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持不仅只是摸顶,吹气,念经等显现,内心五毒消除,出离心菩提心增加,是真正加持入心的表现。

导语:我们一向以为死亡和自己无关,但从我们诞生下来,死亡就开始了耐心的等待,尽管你觉得它何其遥远,但这真是迟早的事情。每个人都渴望永生,但当我们失去了赖以存在的肉体,我们的灵魂将走向何方。

莲师伏藏-西藏度亡经选自《千年菩提路——桑耶寺》

我们一向以为死亡和自己无关,但从我们诞生下来,死亡就开始了耐心的等待,尽管你觉得它何其遥远,但这真是迟早的事情。每个人都渴望永生,但当我们失去了赖以存在的肉体,我们的灵魂将走向何方。

著名的《西藏度亡经》,是一部指导亡者灵魂再生的宗教文献,曾轰动并持续影响着整个西方世界。

《西藏度亡经》一个49天生死的故事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其大意是说既然不能了解活着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去探究死后的事情呢。而生命从他(他、牠、它)的诞生开始,就要面对死亡,因为死是一种必然,生命仅仅是死亡的前奏,不管这个前奏有多么长久。但藏传佛教认为,寂灭的是皮囊、躯壳,灵魂会在死后离开你这一世的躯体,去寻找新的生命体投胎转世。这仿佛是每一个盼望着永生的灵魂都渴望的境界。但实际果真如此吗?

公元八世纪,将印度佛教带到西藏的莲花生大师在《古印度度亡经》蓝本的基础上,向藏地传述了这部神奇的关于人类死亡与转世的宝典《西藏度亡经》,又名《中阴闻教得度经》(之 后我们会解释这个名称)。公元九世纪中叶,吐蕃的最后一任赞普朗达玛灭佛时,为了保护这部传世经典,它被埋藏于地下,成为最伟大的“伏藏”品。六百年后的 十四世纪,西藏密宗行者、“掘藏”大师仁增噶玛宁巴Rigzin Karma Ling-pa从色丹河畔Gser-ldan的甘布达山Gampodar掘出,《西藏度亡经》得以重现人间。

之后的历代高僧大德,没有人能绕开这部经文。今天,这些驻世的活佛、仁波切或格西,无论是格鲁派的达赖、班禅、噶举派十七世法王、宁玛派宗萨蒋扬钦哲等,对众生的“度亡”是他们重要的佛学思想。

从最直白的角度说,“度亡”就是超度亡灵,即帮助那些死亡的人或生命,寻找到灵魂的升天或转世之路。据传,在那些临终之人的遗体前,于其呼吸甫停之际,由一位曾是亡者之上师的喇嘛,或一位曾为亡者信赖的教中同修,或一位曾为亡者敬爱的好友,趋近耳畔,但不触及身体,按照仪轨唱诵这部救度大法,使得身在中阴境中的亡灵,解除种种中阴险难的恐怖,乃至证不生不灭的法身境界,或得报身佛果,以了生死轮回之苦。

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伊文思•温兹W.Y.Evans Wentz在印度锡金找到精通英文、藏文与密宗的喇嘛卡孜•达瓦桑珠Lama KaziDawa-samdup,请其将Bardo Thodol(藏语发音)翻译成英文,仿The Egyptian Book of the Dead《埃及度亡经》之名,将这部经文译成TheTibetan Book of the Dead《西藏度亡经》。该部经文自1927年于美国出版后,迅速传遍欧美,成为对英语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最著名的藏传佛教经典,被西方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奉为圭臬。

伊文思•温兹与卡孜•达瓦桑珠于上世纪20年代合影

死亡并不是一件哀伤的事情,而是可能在瞬间得到完全的解脱。死后会立刻进入中阴状态,透过对这种经验的学习和掌握,即使最不成熟的人,都可以重新拥有崭新的 生命。许多曾经面临死亡的人都说看到光明从天而降,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科学家发现,生命体都有光芒。而《西藏度亡经》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表明,光芒就 是生命的本质。

《Bardo Todol Chenmo》是《西藏度亡经》的藏语发音,其中文书名《中阴闻教得度经》,英文书名《Tibetan Book of the Dead》,《西藏度亡经》的藏文原意是“中阴得度”。中阴在藏文中称为Bardo,是指「一个情境的完成」和「另一个情境的开始」两者的「过渡」或「间隔」。Bar的意思是「在……之间」,do 的意思是「悬空」或「被丢」。所以,中阴的意思是指一个生命或灵魂,从死亡到转世或超生的过程,在这个中阴的阶段,可以透过听闻教法,即《中阴闻教得度 经》而得到大解脱,“中阴”这一名词代表了有情离开世间之后,尚未投生之时段。中阴教法非常古老,见于《大圆满密续》Dzogchen Tantras。这些教法的传承,可以直溯到人类上师之前的本初佛普贤佛,他代表着绝对的、赤裸的、如天空般本初清净的心性。从此经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死亡以后意识的变化,以及意识所可能面临的各种幻境。

何谓中阴?我们可以把人的整个存在分成四个实相:1、此生和临终;2、死亡;3、死后;4、再生。这就是四种中阴。人们通常把中阴与死亡联想在一起。不错, 在藏语中,中阴指死亡和再生之间的中间状态,该经将人死亡以后到轮回之前的这段时间又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中阴,中期中阴,及后期中阴。

初期——中阴

人从死亡的刹那,到约三天半或四天的时间起,能知的意识通常都属于一种睡眠,或出神的状态之中,不知已经脱离了人间的血肉之躯。对于遭逢意外事端而突然死亡的人,初期中阴的幻相最为严重。他们隐约知道自己好像死了,但是他们很迷惑已死的人为什么可以这样清楚地思考,一方面又迷恋原有的肉体,想要回去。初期中阴约持续七天,就是所谓的“头七”。

中期——中阴

在中期中阴阶段,除非亡灵已有所悟,否则他多少总会眷恋他在世时的血肉之躯。待一旦他明白实在已经没有这样一种肉身时,便生起强大的愿望,想要拥有一个像以前的身躯。在发心寻求的同时,生死轮回业力也就开始散动了,于是便进人寻求投生的后期中阴境界。

后期——中阴

死后约十五天,便进人后期中阴阶段,如果在此之前亡灵尚末得到解脱的话,就要寻求再生或投生了,这完全取决于亡灵生前的修行功夫以及情缘业力的牵引。如果他倾向于重新回到人间的肉身生活,这个时候,他的生前生活情形便显得越来越模糊了。

但它还有更广、更深的涵意。在中阴教法中,比起任何其他教法,可能更可以让我们看到佛陀释迦牟尼的生死教义是多么精深博大;如果能够从觉悟的角度彻底了解我们所谓的「生」和「死」,就可以了悟两者是多么密不可分。《西藏度亡经》是死后境界的旅行指南,通常要由上师或善知识对一个人在临终时或死后宣读。对于还在世的人来说,这本经典也可以时常读诵,如同去往陌生之处时,首先熟悉地图,若知晓路线,自然胸有成竹,不慌不忙。《西藏度亡经》就是一本中阴地图,详细解读了沿途风景,一旦世寿已尽,按图索骥即可顺利到达目的地。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G.Jung说:若 干年来,乃至从1927年它的初版发行以来,《西藏度亡经》就成了我的随身伴侣,不但我的许多富于启示性的观念和发现要归功于它,还有许多根本的认识或见 地也要归功于它……这部著作所带来的信息是,‘死亡的艺术’不仅跟‘生活的艺术’或‘出生的艺术’同样重要,而且也为‘生活的艺术’或‘出生的艺术’做出 了最圆满的补充。

本书的英文编译者之一伊文思•温兹在序言中写道:《西藏度亡经》将一切伟大信息中的最重要的信息,带给如今转生于这个世界上的每个家庭的每一分子。它向西方人揭示了一种直到现在唯有东方人通晓的‘死生之学’。《西藏度亡经》要纠正人类,尤其是整个西方,对于人类的根本问题――生死――缺乏正知,不加闻问的态度。

美国密歇根大学藏学专家唐纳德·洛佩兹Donald S.Lopez在他撰写的《香格里拉的囚徒——藏传佛教与西方》Prisoners of Shangri-La Tibetan Buddhism and the West一书中写道:《西藏度亡经》的出版,是与西方人对精神的权威和向导的一种渴望相一致的。《西藏度亡经》确实像一部手册、一部旅游指南,但是是由“全知的贤哲”撰写的。像一切游记一样,叙述的风格增强了它的真实主张。它是用直接经验的语言和一个故事的形式撰写的。《西藏度亡经》被称为关于死亡科学的一部教科书。它也是关于永恒、长生不老的科学的一部教科书。科学和古代智慧的幻想都汇集在这部文献之中。现代医学科学长期向死亡宣战,正如死亡确实也长期提供了太多的宗教神话。

彼得·比夏普Peter Bishop在《权力之梦――藏传佛教与西方的想象》Dreams of Power: Tibetan Buddhism,and the Western Imagination一书中写道:《西藏度亡经》是20世纪到达西方的最重要的东方神圣文献之一。它向西方人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意识景象。它树立了一种模范的标准,以此来衡量其他论述死亡艺术的古代文献。

科林·威尔逊Colin Wilson写道:受人尊崇的《埃及度亡经》与这部西藏文献比较,只是“一盘粗糙的大杂烩”。我们由此而见证了,《西藏度亡经》是作为一幅“意识地图”、作为一部“神圣技术的手册”、或作为一部“更高的现实层面的手册”被查询的。就像最佳的旅行向导,它限定路线并指出沿途的注意事项。

马莱尼Maraini评论道:它是“彼岸世界的一部旅行指南”。《西藏度亡经》向我们馈赠的是死亡迷宫的一幅地图和指导我们如何通过我们的灵魂之路的一条路线。他说,这部西藏文献的到来,也与西方关于喜马拉雅山区的原始猩猩类动物雪人的一种迷惑相一致。这两种想象,即中阴和雪人,表明了当时在西方关于西藏的幻想中的极端倾向。

圣约翰伍德罗夫Sir John Woodruff写道:《西藏度亡经》有三个特点:第一、它是一本讨论死亡艺术的书;因为死亡跟生活一样,也是一门艺术,虽然,此二者往往皆非易事。孟加拉人有一句俗语:‘若人不知如何死,礼拜苦行有何益?’第二、它是一本宗教上的临终治疗手册,一种以死亡仪式祛魔、教示、安慰以及砥砺即将去过另一种生活之人。第三、它描述亡灵面临中阴时期的经验,并在这段期间对他有所开导。因此,它也是一部‘旅行者的彼岸世界指南’。

它揭示了死亡的真相,并引领亡灵迈向光明彼岸。

死亡并不是一切的终结,延续的力量从不会因为死亡戛然而止。相反,死亡是生命中极为重要的刹那,这个刹那也是有情生命精神觉醒的最佳时机。

譬如囚徒想要越狱,要从铜墙铁壁中逃出去自然困难重重,但如果有机会转狱,那在途中逃脱的几率则非常大。六道是个坚固的大牢笼,而死亡则是转狱,在死亡的过程中,通过上师三宝的加持以及各种窍决,有机会瞬间得到完全的解脱,从此摆脱轮回牢狱。

既然每一个人都免不了要抛开自己的皮囊去经历死亡的过程,那么最有利益的事情就是确知临终时如何面对死亡。

而本书,恰如其分的为我们揭秘了处于中阴身时会发生的种种状态,好似一本中阴路途上的指南,已有无数人依靠这部修行指南而了知了因果轮回的实相,并最终让自己与整个法界融为了一体。
在此,我们推荐各位有时间不妨亲自读一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此经利益,读者自明。