罗大将

      又名末尔罗、摩尼罗、頞尔罗,其义是「沉香」、「密香」、「如意珠」、或「离垢宝」,此尊香光庄严、身净如珠宝而名。通身白色,此大将的本地为摩利支天,是未时之守护神。

20140213024710366

頞尔罗大将

六、珊底罗大将

      又名婆尔罗、素兰罗,其义是「螺女」、「石女」、或「花鬘」,此尊是女相,现螺女形之身、首戴花鬘、发形如螺石而名。通身赤红色,此大将的本地为虚空藏菩萨,是午时之守护神。 

20140213025326606

珊底罗大将

七、因达罗大将

      又名因陀罗,其义是「能天主」、「持山」、或「地持」,此尊在天界及人间能为天帝护持山地而名。通身赤色,此大将的本地为地藏菩萨,是巳时之守护神。

20140213025813412

因达罗大将

八、波夷罗大将

      又名波耶罗,其义是「鲸鱼」或「幻术」,此尊其身形长大如鲸,具有大幻术而名。身呈红色,此大将的本地为文殊菩萨,是辰时之守护神。

20140213030324606

波夷罗大将

九、摩虎罗大将

      又名薄呼罗,其义是「蟒龙行」或「腹行」;另名摩休罗,其义是「大戏乐」或「执日行」;此尊同与龙、蟒、执日戏乐而名。通身青色,此大将的本地为药师如来,是卯时之守护神。

 201402130309351

摩亮罗大将

十、真达罗大将

      又名真特罗,其义是「一角」或「疑神」,此尊因头生一只角,人见必起疑而名。身呈黄色,此大将的本地为普贤菩萨,是寅时之守护神。

20140213031534347

真达罗大将

十一、招杜罗大将

      又名朱杜罗,其义是「严帜」或「杀者」;另名照头罗,其义是「月光」或「月色」;此尊威严时若杀者,清和时犹如月色一样而名。通身全白色,大将的本地为金刚手菩萨,是丑时之守护神。

20140213032013801

招杜罗大将

十二、毘羯罗大将

      其义是「善艺」或「寻伺」;又名毘伽罗,其义是「字本」或「声教」;此尊擅长广寻善艺,专教「半满字」而名。通身青色,此大将的本地为释迦如来,是子时之守护神。

20140213032448712

毘羯罗大将


12 第十二部分 佛教的寺庙——古七佛

      《佛说千佛洪名宝忏》过去庄严劫最后三位佛:第一位南无毗婆尸佛,第二位南无尸弃佛,第三位南无毗舍浮佛。现在贤劫的第一位南无拘留孙佛,第二位南无拘那含牟尼佛,第三位南无迦叶佛,第四位南无释迦牟尼佛,统称为过去七佛。  

20140917164710996

古七佛

第一位古佛——南无毗婆尸佛 

      又译作毗钵尸佛,微钵尸佛,鞞婆尸佛、毗婆沙佛或惟卫佛。为古七佛的第一位,意译为胜地,净观、种种观,种种见等。毗婆尸佛从开始修行经历了一百大劫修成种种善相福德,成为七佛之首。

      据《长阿含经》卷一《大本经》中所述:在过去九十一劫、人寿八万四千岁时,毗婆尸佛出现于世。毘婆尸佛在波波罗树下成道。举行过三次说法集会,初会说法度众十六万八千人,次会说法度众十万人,三会说法度众八万人。两位上首弟子是骞(千)荼尊者和提舍尊者。

      毗婆尸佛的传说

      毗婆尸佛涅槃之后,当时有一对夫妇,家境贫寒,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丈夫对妻子说:“有许多比丘僧化缘刚好路过咱们这个村子,那些有钱人都急着上前施舍衣物,出钱供养,祈求福报。像我们这么穷的人家,拿什么去供养这些比丘僧啊!如果我们今生不发善心供养这些僧人,那我们下辈子会更穷,永无翻身之日。”

      妻子说:“别着急,让我们想想办法,你可以去我们过去藏宝的旧仓库看看,说不准有好运气能找到一些财宝,这样我们可以拿去供养僧人。”丈夫听了妻子的话,就到过去的仓库里到处寻找,竟然真找到一枚金币,他的妻子又将家里仅有的一面镜子拿去做供养。

      他们在一个瓦罐里装满干净的水,把金币放到水里,用镜子将罐子盖上,夫妇俩抬着罐子来到僧人住的地方。僧人接受了他们的供物,用罐子里的水来洗钵、饮用。

      后来夫妇两人得病死了,死后投生到忉利天上。由于他们拿金币、一罐水以及镜子布施给众僧人,所以他们世世容貌生的端正,身体呈金黄色,光彩照人,九十一劫以来都是这样。

      毘婆尸佛的身相

      在《观佛三昧海经》卷十〈念七佛品〉中记载:『过去久远有佛世尊名毘婆尸佛。身高显长六十由旬。其佛圆光百二十由旬。身紫金色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八万四千好。一一好中无数金光。一一光中有恒沙化佛。一一化佛有恒沙色光。一一光中无数诸天声闻比丘菩萨大众。以为侍者。人人各持一大宝华。华上皆有百千亿宝摩尼网艳高百千丈以为佛光。是时佛身益更明显。如百千日照紫金山。光明艳起化佛无数。一一化佛犹如百亿日月俱出。令行者见。毘婆尸佛偏袒右肩。出金色臂摩行者顶告言。』

20140917165323462

南无毗婆尸佛 

第二位古佛——南无尸弃佛 

      又译作式诘、式弃或式弃那等。为古七佛的第二位佛,意译为顶髻,最上。暗喻用智慧的火光断除欲望的烦恼。

      依《长阿含经》卷一《大本经》中所述:尸弃佛于过去三十一劫时出世,当时人类的寿命为七万岁。尸弃佛姓拘利若,他的父亲是刹帝利种姓,名字叫明相,母亲名字叫光耀,他当时的名字叫无量。其父所统治的王城叫光相城。尸弃佛在分陀利树下成佛,举行过三次说法集会,第一次度化弟子十万,第二次八万,第三次七万。尸弃佛有两位上首弟子,他们是阿毗浮尊者和婆婆尊者。

      尸弃佛的传说:

      传说尸弃佛在传法弘教时,收了一个太子。这个弟子修行持戒非常虔诚认真,好像有所悟。一次他遇到一名擅长讲法的比丘,这位太子自认为是尸弃佛的弟子,对说法的比丘百般诽谤,横加指责。尸弃佛对这位弟子如此恶劣的行为毫不偏袒,告诉他一定会有相应的果报出现。

      果然这位太子因为自己的偏见和口业,遭到恶果的报应,死后堕入地狱受尽煎熬,后又转生到人世,成为一个卑贱的女仆。

      这个女仆面对人世种种的苦难有所感悟,后来有幸遇到佛陀和他弟子的开示,对自己往昔的所作所为忏悔不已。最后摆脱女仆地位,成为一名出家的比丘尼。

 20140917170514196

南无尸弃佛

  第三位古佛——南无毗舍浮佛

      又译作毗湿婆,毗舍婆,毘摄罗等,意译为一切胜,一切皆得自在。为古七佛的第三位佛。

      据《长阿含经》卷一《大本经》中所述:过去三十一劫,人寿六万岁时,毗舍浮佛出现于世。为刹帝利的种姓,他的父亲名字叫善灯,母亲名字叫称戒,他当时叫妙觉。王城名为无喻城。毗舍浮佛于娑罗树下成道,举行过二次说法集会,第一次度化弟子七万人,第二次度化弟子六万人。他的两位上首弟子是扶游尊者和育多摩尊者。

      毗舍浮佛的身相

      在《观佛三昧海经》卷十〈念七佛品〉中记载:『毘舍世尊举身放光住行者前。其佛身长三十二由旬。圆光四十二由旬。通身光六十二由旬。身紫金色光明威相如前无异。见此佛已复更增进诸陀罗尼三昧门。于未来世必定不疑生诸佛家。』

20140917171502166

南无毗舍浮佛 

第四位古佛——南无拘留孙佛 

      又译作拘楼孙佛,鸠楼孙佛,拘留秦,迦罗鸠餐陀等。意译为所应断,已断,灭累。暗喻为得自在。为古七佛的第四位佛。

      据《长阿含经》卷一记载:在贤劫中人寿四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为婆罗门种姓,姓伽叶。父亲名字叫记得,母亲名字叫善枝,他当时叫上胜。当时的国王叫安和,王城叫安和城。拘留孙佛在尸利沙树下成道。举行过一次说法集会,度化弟子四万,他的上首弟子是萨尼尊者和毗楼尊者。
拘留孙佛的身相:

      在《观佛三昧海经》卷十〈念七佛品〉中记载:『拘留孙佛亦放光明住行者前。其佛身长二十五由旬。圆光三十二由旬。通身光五十由旬。相好具足如紫金山。见此佛者。常生净国不处胞胎。临命终时。诸佛世尊必来迎接。』

20140917171857569

南无拘留孙佛 

第五位古佛——南无拘那含牟尼佛

      又译作拘那含,俱那含等, 意译为金寂,金色仙、金儒等。为古七佛的第五位佛,也是“贤劫”千佛中的第二位佛。

      据《长阿含经》卷一《大本经》记载:拘那含牟尼佛于人寿三万岁时,出生于清静城,为婆罗门种姓,姓迦叶。父亲名字叫大德,母亲名字叫善胜。拘那含牟尼佛在乌暂时婆罗树下成道,举行过一次说法集会,度化弟子三万人。上首弟子有舒槃那多尊者和郁多罗尊者。

      拘那含牟尼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导师,阿弥陀佛前身曾是他的弟子。

      拘那含牟尼佛的身相

      在《观佛三昧海经》卷十〈念七佛品〉中记载:『拘那含牟尼佛放大光明住行者前。其佛身长二十由旬。圆光三十由旬。举身光长四十由旬。光相具足。』 

20140917172244124

南无拘那含牟尼佛

第六位古佛——南无迦叶佛 

       又译作迦叶波佛、迦摄波佛、迦摄佛,意译为饮光,为古七佛的第六位佛,也是贤劫千佛中的第三位佛。当时人寿为两万岁。迦叶佛为婆罗门种姓,父亲名字叫梵德,母亲名字叫财主,他当时的名字叫集军,国王的名字叫波罗毗,王城名字叫波罗耐城。在尼拘类树下成道。举行过一次说法集会,度化弟子二万人,他的上首弟子是提舍尊者和婆罗婆尊者。

       迦叶佛的座骑是一头狮子,威猛无比,这是他区别于其他佛陀的一大特征。

       他与释迦牟尼佛身边的大弟子,号称“头陀第一”的迦叶尊者不是同一个人,后者是声闻罗汉,前者是佛陀,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之师。

       迦叶佛的传说

       当时有一个强大的帝国,国王的名字叫波塞奇,他有一对儿女,儿子叫宝髻,公主叫牟尼。这两人对王权富贵丝毫没有兴趣,一心只想礼佛修行。一天,迦叶佛的大弟子圣友比丘,沿街乞化供养佛祖的灯油,用燃灯来供养如来。公主牟尼马上让人把圣友比丘请进来,告诉他以后迦叶佛所需的灯油全部由她供养。

       迦叶佛对圣友和牟尼公主的布施供养十分赞叹,预言他们将在未来劫成佛。迦叶佛授记圣友成佛,佛号定光如来。授记牟尼成佛,佛号释迦牟尼如来。 后来,公主果然托生男身,历经苦修,得无上大道,证得圆满正等正觉而成佛。

       迦叶佛的身相:

       在《观佛三昧海经》卷十〈念七佛品〉中记载:『迦叶世尊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佛长十六丈。身紫金色相好具足。』

2014091717283890

南无迦叶佛 

第七位古佛——南无释迦牟尼佛

        又译作释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释迦文。意译作能仁、能忍、能寂、寂默、能满。又称释迦牟尼世尊、释尊。为古七佛的第七位佛,也是贤劫千佛中的第四位佛,娑婆世界的教主,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于人寿百岁时出现于世。释尊为北印度迦毗罗卫城净饭王的太子,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母为摩耶夫人。

        摩耶夫人将分娩之前,依照当地习俗返回娘家待产,途中经过蓝毗尼花园小憩,即于无忧树下产子,即是释尊。释尊诞生后,行七步,举手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

        释迦牟尼佛的生平:

        释尊从小就深切体会到生老病死的痛苦,感受到悲欢离合的无常,于是发心寻求解脱之道。在二十九岁那年,释尊悄悄离开王宫,自行削发为沙门,进入伽耶附近的森林,思维修道。苦修期间,太子日食一麻一麦,以至于形体枯瘦,心身衰竭,却始终未能成道。经过六年的苦修,他体悟到苦行并非得道之因,所以就离开苦修林,进入尼连河中沐浴,并接受牧羊女乳糜的供养,借以恢复身体和力气。

        然后释尊至伽耶村毕钵罗树下,以吉祥草敷金刚座,面向东结跏趺坐,立誓说:“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是身,终不起此座。”经过数日,当释尊看到东方一颗灿烂的明星时,豁然开悟,证得圆满无上正等正觉。时年三十五岁(一说三十岁)。

        释迦牟尼佛的身相:

        在《观佛三昧海经》卷十〈念七佛品〉中记载:『释迦牟尼佛身长丈六。放紫金光住行者前。』

20140917173138578

南无释迦牟尼佛


13 第十三部分 人身难得

一、 人身难得

      佛法难闻,良师难遇。 人身难得,诸根难具。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盲龟的比喻

      《阿含经》中描述道:在茫茫大海中,有一随波逐流的小木板,小木板上有一孔,盲龟每一百年才能浮出海面一次。当盲龟浮出海面时,头正好套入小木板上的孔之中。这样极微的机率才能转世为人!

      纤缕的比喻

      佛在《提谓经》经上说:“如有一人在须弥山上,以纤缕下之,一人在下持针迎之,中有旋岚猛风,吹缕难入针孔。人身难得,甚过于是”。

      怎样才能保有人身?

      既然人身如此难得,那要怎样才能在生死轮回中保有人身? 佛陀开示我们要修持五戒十善。修持五戒,可保人身;修持十善,可升天道。 

二、五戒十善

      五戒 :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

      不杀生 :

      佛教的不杀生比世间法还要彻底,世间法律是以不杀人为主,不包括其他动物,而佛教却是连杀害其他生命的心都不可有。不杀生是为了培养慈悲心,佛在《十善业道经》中说道:“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

      不偷盗 :

      凡是未经别人允许或给予而刻意获得的行为,就是偷盗,如偷窃、抢劫、巧取豪夺等。人有偷盗的行为,皆是贪心所致。佛在《十善业道经》中说道:“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者、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

      不邪淫 :

      邪就是不正的意思,淫就是过多的意思。佛教允许在家众有正常的婚姻关系,但不可以有夫妻之外的行为。佛在《十善业道经》中说道:“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何等为四?一、诸根调顺。二、永离諠掉。三、世所称叹四、妻莫能侵。”

      不妄语 :

      凡虚伪不实,巧言欺骗,都是学佛者不应有的。人与人之间建立在一个信字上,所以佛祖教导我们要远离两舌(是非)、恶口(狠毒)、妄言(虚假)、绮语(浮滑)。佛在《十善业道经》中说道:“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

      不饮酒 :

      酒最容易乱性,自古以来,因酒而误事者,比比皆是。酒不仅伤害身体,还混乱人的意念。不过佛法中是容许善巧方便的,比如说医药用酒,烹厨用酒。

      十善: 

      身善业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语善业 ——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意善业——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从五戒十善到六道轮回 :

      五戒对我们的影响,是保护我们免堕恶道。任何人若遵守五戒,可得六根具足的人身。若在五戒上,再加行十善,即可生到天界。这里就要讲到什么是三善道,什么是三恶道?  

三、六道

      六道指: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其中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为三善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为三恶道。

      地狱道

      恶人受苦痛、惩罚之处。地狱分为八热地狱和八寒地狱。在《地藏王菩萨本愿经——地狱名号品》中,普贤菩萨请地藏王菩萨向未来、现在一切众生讲述地狱名号和恶报等事。地藏菩萨遂说了四十六个地狱名号。 

      《地藏经》中的地狱名号

      无间地狱、阿鼻地狱、四角地狱 、飞刀地狱 、火箭地狱、夹山地狱、通枪地狱、铁车地狱、 铁床地狱、铁牛地狱、铁衣地狱、千刃地狱 、铁驴地狱、烊铜地狱、抱柱地狱、流火地狱、 耕舌地狱、剉首地狱、烧脚地狱、啖眼地狱、铁丸地狱、诤论地狱、铁鈇地狱、多瞋地狱、叫唤地狱、拔舌地狱、粪尿地狱、铜锁地狱、火象地狱、火狗地狱、火马地狱、火牛地狱、火山地狱、火石地狱、火床地狱、火梁地狱、火鹰地狱、锯牙地狱、剥皮地狱、饮血地狱、烧手地狱、烧脚地狱、倒刺地狱、火屋地狱 、铁屋地狱、火狼地狱。  

      到底有多少地狱

      这四十六个地狱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地藏经》中说道:“其中各各复有诸小地狱,或一、或二、或三、或四、乃至百千,其中名号,各各不同。”最后地藏菩萨告诉普贤菩萨说:“我今天只是简略的说一说,如果一一解说,就是此劫终了也说不完。”

      无间地狱

      地狱中最恐怖、苦难最深重的地方要属无间地狱,犯五逆重罪的人会下无间地狱,一但堕入,千劫万劫,连续不断的遭受极大痛苦,一日一夜中,万死万生,想休息片刻都不可能,除非业尽,方得受生。

      饿鬼道

      从名字可以看出,饿鬼道终生最大的苦难就是饥渴之苦。饿鬼们每天到处寻找食物,却永远吃不饱。即使他们找到了食物,可食物一到到嘴边,就立即变成炭火,无法下咽。 

      畜生道

      畜生道是造下中品十恶业者投生的地方,畜生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动物。在佛教看来,动物和人一样,都是在六道中轮回的有情。畜生的基本特征是愚痴无明,即使听到佛法也无法理解。

      阿修罗道 :

      阿修罗是十分好战的有情。阿修罗与天人十分相似,但太争强好胜。他们有天人的福报,也有人类的七情六欲,但既不同于天人,又不同于人类。

      人道

      人道就是我们人类所在的这一道,于天道相比,人道充满了种种苦难,但与三恶道相比,人道又有许多现实的快乐,是苦乐参半的一道。人道众生虽然常常处于烦恼之中,但殊胜之处在于,人是最适合修行的一种有情。天道太舒适,三恶道太苦,阿修罗道每天忙于战争没时间学习,只有人才会发心修行,且人身又极为难得。 

      天道

      如果人在生前修持善法,死后就有机会往生天道,天人的果报在六道中是最好的。天道众生分为三类: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欲界天的天人和人类一样有自己的身体,并且有各种欲望;色界天的天人一样有身体,但是已经没有了各种欲望;到了最高的无色界天,天人既没有身体也没有欲望了。
众生自己的选择:

      有情在生命结束后投生到哪一道,完全取决于自己所造下的业。所以进入哪一道是众生自己选择的结果。 

四、认识轮回与解脱的关键

      因果业报的理论,涵盖了浩瀚佛法的基本信息,只有达到证悟的人,才能真正了解它的意义。对于一般人来说,其最简单的解释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善因生乐果,恶因生苦果。

      无论是轮回的“果”,还是解脱的“果”,都是人们自己种下的业“因”所得。

      十种恶业

      恶业是导致轮回受苦的根源。

      身的三恶业

      杀生:指有意识地杀害任何众生的生命,即使是一只蚂蚁。因为生命没有大小之分。

      偷盗:将不是别人送给自己的财物偷偷拿走。

      邪淫:包括非人(发愿持戒或与别人结婚者)而淫;非时(妻子怀孕时)而淫;非地(接近上师、庙堂或佛塔)而淫;非礼(以口腔或肛门)而淫。
口的四恶业:

      妄语:有意识的说谎话。

      两舌:说挑拨离间的话。

      恶口:骂别人是白痴或残酷地暴露别人的错误。

      绮语:闲聊兵事闲聊女人、唱淫歌、跳淫舞,或说下流笑话等。

      意的三恶业

      贪欲:贪婪别人的金钱、妻子、名声等,心里想:“假如我有那些该多好!” 

      瞋恚:忌妒别人的幸福或好运而闷闷不乐。

      邪见:不相信因果、轮回和三宝。

      总之,如果十恶业中的每一项都完全成熟,就会轮回到下三趣。即便是继续投生到人道,前世杀过生的也会短命,偷过窃的也会变穷。因为所有的恶业都会导致多种忧患,所以干脆远离它们,劝阻别人不要造恶业,同时也要为自己所做的恶业忏悔。

      还有一种就是无记业,不能记为善或恶,及非善非恶,不会影响报生的结果。如一些无意识的动作等。

      因此,人们如果多多积累善业,则可以获得福报,来世报生三善趣。善业是指那些合乎人间道德,合乎大众利益的事业。譬如身行放生、布施、净行;口说诚实语、柔软语、赞叹语;意起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等。

      最后,以一句佛经中的话来做总结: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4 第十四部分 皈依三宝

一、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三宝”就是指佛、法、僧。皈依三宝就是指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字是反黑为白,转染成净,把心地住于清静境界。“依”字是依靠的意思。所以皈依可以简单解释为依靠、救度、恭敬等意。

      那么皈依三宝的意思就是说:皈依佛——是我依靠佛的指示而修行悟道;归依法——是我依靠佛教的教义而求得的真理;皈依僧——是我依靠僧伽的指导而正信佛教。换句话说,皈依三宝就可以获得救度。

      皈依三宝是进入佛教的初步仪式,表示一个人真正成为佛陀的弟子。要知道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是要实践佛陀教理的。佛陀在世时告诉门下弟子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这句话是佛教教义的精要,只要依教奉行,恶事不做,就一定能够获得解脱。

      佛陀是正觉的示范,是我们的大导师;教理是指示人生正道,消灭烦恼于痛苦的清凉药剂;僧伽是绍隆佛法,代表佛陀转法轮,引导众生进入佛智的比丘。所以佛教徒要随时意念三宝的功德,实时刻不忘人生导师的佛陀,生活指南的佛法,代表至尊的僧伽,使自己的思想纯正,心地善良,行为端正。同时,更要努力的为他人服务,表现出佛法救世益人的精神。 

二、知恩报恩

      佛说:做人必须「知恩报恩」。凡是对我们有恩惠的,都要念念不忘,尽量设法报答他。忘恩负义,是佛所严斥的。那谁对我们有恩呢?佛说有四种恩,需要我们知恩报恩,这四种恩就是:「父母恩、国家恩、众生恩、佛恩」。

      「父母恩」:

      在家庭里,对我们最有恩惠的,就是父母。父母生育我们、抚养我们、教导我们,其恩惠有如高山大海,所以我们必须孝敬顺从他们,父母年纪老了,要优厚的奉养他们。这叫做报「父母恩」。

      「国家恩」:

      国家是我们生长的地方,也是我们父母祖先生长的地方。我们的生命财产及安全,全靠国家的保护,国家对我们有很大的恩典,所以我们应该爱国家、效忠国家,这叫做报「国家恩」。

      「众生恩」:

      我们日常吃的米是农人种的,穿的布是工人织的。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都是花费过别人的血汗的。在缘起互助的社会中,一切人类对我们都有帮助、都有恩惠。不仅是人类,就算是动物,狗替我们看门,牛替我们耕田,甚至最没有关系的蚯蚓,也替我们日夜不息地翻松田地。所以一切众生,对我们都有恩惠,我们应当爱护众生,这就是报「众生恩」。

      「佛恩」:

      前三种恩,从家庭、到国家、到世界宇宙,关系有亲疏、范围有广狭,但都同样对我们的「肉体生命」有很大的恩惠。另外还有对我们「精神生命」上有很大恩典的,那就是教我们认识宇宙真理,以及教我们懂得做人道理的「释迦牟尼佛」。所以我们应该信仰佛、恭敬佛、报答佛的恩惠。

      从佛到父母、到一切人类、一切众生,对我们都有很大的恩惠,我们都应该报答他们。因此,我们要舍己为人、贡献一切,为家庭服务、为国家服务、为人类服务、为佛教服务。我帮助别人,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功劳,只是我报恩的本份事,是做我责任范围内应该做的事。「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原因就在这里。我们要从报恩的思想上,建立起为众生服务的人生观。


15 第十五部分 什么是菩提心

一、什么是菩提心?

      佛经上说:菩提心最重要。第一发深心,广修无量善法。第二发悲心,广度无量众生。第三发直心,正念真如。《华严经》云:“菩提妙法树,生于直心地”。因心直而则真,心真则志愿坚固,信仰便始终不转移,而能勇猛精进作自利自他的工作。


16 第十六部分 四大五蕴

一、四大五蕴的含义

      四大: 世间万物皆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人的身体也是一样。身体的四大若调和,身体就很健康;四大如果不调和,身体就会生病。

      地大:指身体的坚质部份,如骨、肉等等。

      风大:指呼吸。 佛陀问弟子:“人命几何?”弟子回答:“人命在一日间。”佛陀再问人命几何?又有弟子回答:“人命在饭食间。”佛陀说:“尚不及义。”另外一位弟子说:“人命就在呼吸间。”佛陀称许他:“答得好!答得好!”我们的生命就在一口气进、一口气出之间,要是一口气吸入就不在呼出,生命就结束了,所以不能没有风大。

      火大:即人身之体温,身体有暖气,生命才得以延续。

      水大:人的身体不能没有水分,血液、津液、大小便皆为水大,循环代谢必须要正常,身体才会健康。 

二、五蕴指什么?

      指色、受、想、行、识五蕴。五蕴是构成宇宙万有的根本,宇宙万有都离不开“五蕴”,但它的真相却是无常、苦、空和无我。

      因为五蕴中的每一念都在生灭变化,所以“无常”;因为它无常,每一念生起后,终归会消灭,所以“苦”;因为在五蕴的聚合中,任何一个东西都不是恒常的,不是独立的,不是单一的,而且没有主人。它一直随着姻缘生灭,所以“无我”;因为五蕴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的东西都没有自性,所以“空”。

      色蕴:「色」有内色和外色之别。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称为五根,也就是我们所赖以生活的根身。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五境,也就是一切外在的环境。

      受蕴:「受」即领取纳受之意,也就是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以分为身受和心受两种。身受:是由五根和五境引起,它有苦、乐、 舍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两种感受。

      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也就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这就是“想”。

      行蕴:“行”有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称为心所生法。

      识蕴:包括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识能够知道外境,而随他生起的心念,就被称为“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