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窟,位于印度比哈尔邦的竹林精舍东南方。七叶窟以洞窟前有七叶树而得名,据说原来有好几座巨大深邃的洞窟,可容千百人,现在山洞大都坍塌,仅存的也有限。
七叶窟天然的石洞内,在佛陀入灭90天后,有五百位悟道的大弟子,以大迦叶为中心,由阿难尊者再次朗朗的传诵出佛陀的教诲,编辑成经藏;以持戒第一的优婆离为中心,编辑律藏经文。五百位长老阿罗汉,在此承担了佛经传承的责任,传续了佛法的光明。
释迦牟尼佛灭度后,僧团中有不守戒律者,大迦叶尊者深以为忧,为防止此等垢渎佛法的事情继续发生,遂有会众编篡佛语,流传后世之议。佛入灭后,佛教经典经历了六次结集,分别为:
第一次经典结集
佛入灭后的三个月 ,印度马嘎塔(Magadha,古译:摩揭陀) 的国王阿迦答沙都(Ajatashatru,古译:阿阇世)举办了结集。地点是在 Rajagaha 的Cave of the Seven Leaves (七叶窟)。领导僧侣为大阿罗汉 马哈咖沙巴尊者(Maha Kassapa,古译:大迦叶尊者),阿难达尊者(Ananda),和伍巴离尊者(Upali,古译:优波离尊者) 马哈咖沙巴尊者从僧团中选取了五百阿罗汉来重述佛陀所说过的话。由在佛陀身边最久的阿难达尊者重述经藏 (Sutta),和持戒第一的伍巴离尊者重述律藏 (Vinaya)。
他们完成了重述之后,阿罗汉们便开始检查字义是否有误,然后再一起重述并检查每个字和每个段落。每一位阿罗汉都如此的念著和检查著,并将每个字记入脑海中。只有当一段话被所有的阿罗汉检查和验证后,才会被大会采纳。这还包括了每段话佛陀是在哪里、什么时候、什么情况、和对谁说的等等。
第二次经典结集
佛入灭后的一百年,(在印度) 由于 Vajjian (瓦基族)的比库(汉传佛教译作“比丘”)不遵守戒律,如:在俗人到寺院诵戒时向他们(Uposatha,伍波萨他) 乞求钱财,僧人们甚至乞求一分钱到一毛钱,而这些都是违反佛教戒律的行为。这些行为被僧团中的 Yasa 比库看到,他总共指出了十项违反戒律(十事非法)的行为∶
角盐净:允许保存食盐在角器中,以便日后再用。
二指净:在正午之后,日影斜出二指之前,仍可进食。
他聚落净:在一餐用完之后,仍可到别的地方进餐。
住处净:在同一教区之内,可以不在同一处参加布萨(诵戒)大会。
随意净:僧团作决议时,允许有人缺席,只需缺席者事后承认决议即可。
所习净:可以继续学习出家前所学的知识。
生和合净:可以饮用未经搅拌去脂的牛奶。
饮阇楼伽净:可以饮用未发酵或半发酵的椰子汁。
无缘坐具净:缝制坐具时可不用贴边,大小也可随意。
金银净:允许僧人接受和积蓄金银钱财。
Vajjian (瓦基族)比库反对 Yasa 的指责,并要求他向那些他禁止听从他们指导的人道歉。Yasa 依据佛陀戒律,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取得了大众的支持。这使得瓦基族的比库们更加愤怒,并将 Yasa 逐出了僧团。Yasa 到了高赏比(Kausambi),并送信给在西方阿槃提(Avanti)和南方的比库们,告诉他们这十件非法的事情。
Yasa 到了 Ahoganga Hill ,找寻大阿罗汉 Sambhuta Sanavasi,并告诉他事情的严重性,请示他该如何处置。在同一时间,西方有六十位阿罗汉和八十位从阿槃提(Avanti)和南方来的阿罗汉们聚在 Ahoganga Hill。他们选出了 Revata of Sahajati 作代表来处理瓦基族比库们的问题,而 Revata 建议到问题的当地去解决。于是七百位阿罗汉在 Vesali(韦沙离城) 举行了结集。
当时是 Kalasoka 国王的时代。明确的地点是在韦沙离城的 Valikarama,时间是 Kalasoka 国王的第十一年。阿罗汉 Sabbakami 是大会的主持人,在大会之后,他们宣布了瓦基族比库们的十项行为是违反戒律,是不被允许的。
根据 Dipavamsa 的记载,瓦基族的比库们反对了大会的决定,并举行了他们自己的结集,称为 Mahasangiti (大众部结集)。在此之后,瓦基族的僧侣们离开了长老部 (Theravada),并组织了他们自己的团体 ,称为Mahasanga (大众部僧团),他们称自己为 Mahasanghikas (大众部僧团)。于是此时整个佛教僧团便分为两派,一派为原始佛教的长老部或称作上座部 (Theravada),一派为新起的大众部 (Mahasanghikas)。此次结集同样以第一次大会的方式重述和比对经典。
第三次经典结集
佛入灭后的第 234 年,结集是在印度阿首咖国王(Asoka,阿育王)时代的 Patiliputta 举行的。由于阿首咖国王信奉了佛教 ,许多异教徒被吸引加入了佛教来取得阿首咖国王的支持。虽然他们加入了佛教,但他们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思想,更把他们自己的思想说成是佛陀的思想。原始佛教的僧侣于是和他们分开了,并拒绝和他们一起参加诵戒。于是在Patiliputta 约有七年没有诵戒。当地佛教内部的异教徒数量已大大超越了正统僧侣的数量,于是阿首咖国王便请求正统僧侣们来和异教徒作诵戒,但是被正统僧侣们拒绝了。
阿首咖国王为此事感到非常的困扰,于是他送了使者到 Ahoganga Hill 去请阿罗汉 Moggaliputta Tissa 来解除他国内的困境。经过数次的失败以后,Moggaliputta Tissa 终于默许了,他乘船到 Patiliputta 和阿首咖国王会面。根据历史记载,阿首咖国王跪在河里伸出右手以表示他对阿罗汉的敬仰。阿首咖国王请求了 Moggaliputta Tissa 显示神通来证明他是位阿罗汉,他同意了并在阿首咖国王面前引起了一次地震。这更增加了阿首咖国王对 Tissa 的信任。
随著 Moggaliputta Tissa 的建议,阿首咖国王举办了第三次的经典结集。经过了阿首咖国王的帮助,60,000 位异教僧侣被逐出了僧团。Moggaliputta Tissa 于是选出了 1,000 位阿罗汉来集成正法。阿罗汉们花了九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经典的集成。在第三次经典结集,Moggaliputta Tissa 撰写了 Kathavatthupakarana(Points of Controversy) 来推翻异教徒们加在佛教里错误的理念和观念等等。(此时有十八派异教在佛教里) 第三次经典结束后,阿首咖国王便送出僧人四处去传播佛教正法。根据 Mabavamsa,佛教传到了以下国家∶
国名 僧人名
(1) Kasmira-Gandhara Majjhantikathera.、
(2) Mahisamandala Mahadevathera.
(3) Vanavasi Rakkhitathera,
(4) Aparantaka Yona-Dhammarakkhitathera.
(5) Maharattha Mahadhammarakkhitathera.
(6) Yona Maharakkhitathera.
(7) Himavanta Majjhimathera.
(8) Suvannabhumi Sonathera and Uttarathera.
(9) Lankadipa Mahamahindathera. (狮子国,斯里兰卡古称“楞伽”(Lanka),或“楞伽岛”(Lankadvipa))
此次结集一样以第一次大会的方式重述和比对经典。
第四次经典结集
第四次结集发生于公元前 29 年,是在国王 Vattagamani 时代的 Tambapanni (Sri Lanka斯里兰卡) 举行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已没有许多僧侣能像当时的阿罗汉 Mahinda 一样能将全部的经典背诵而出,配合当时文字的推广,于是便决定要将经典以文字记下以保存至后世。
Vattagamani 支持了这个想法,于是便举行了第四次结集,目的是将经典以文字记载。佛教经典在有文字以前一直是以背诵和口述流传的方式。但在历史上经典的正确性的由来是这样的,在当时的 Sri Lanka斯里兰卡 发生许多内乱,此时有许多僧侣回到南印度去避难,直到内乱结束后,他们才回到 Sri Lanka 斯里兰卡和其他僧侣比对经典,发现所有重述的经典一字无误,于是便认证了在他们脑海里的经典是准确无误的。
这套口述和记忆的传统从佛入灭后便从未改过,每天僧侣们都会互相重述和比对经典的正确,若有偏差,便会请示长老正确的字句。所以经典会保存在无数的僧侣记忆里,他们每天都会互相重述和比对来确保经典的正确性。为了确保在未来经典的正确,他们决定将经典用文字写下。
大阿罗汉Maharakkhita和五百位阿罗汉以第一次大会的方式重述和比对经典,并将其写在叶子上(贝叶经)。地点是在一个叫做 Aloka lena 的山洞。大会圆满的结束,且经典被正确的写下和小心的保存。从这之后,叶片书传播和出现在缅甸、泰国、柬埔寨、和寮国(老挝)等地。
第五次经典结集
第五次结集发生在公元 1871,在缅甸国王 Mindon(敏东) 的时代,地点在Mandalay(曼德勒),目的是要重述、验证、和比对经典,来确保一切无误。由三位阿罗汉主领,分别为Mahathera Jagarabhivamsa、Narindabhidaja、和Mahathera Sumangalasami。其中还有 2,400 位僧侣。整个结集花了五个月的时间,方式也和第一次结集一样的严谨。这次结集 Mindo 将所有的经文撰写在 729 块大理石上,并将它建成了佛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书”。每片大理石有 5 inch 高,5.5 feet 长,和 3.5 feet 宽。
佛塔名为 Kuthodaw Pagoda (缅甸固都陶佛塔)
图片为第六次经典结集场面
第六次经典结集
第六次结集发生在西元 1954 年,地点在缅甸仰光,由缅甸政府赞助。由缅甸首相乌努U Nu 率领建造了 Maha Passana Guha (大山洞),造型很像在印度第一结集的 Sattapanni Cave (Cave of the Seven Leaves)。山洞完成后,大会聚集于 5 月 17 日,西元 1954 年。就像之前的结集一样,这次结集的目的是重述和验证经典。由八个不同国家来的 2,500 位长老僧侣们,同时聚集于此。这八个国家为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印度、斯里兰卡、越南、和尼泊尔。
由近代的缅甸大阿罗汉Mahasi Sayadaw(马哈希西亚多)负责经典的问证,和由Bhandata Vicittasarabhivamsa 回答所有的问证。此后,经典便以七个国家的文字写出 (除了印度以外 )。整个过程花了两年的时间,其中包括了种种的比对、验证、和考察,总算于佛入灭后的 2,500 年的五月,公元1956 年完成。这次经典的集成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正确和无误的经典。且被认证为佛陀的正法经典。
第六次结集时马哈希尊者扮演为马哈咖沙巴尊者的角色,而三藏法师明昆尊者扮演为阿难达尊者的角色,一问一答的方式一一结集了五尼迦耶(经藏五部)及以外五部注等….全以背诵的方式结集完全三藏。当时共同参与者来自泰国、老挝、锡兰、柬埔寨等…,上座部佛教五大国家的高僧长老,以外场外开放随喜参与者来自诸国的记者,宗教研究者等….结集一开始马哈希尊者向诸位长老言:诸位高僧,诸位尊者,诸位善知识,随闻佛子(马哈希尊者自称)宣说…之后问起诸经,律及阿毘达磨等…,每一经结集后马哈希尊者向大众说:每个问题尊者三藏法师明昆尊者一一回答,或分别回答之,佛陀的正法至今为止仍然清净无缺。
注:比库:巴利语bhikkhu的音译,指称巴利语传承的佛世比库僧众及南传上座部比库僧众;
比丘:梵语bhiksu的音译,汉传佛教译为为“比丘”、“苾刍”等,指称源自梵语系统的汉传僧众。
阿罗汉:南传佛教译为阿拉汉。巴利语arahant的音译,是对佛陀的尊称,也可指一切的漏尽者(khinàsava,断尽烦恼者),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罗汉弟子。汉传佛教“阿罗汉”,谓为小乘极果。其音、用法皆与上座部佛教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